奇迹小说

第二章 和陌生人搭讪(5)

书名:走出内向,给孤独者的治愈之书本章字数:2807

马克将视频暂停:“看到这里,你们估计在想:这个女人这么问也太失礼了,万一他不想提到他的母亲怎么办。但事实是,他说他母亲将自己抚养成人,确实很想找人说说心里话,但一直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所以,一旦人们觉得对方是真诚的、友善的,他们通常会很乐意回答一些看上去可能有些失礼的私人问题。”

“有道理。”在我前面的一个女人点头赞同。

此时一个30多岁的男人举起了手:“但不是所有人都想和外人讨论他们的想法和私人生活吧?有些人可能是极度反感的。”

马克转向他:“有道理,但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把被冒犯的可怕程度夸大了。比被冒犯更令人害怕的应该是这辈子都切断了和世界的联系,空虚混沌地度过一生。”

话毕,马克用意味深长的目光看着我们所有人,慢慢又重复了一遍,似在强调:“与整个世界毫无关联,空虚孤独、浑浑噩噩的人生,这种恐惧感和凄凉感,实在是被世人低估了。”

然后马克拍了拍手,让班上一半的同学转向坐在自己右边的陌生人。转身的同学要告诉对方一件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谈话的开头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这场谈话能否从肤浅转向深入,激发真情实感并保证有意义,则要看作为听众的对方如何引导。

我转向坐在我右边的女人。她叫琳赛,美国人,来自亚拉巴马州。她穿着黑色羊绒衫,戴着珍珠项链。

我准备就绪,开口道:“我最近计划去得克萨斯州看望我的家人。”说完我心想:“我的妈呀,她可以顺着这个话题聊任何东西,比如家庭,与家庭的紧张关系,这次回美国是带着焦虑、渴望还是遗憾……”

“哦……好远啊……要飞多久?”琳赛问道。

“11个小时。”我回答道。内心满是无奈:“你接的太肤浅了,琳赛。”

“等下,让我再试一次。”很好,琳赛没有放弃,“你是……嗯……你是想回家逛街吗?我去!”通过琳赛最后的粗口,我猜她也立马意识到有些东西坚持可能没什么用。但我不能放弃,我像一个智者一样,默默比了一个手势让她再试一次。

“你期待晴天吗?”她好像在冒险。

好了,我也放弃了。琳赛做不到,她问不了深奥的问题。我本来以为聊天这种事美国人要比英国人擅长得多,看来是我有地域偏见了。

各种声音不断在我脑海涌出来,它们七嘴八舌:“琳赛,问问我的家庭啊!问我是不是也会失眠,不断盘问我为什么离家人那么远,而我却一年更甚一年地想念他们。真的是因为伦敦的戏剧、咖啡馆和报纸让我留恋,有助于我的写作吗?快,快问我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啊!”

我们周围小组的对话都很有深度,它们听起来感觉都言之有物、言之有料,两两之间相谈甚欢。但琳赛到现在还在问我是否期待在得州吃到墨西哥菜,我已经控制不住我的洪荒之力了,明晃晃的失望摆在脸上,无法控制。终于,铃响了,这意味着轮到我深入挖掘琳赛的内心世界了。

在那之前她需要先陈述一条自己的实际情况。她吸了一大口气,我充满期待地望着她,她却什么也没说。

她似乎想不出任何有关她自己的话来。嗯,没关系!她只是太紧张了,于是我决定起个头。

“你在英国住多久啦?”我问。

“5年了。”她说。

“是什么风把你吹到英国来了?”我问。我知道现在提的问题还在“浅水区”,但这都是一些必要的铺垫。“我丈夫调到英国工作,我就跟来了。”我点点头,注视着她棕色的眼睛。

“你每天都做些什么啊?”我继续问道。

“一般就和孩子们在家里待着。”

我要深入一点,再深入一点。

“你上这个课,是因为你觉得很难交到朋友吗?”这个问题让我一下子跳进了“深水区”。

“我只是觉得这可能会很好玩。”

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料,她居然跑偏了。她根本没有深入,依然停留在“浅水区”。现在的状况就像我纵身一跃,跳进了冰冷的深水中,而她却站在岸边,悠闲地拾着珍珠,甚至连泳衣都没穿上,她都没打算跟着我一起跳!

“啊,这样啊,我只是想……”我试图缓解一下现在微妙的气氛,但是没有把话说完。因为我心一横,准备放飞自我,毕竟现在最关键的是帮助“弱势群体”。

“你孤独吗,琳赛?”我这次换了种问法,温和又直白。真机智!

“孤独?我不孤独啊!”她大声回答我。

“如果你孤独的话,也没关系的。”我慢慢地引导。

“我不孤独。”她又重复了一遍,只是这次声音小了一点。

我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回答她:“你是孤独的,我也是,我们都是。我想起了爱德华·霍珀的那幅画。我们都会孤独地死去,琳赛你也不例外。”

随便吧,无所谓,这可能也不是我真正想要表达的。诚然,我和琳赛萍水相逢,只有5分钟的交情,却希望迅速建立联系。我转念一想,琳赛可能会在鲜花夫人的交谊舞课上如鱼得水。在那个课上,老师教我们要在晚宴上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她来自亚拉巴马州,是很有可能上过这门课的。

铃响了,我转回身,再次面向前方。

课程第二个环节,马克告诉我们,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的最快方式是分享我们的弱点和不安全感。然而大多数人都喜欢吹嘘自己,这只会招致别人的怨恨或妒忌。

“这并不是说我们期盼着别人失败,而是说,我们的悲伤在别人的世界中也会产生共鸣。”强力往往让人心生敬畏,脆弱却能滋养友谊。这就是人与人建立关系的方式。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我和我儿时最好的朋友乔瑞的关系。我们10岁时第一次见面,然而一直到14岁这个青春期最脆弱敏感的年纪才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乔瑞阳光开朗,我们之间几乎没有秘密,我知道她怦然心动的瞬间,知道什么是她的弱点,知道在学校她嫉妒谁,知道她的初吻是如何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旅行中给了一位来自法国巴黎的帅气男孩。她对我毫无保留的真诚,让我觉得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告诉她任何事情,我们也因此变得形影不离。

这次我换了座位,和另一个女孩配对。这个女孩穿着芭蕾平底鞋和黑色紧身衣,体态轻盈,让人看不出年纪,可能12岁,也可能22岁。屏幕上,马克贴出了一系列问题给我们做参考,用以改善我们苍白的对话。我从屏幕上挑了一段读给她听。

“说一件让你遗憾的事情吧!”我问她。

“我没有遗憾。”她回答道。

“你完全没有遗憾?”

“对。”她说。

“没有?真的完全没有?”

“嗯,我对我的生活很满意。所以如果我为了遗憾改变了过去的什么,我现在的生活就不是这样了,对吧?”

嗯?这是什么解释?我们现在没有在聊“蝴蝶效应”,没有探讨是否一个细微的改变就足以颠覆你的整个人生——这只是一次对话练习。而且,你这分明是赤裸裸的自夸、明目张胆的炫耀,在这里吹牛是违规的!我无数次按捺住了想向马克举报她的冲动。

幸运的是,铃响了,我终于得到“解放”,可以回到座位上了。也许我错了,我已经和两个人搭档过了,但我和她们都没进入“深度谈话”,更别提袒露自我了,或许是我期望太高,不切实际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觉得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足够幽默风趣。但实际上分享失败比分享成功更容易和对方交朋友。”马克继续用无所不知的口吻发表着他的观点,进行着下一个环节的开场白。

下一个环节名为“脆弱网球”。我们将和新搭档一起,将不安和恐惧的情绪化身成网球,来回击打、碰撞,就像小威和大威两个人手握球拍,球以每小时120英里的速度在两个球拍之间跳跃。不同的是,我们所击打出的每个“网球”背后,都藏着深深的忏悔和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