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12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

书名:宝聚和尚本章字数:2559

寒氏坐在一边,听得第三件大事,想着一定为难,只是皱眉,又不便插嘴。现在见女儿毫不为难,件件依从,便一把拖住玉珠,望怀里一拉,口里道:“这才是乖儿。只是我儿在外还需改个名字才好,若不然,人家一听就知道你是女儿家了。”

李公远一听,夫人说的有理,就凝神细想,半晌道:“不如改成李朱钰吧!纤纤公子陌上人如玉,与你的名字相似也好记。”

“遵命!”李玉珠达成了心愿,这些小事倒也不放在心上,便道: “全凭爹爹做主。”

李公远道:“我既然答应你前去,你便现在家中多住几天,也无济于事。我看你二人明日就改装,后日登程。关于主仆二人所用的东西,明日叫李凯先挑着走,我儿后日起程,家里先备好一匹马归儿骑,小翠挑一副挑子,带一些零用的东西,应个景而已。”

李玉珠点头应道:“还要爹爹费神,好,就是后天走吧。”

于是主仆二人告别回房,收拾出行要带的细软。

寒氏想了想也命丫头在自己的嫁妆里翻找起来,把面额小的银票和面额大的银票分开装在荷包里,又拿了一些散碎银子也单独放到一个荷包里,这才带着丫鬟去了李玉珠的房里。

“玉珠啊!”寒氏未语泪先流,虽然自己是填房,可是李玉珠却是她倾心养大的,十几年时间一直视如己出,如今孩子大了,却要提前飞了,她的各种担忧、不舍在看到桌子上的那个小包袱的时候,一股脑的涌了上来,哽咽着上前拉住李玉珠的手:“我的儿……”

“娘!”看到寒氏的泪眼,李玉珠心里也酸楚起来,陪着掉眼泪。

李公远自己坐不住,转了一圈,也来到李玉珠的房间,隔着窗户见母女二人如此模样,心中也是一阵酸楚。但他知道,这是李玉珠坚持的事情,而且卦象也说了此行还可以避祸,他再不同意也没辙啊!

过了两天,天气晴朗。李玉珠将重要的东西收拾了一担,方便携带的银票都贴身封在内衣里面,散碎的银子主仆二人各带了一部分,大些的行李,头一天就已经让李凯挑起先走了。吃过午饭,主仆二人便向二位老人家告辞。

此时,李玉珠已经是读书人打扮,倒是白白净净的脸,正是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小翠头戴青色便帽,身穿一件青色对襟夹袄,倒也像一个小书僮样子,来至堂前,二老正在闲话,玉珠走上前来,拜了四拜。

李玉珠现名李朱钰,款款站起身来,先是自己周身看了看,又在爹娘面前转了一圈,笑问道:“爹娘看看,孩儿这个打扮,像还是不像?”

寒氏捂嘴笑道:“像!像的很呢!就是声音不要太娇弱就更像了!”

“哎呀!娘啊!您又取笑我。”李玉珠红了脸挽住寒氏的胳膊撒娇。

“看看!这样子就更不像了!”众人哄笑。

李公远严肃的道:“你娘说的不错,你装扮的像倒是像,只是这言语举止若是不改,我看你也不要去丢人了。”

李玉珠一听父亲这么说,赶忙松开寒氏的手,立刻站直了,表情严肃正经的向爹娘抱拳行礼,粗着嗓子道:“孩儿晓得,爹娘叮嘱孩儿牢记在心。”

寒氏对着主仆看了又看,叮嘱小翠道:“刚才员外和小姐的话,你都听见了。你和小姐要时刻小心,不,现在要称公子,你和公子要时刻小心啊!”

主仆二人称是,含笑而出。遇到家里的仆人,都老远的作个揖,李玉珠则对家里的事,重重的拜托。走出大门口,二位老人,起步依然相送。

李玉珠上前止步道:“儿子出门,不敢劳动父母相送。”

李公远道:“看你上了马,走出村子我们自然会回去。”

李玉珠一回头,只见一匹枣色大马分外精神,马上备了鞍镫,还铺了软毯,缰绳捆在柳树上,正是给她预备骑的。小翠将一个小包袱斜系在身上,还没二十斤重,果然应个景儿,要用的东西都在李凯肩上了。

李玉珠掉过身来,对二老两揖,对二老道:“孩儿走了,望爹娘多加保重。”

家丁解了缰绳,牵过马来。

李公远愣了一下,还真觉得这就是个儿子,不由心里一疼,可惜了这个好孩子,若是真是男儿身多好!不由得又想起亡妻来,顿时眼圈一红,说到:“我儿请起,国难当头,前途叵测,我儿……当自重!为父……为父……”李公远忽然说不下去了,老泪纵横。

李玉珠看着父亲斑白的两鬓,也落下泪来,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再次给父母磕头,坚定的说到:“孩儿谨记父命,请父亲、母亲多多保重,孩儿不孝,要暂离膝下,等孩儿学成归来,虽不敢言必定光宗耀祖,也绝不给家族蒙羞!” 

小翠也跪在李玉珠身后“砰砰砰”的磕头,大声说到:“请老爷、夫人放心,小翠一定保护好小姐!”

“嗯?”李公远怒瞪小翠:“你叫她什么?”

小翠一愣,心下一惊,忙说到:“小子小翠一定保护好公子!万死不辞!”

“嗯!去吧!”李公远挥手让二人起来。

小翠扶着李玉珠跨上马背,自己把身上的小包袱又紧了紧,拉住马缰绳,牵马前行。“爹、娘请回,孩儿去了!”李玉珠在马上又给二老抱了抱拳。

“去吧!去吧!”李公远红着眼圈挥着手。

“呜呜呜!”寒氏忍不住捂着嘴哭了起来,眼泪模糊了李玉珠的背影。

二人一马缓缓走出村口。李玉珠再回头,远远看着二老依然望着,不住的跟她挥手,还能听见爹娘不断的喊着保重,出了村子,送行的人慢慢地后面树木遮住看不见了。

李公远握住寒氏的手,轻声道:“夫人,玉珠会平安无事的。”

寒氏抹了抹眼角,轻声道:“公远,我相信她会平安无事的,只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夫妇二人相视无言。

李玉珠乔装离家暂且不表,却说沈宝聚跟着戚继光大将军在海上操练。

这一日,海面上的阳光犹如一把金色的利剑,刺破了清晨的薄雾,洒在了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此刻的海面,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映射着天空的蔚蓝与洁白。那一片无边无际的蓝色,让人陶醉,仿佛能洗净世间的一切尘埃。

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彩,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晶莹剔透。偶尔有几只海鸥掠过天际,翅膀划破空气的声音,宛如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阳光照耀在海面上,形成了一道金色的光带,一直延伸到远方,仿佛是通往天堂的阶梯。

微风轻拂,带着海水的咸味和阳光的温暖,轻拂过脸庞,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有节奏的哗啦声,宛如一首动听的海浪交响曲。远处的海面上,几艘渔船随风摇曳,渔民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海上风景画。

此刻的海上晴天,宁静、美丽、和谐,仿佛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份礼物,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站在海边,沐浴在这片金色阳光里,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只想沉浸在这片宁静的海上风景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戚继光站在船头,眺望着远方的大海。他的眼神坚毅,仿佛能穿透那波涛汹涌的海面,看到远处的敌舰。他身穿战袍,手持宝剑,威风凛凛。在他身后,戚家军的士兵们整齐地站在甲板上,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