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赤子之心
宋濂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主修《元史》,官职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一身学问,品行端正,文风淳厚飘逸,被誉为“一代之宗”。
因为其子与胡党的微妙关系,被朱元璋流放茂州。流放本意是朱元璋的缓兵之计,奈何宋濂年事已高,病逝于流放途中。
胡惟庸的案子,朱元璋正在做大,不管真假,但凡有丁点沾边的人,都不放过。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朱元璋也只有让他先回台州老家去。
这天,朱元璋特地将方孝孺召见在文渊阁的后花园。
朱元璋本心里,是十分敬重像宋濂这类书生节气的大学士的。方孝孺在东宫陪太子伴读的这几个月,朱元璋也侧方位地了解到了方孝孺的人品。正如他的老师宋濂一样,一身学问,礼仪端庄,刚正不阿。
两人在后花园走了会儿,行至一处清泉地儿。朱元璋蹲下,看着沟里的水净见石,溪水哗啦啦地流。入耳的声音,如串串珍珠般透明干净。
方孝孺站在一旁,就庄严肃。虽然他知道朱元璋约他到后花园,就是为了气氛松和一点,但毕竟是皇帝,他不敢,也不能平行起落。
稍后,朱元璋抬头看了一眼他,又继续看溪水,缓缓笑了下。
“方孝孺。”
“草民在。”
“咱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是个讨饭的和尚。”
“皇上……”
“当时二十来岁,一腔热血,就想推翻暴戾的元政府,还汉人百姓一个公平天下。”朱元璋截断他的话,继续随着泉流轻声说。
“但打天下难啊,大大小小十几次差点掉命,每日都是踩着尸体过。但咱又是幸运的,能得遇像刘基那样的奇才相助。还有那些开国功臣,我们经常食不果腹,但心却无比坚硬,一起多次险中求胜,置之死地而后生……”
说到这,朱元璋的语气突然不怎么稳了,蹲着的身子僵硬了会儿。
一旁站着的方孝孺看不清他的全貌,偏头细细觑了觑他的脸色,见他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伤感。
接着再听得两声呼吸声调节,朱元璋又说:“你知道胡惟庸这个案子,还牵扯到了哪些人吗?”
说着停住,朱元璋伸手去摸沟里干净的水。清澈的水缓缓流动,淌过他沾满血腥味的五指间。
缓后冷冷道:“还有咱的女儿、女婿、儿子、儿媳……”
胡惟庸的案子,朱元璋遭尽了骂名,骂他刻薄多疑,玩弄权术。可是但凡那些朝臣和子女,文思政,武思战,不要都只顾揣摩上意,固守权位,拉帮结派,谁又能奈他们何?
朱元璋杀掉的那些人有家有子,可是他自己呢,不也是有家有子的吗?他自己的孩子,不也是在这场政治行动中没了吗?
君王啊,高处不胜寒,累,不能有感情,不能非黑即是白。
朱元璋摸水的手收回来,向来铁打的汉子,此时浑身浓浓倦意。
“方孝孺,当下朝局还不适合你,你拗不过那些人。先回家去,时机到了,咱自会召你回来。”说罢要站起,起立的那时间,忽然感觉有些吃力。
“皇上。”方孝孺两手下意识地往前伸了点,想要去扶他。
“不用。”朱元璋两掌撑在两个膝盖上,靠着自己站起来。
立正后喘息了几口气,对看上方孝孺的面孔。见年轻的方孝孺气宇轩昂,两眸似火,也是不知怎么的,朱元璋眼里竟流露出了丝丝羡慕。
“呵!”朱元璋拍拍方孝孺的肩膀,面上浮起安然的微笑。
“你和太子一样,都心性纯良,仗义多情。这本该是个好事情,但是现在你们的羽翼还不够丰盈,斗不过某些老狐狸。所以啊,先回台州去,别卷入到这摊毒瘤里面来。
咱曾入佛门,信佛教中的地狱一说。如果真要坠入地狱,成为心中充满毒汁的魔鬼,那么咱一人就可以了,你们的那份赤子之心,保住。”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醇厚,语调也并不慷慨激昂,但方孝孺听在耳中,却觉得全身的血液彷佛都突然加速了流动一般,胸口热辣辣的一片滚烫。
“回去过后,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太子这边,咱也会加紧考验。到时候你们君臣齐心,共修德政,凭着坚毅不可夺的意志、敏察忠奸的眼力、和清明公允的行事,大明一定会是一片盛世祥和。
但是要记得,有些天真的念头必须要改变,但是底线和原则,尽量保留,不要在权术中染得太黑。切记,君和臣,千万不要内耗,就算再逼不得已,也要尽量少之又少。”
“皇上!”朱元璋的话说得又多又长,字字锥心,方孝孺几度开口的话就在嘴边,几度又觉得不够分量。最后索性就拱起手,弓着背给朱元璋行礼,以表示最至高无上的尊重和谢意。
胡惟庸的案子,方孝孺多多少少听到过一些。知道朱元璋这么扯着一点关系不放,就是想整肃朝纲,激浊扬清,这也一直都是方孝孺自己,心中的夙愿。
最重要的是,向来以铁血狠辣著称的朱元璋,这时候竟是这么温润良言地,给他一个伴读文士说话,说的还都是些孤独王者的内心话,方孝孺听后只觉得心中惨然,一阵阵的疼痛难忍。
“皇上!”
“方孝孺,咱喜欢你,希望你将来好好辅佐太子,仁政治国。最好啊,能是一辈子,都保持着那颗赤子之心。”
书上说,当一个人违心的事情做得过多,深知无法再回到原本的自己的时候,为了安抚心灵,就会把希望寄托到一个与自己类似的人身上。想必此刻的朱元璋,就是如此吧。
朱元璋到底有多喜欢方孝孺?从他往后做的事就可以看出来。
朱元璋不止一次给朱标说,方孝孺是个品行端庄的人才,应当一直用他到老。更是在两年后,方孝孺因为他父亲在世时惹上的仇家,被举发逮捕到京时,朱元璋在案卷上看到方孝孺的名字,都是直接划掉,释放他回乡,还是按照礼节送行。
“草民谨记!”方孝孺跪地,心中百感交集,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能重重地将头磕到草石里,将这个承诺刻在了心坎上。
“行了,回去吧。”朱元璋将他扶起,转身走了。
方孝孺原地站着,见朱元璋走路的时候身躯有些佝偻,似乎双肩背负着千斤重担,压得他无法挺直腰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