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秘密
“赵世子话中意思,难道说……辽东那边?”
赵清珵微微一笑。
谢承倒吸一口凉气。
只觉得心惊。
“辽东是大树,我不过区区蚍蜉,撼动不了分毫,谢大人您也不过是锦衣卫指挥使,顶破了天也不过是陛下的鹰犬,许多事与你我无干,咱们也攀不上。”赵清珵送谢承出了院门,笑着道:“不是么?”
片刻后,沉默了许久的谢承终于开口了,“事关辽东军部,兹事体大,不是你我能够猜测的,前路艰险,顾好脚下吧。”
“正是这个理。”
赵清珵应和着谢承的话,“辽东远在千里,错综复杂,不是像我这般的鼠辈能够够得着的,我本无意摘星,又何恐琼楼?”
“但愿。”谢承朝赵清珵点了点头,离开了朱雀街。
赵清珵倚靠在门边,望着他离开的背影,眼底的笑意渐渐变淡。
最后还流露出了一抹不屑。
辽东算什么?
他为何要怕。
重看春猎暗,赵昀是要杀他,还一箭双雕地动用了锦衣卫。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辽东竟然也插手了此事。
李聿自己可能都没有想到,或许是李聿的天真蒙蔽了他的双眼,出现在春猎林中的绊马索,从一开始就是冲着李聿去的!
所以赵清珵在长翎殿中一口咬死就是有人要刺杀李聿,皇后也无话可说,因为皇后自己心里清楚,林子里头就是不干净!辽东的人一早就在林中动了手脚!
或许不是为了要李聿的命。
但春猎出事,望都必定会引起震动,李聿的身份尴尬,他或许会被这件事绊住,这样一来……
这样一来,他就必定要继续留在望都!
赵清珵缓缓皱眉,谁要李聿留在望都?
换句话说,辽东有人不想李聿回去?
为什么有人会不希望李聿回辽东?赵清珵只觉得眼前有一团迷雾,从前他以为自己站在迷雾之外,可如今随着在望都越待越久,他只觉得自己也身处于迷雾之中,伸手不见五指,看不清脚下的路。
他好像踩在了一片沼泽之中,稍有不慎,便会被脚下的泥沼吞没。
赵清珵一直以为只有他一个人是这般境况。
可行至如今,他才猛的发现,或许从他在明德殿前抓住李聿、求李聿救他的那一刻,他就把李聿也拖了进来。
后面无论他如何想法设法地想将李聿从自己身边赶走,都是徒劳无功。
因为从一开始,李聿就被他卷进来了。
以至于连辽东都发现了李聿和他搅和在一起后,会带来的巨大麻烦,想快刀斩乱麻,从李聿身上入手,不让这些麻烦带去辽东。
有意思。
这事态,还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啊。
赵清珵不怕辽东不出手,相反,他还就怕辽东龟缩千里之外保持沉默。
辽东越急,越证明风阙关下的那场战役有鬼。
辽东、鞑靼,赵清珵坐在书房中,在纸张中写下这两个字。
既然无法从辽东入手,赵清珵眸光逐渐变得精明,眼前不就是现成的鞑靼人么?
鞑靼人抵达望都,宫中势必要开宫宴庆贺。
如今不必往年了,北周国库空虚,国力式微,鞑靼和吐蕃盘踞在东西两边虎视眈眈,开战的代价太大,北周为了维持和这两大部落之间的平衡,迫不得己只好选择和亲。
鞑靼人来了望都,朝廷上下还要装作一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模样,开宫宴,贺好友。
真是屈辱两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了。
满朝沉浸在一片虚假的热闹与太平之中。
鞑靼人藏着他们的獠牙,对中原这块肥肉充满觊觎,贪婪地享受着中原的每一次服软。
每一次和亲,北周都会送上大批的美人与金银,丝绸谷物一车一车地往草原拉去。
用钱财换来的太平,谁都不知道能维持到几时。
开宫宴那日,按照规矩,滞留在望都的藩王都应进宫。
这一日,赵清珵与赵沐霖一同进的宫,两人自从春猎案之后便再没有见过了,再见面,诸事尘埃落定。
惹了一身骚的锦衣卫全身而退,在望都被边缘化了几十年的三大营猛地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赵沐霖见着赵清珵的第一句话,就是乐呵呵地道了一声‘恭喜’。
周遭人来人往,赵清珵神情淡漠,“何喜之有?”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润鹤,你说何喜之有啊?”赵沐霖话说一半,藏一半,好没意思。
但他喜欢这样,赵清珵便也奉陪到底。
一起装傻。
人前装傻就算了,人后大可不必。
两人挑了个安静地方,站在高阁中,望着下方正在肆意攀谈的官员,犹如俯瞰蝼蚁。
“若是太祖帝知晓北周沦为了如今光景,你说他老人家会不会气得从棺材板里面跳出来?”赵沐霖语气嘲讽。
赵家是马背上得的天下。
百年光景未到,如今就成了一个需要与草原部落邦交的王朝,当真是没有半点血性,懦弱至极。
赵清珵倒是没什么太多感慨。
“太祖以武得天下,为了避免前车之鉴,从开国之初便开始削弱武将,除了一个自前朝便有的辽东太祖动不了,北周上下的武将早就在开国后就被料理的差不多了,国无武则无尊。”
“是喽,如今对外要在草原人跟前捏着鼻子不能吭声,在内……”赵沐霖顿了顿,“我可是听说,今岁开春,内阁又上奏了削减封王的折子。”
“削封地,减兵权,消税收。”
赵沐霖慢悠悠地晃着扇子,漫不经心地说道:“内阁这是要逼着陛下搞死这些手足兄弟啊!”
这话说的狠决,但赵沐霖的神情看着却格外凉薄。
“削藩的折子都上了几年了,内阁每年都哭着喊着要削藩,纵然陛下有心,可这是太祖帝开始便定下的规矩,谁敢真的开刀?”赵清珵将手搭在了美人靠上,神情淡漠:“我看这藩,难削。”
“从前难削,可去岁麟都一出事,朝野上下对藩王拥兵一事意见可是大得很,小润鹤,你家可是给咱们赵氏开了个好头啊。”
削藩兹事体大,章平帝未必就愿意。
毕竟开国初期定下这个国策的太祖帝,从一开始想的就是为了稳住赵氏江山,才给赵氏子弟封王。
一旦削藩,那撼动的就是国策。
谁敢担这个名声?
谁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