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奉天靖难
燕府地下室,独闇和朱棣站在秘密操练的士兵最上方,扫视全场。
朱允炆登基一年不到,连削五个藩王,还不断对朱棣进行打压,削夺,所以仓促之间,他们只能召集到这八百卫士。
朱棣着铠甲军装,腰间撇剑,叉着腰来回走。
独闇一身檀木黑红衣,原地立着,运筹帷幄。
稍后,朱棣定足,一脸严谨道:“各位想清楚了,一旦举兵,不仅是与朝廷势不两立,还是与天下为敌。一旦失败,满门抄斩,世世代代被人唾骂。”
八百卫士无不挺直胸膛,慷慨就义赴死之状。
大将张玉向前走出一步,掷地有声道:“兄弟们为了忠于燕王殿下而死,死而无憾!”
大将朱能向前走出一步,掷地有声道:“兄弟们为了忠于燕王殿下而死,死而无憾!”
随即豪言壮语一拥而上,震慑整个房间。
“好!自今日起,本王与诸位同生死共患难,肝胆相照,浴火重生。”朱棣说着跪地行军礼:“兄弟豪情,朱棣拜见!”
然后站起来,抽出腰间佩剑,举天呐吼:“我心已定,举兵!”
“举兵!”
“举兵!”
“举兵!”
八百同响,气吞山河。
不久,郑和跑来,凑朱棣耳边说了几句。
“哼!”朱棣冷嘲,对着底下卫士道:“都撕破脸了,谢贵那只苍蝇,竟然上书朝廷,要了八千兵来。此刻那八千兵正往我燕王府围,打着口号却是要张玉和朱能另外胜任。兄弟们,他们要砍我的左膀右臂啊,给不给?”
“不给!”
“不给!”
“不给!”
“好,那我们就先八百灭了他八千!”朱棣转身,万夫难敌之威。
一行人气势汹汹风风火火地从密室走出,长久躲在地下,苟且偷生,好久不见光了,所以一到地面上来,都本能地偏头合眼躲避。但是这种屈辱感,却让他们更加咬牙切齿,要一雪耻恨。
然而这时,却偏偏一阵暴风刮来,威力之猛,“啪啪”几声,屋顶的瓦片竟被一下子吹落数块。
走在最前方的朱棣猛地驻足,心中陡然一惊,烈日七月,刚还骄阳,这可是一个不好的征兆。
八百卫士也随之停下,虽没说话,但都基本心中有点数,这兆头,通常以为的可都是不详,都不由得脸上逐个愁容。
“吉祥之兆,吉祥之兆啊。”前方的独闇却笑着,看着地上碎片,镇定自若地说:“飞龙天,从以风雨。屋瓦坠地,这是上天之意,要燕王殿下换住黄屋子了。”
卫士面面相觑,小片唏嘘声后,都转忧为喜。
朱棣看破不说破地盯着独闇,嘴角噙着点点化险为夷的笑。
“谢贵马上就要来了,设防!”独闇撩手一挥,转身就走,一种我若要争诸神退散的强大气场。
“遵命!”八百分散,各就各位。
朱棣看着独闇的背影,不由哼笑,佩服独闇瞬间就化险为夷,稳定军心。他大步跨上去,和独闇并排着行走。两人都快步伐,目视前方,面无表情。
朱棣:“八百兵造反,死无葬身之地呀。”
独闇:“要死一起死。”
朱棣:“本王正想说呢,要是兵败了,咱们俩最好是死在一起,因为本王做鬼都不想放过你。”
独闇:“燕王过誉了。”
谢贵这头,正带着八千兵将燕王府一顿狠扑。
“快快快,围起来,围起来!”
谢贵明面上是来宣旨的,但自从发现朱棣是装疯过后,朱允炆也下了密诏,要他在带走张玉和朱能的同时,也将朱棣逮捕。
一顿兵器摩擦和震耳的脚步声过后,燕王府的各个要道就被死死堵塞。府中人员除了玩命一搏外,就是遁地升天了。
“朱棣接旨!”府外,谢贵带领一众人等,嚣张地叫嚣。
虽然这时候双方都心知肚明,但还是没有公然叫板,过场要走走。
朱棣当然知道,他一出去就要被灭。
“擒贼先擒王!”朱棣扔给郑和一份名录。
郑和深得独闇真传,带着名录跑到府门口,对谢贵忽悠说,燕王已经将朝廷要的人抓起来了,让他进去取。
谢贵心存疑虑,但想着满城都是自己的兵,便带着一大队兵马进去。
“哈哈哈哈,谢大人,这么热,吃点西瓜,吃点西瓜。”朱棣一手杵着拐棍,一手啃着西瓜,一脸笑呵呵的。
郑和递上西瓜。
谢贵不接,贼眉鼠眼地四下扫,见屋中只站着朱棣郑和独闇三人,自己身后还带着兵,底气十足了。
“燕王,为何不接旨啊?你这上欺君下弄民,还要装疯卖傻啊?”
“是啊,平民百姓、兄弟宗族之间都知道互相体恤,而本王身为天子近属,朝廷却削我皮吃我肉,那天下还有什么事是我不敢的呢?”
“你……”
“抓起来!”朱棣突然将手中拐棍和西瓜一扔,暴躁怒喝,吓得谢贵浑身一激灵。
摔瓜为号,埋伏好的张玉和朱能瞬时冲出,将谢贵死死扣住,跪在朱棣面前。
谢贵身后带的兵,也被一通包围。
谢贵大叫:“朱棣,你,你,你敢杀宣旨大臣?”
“你看我敢不敢?你个狗东西!”朱棣抽出剑,比至谢贵脑袋,怒不可遏:“畜生!成天就像一只苍蝇一样围在本王身边转,你想干什么?想本王像其他藩王那样束手就擒合家自焚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狗屁道理!奸臣当道,本王忍你很久了,早就想砍了你,今日本王就拿你的人头来祭旗!”说着咔嚓一刀,谢贵人头落地,血飞四起。
朱棣举着带血的剑第一个冲出去:“杀!”
1399年7月5日,朱棣正式起兵,公开反抗朝廷。第一批八百勇士破釜沉舟,奋力杀敌,自保之余,夺占九门。
当日,朱棣就在北平誓师,高高飘扬的旗帜中,是大大的“燕”字,和“奉天靖难”。
本王自受封以来,循规守法,为国保疆。今幼主被奸臣所惑,是非不明,黑白不分,杀我皇家宗族,乱祖宗成法。奸佞不除,江山不保,故训兵讨之。
本王奉先皇遗命,除奸佞,清君侧,奉行天讨,以安社稷,效仿周公辅成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