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鸭蛋和读书
刘昕和李大壮二人去了那天刘昕买鸭蛋的摊位,农户一听刘昕要二百个,表示只能回家去给刘昕取,李大壮和刘昕为了节约时间,就和农户一起去了他家。走了有一炷香的功夫,二人就到了农户的家。
原来为了给家里的哥儿读书,农户在镇上置了一个小院子,院子不大,专门留出一个屋子来放置鸭蛋和鹅蛋。
但是看得出主人很勤快,打扫的很整洁。农户帮刘昕数出了两百个鸭蛋,一个鸭蛋便宜一文钱,又送了刘昕四个稍微磕碰的鸭蛋,回去吃是没有问题的。
刘昕和李大壮拎着鸭蛋回到牛车停靠的地方,车上已经坐了几个人,一看刘昕他们拿着东西,忙接了一把。
其中一个年轻小伙还问道:“大壮哥,怎么买了这么多鸭蛋?”李大壮虽然老实,但是并不傻,他笑了笑说道:“赶上鸭蛋便宜,我娘说走亲戚要送,而且我娘和我小妹身体都不好,需要补充营养,就多买了一点。”
二人搭着牛车回到了村里,因为下了雨,路上泥泞,牛车不好拐,就把李大壮和刘昕放在了路口,离李家也就几百米。一路上都有人和李大壮打招呼,看得出来,李大壮显然比李柏常在外走动。
刘昕一进院子,就忍不住直奔厨房,天知道拎着鸭蛋还走了这么远的路她有多渴,喝够水后刘昕出来瘫坐在椅子上。李董氏看到忙问刘昕怎么了,看刘昕累的说不出话,李大壮边坐下喝水边把今天的事情讲给李董氏听。听罢之后,不止李董氏连两个小豆丁都惊讶了,小姑姑现在是香满楼的老板了,那以后他们是不是就有数不清的好吃的了。
月姐年纪还小,忍不住把心里话问了出来,刘昕忍不住摸摸她的小脸道:“小姑姑现在就给你们带好吃的了。”说罢把买的糖果和糕点拿了出来。辰哥和月姐一见有糖,忙坐直了身体,等着刘昕给他们分糖。
刘昕把糖递给两个小豆丁,又把糕点递给李董氏和柳氏,看到二人都不舍得吃,刘昕先把怀里的银子掏了出来:“娘,这是买鸭蛋和糕点剩下的银子。”看到这七两多的银子,李董氏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李大壮见状,也把那一两多银子拿了出来给李董氏:“娘,这是卖野味还有小妹鱼罐头的分成。”
李董氏想想又拿出了二两递给刘昕:“心姐,你经常在外面跑,拿着这个银子应急用。”
“不用这么多,娘,一两就够了”。
两人你来我往了好一会,最后李董氏才听刘昕的,只给她留了一两银子,剩下的收了起来。
然后刘昕开口劝道:“娘,大嫂,你们吃糕点吧,现在我赚了银子,以后想吃多少有多少。”二人听刘昕这么说,一人拿一块吃了起来,吃过后,坚持不肯再吃,想把剩下的留给两个孩子,刘昕知道缘由,也没有多劝。
又等了一会,李老二和李柏回来了,李柏打猎不擅长,二人只打到了两只野鸡。饭桌上,李董氏宣布给李松的路费二十两银子已经攒够了,李老二和李柏下午没有在家,忙问怎么回事,辰哥小大人似得讲给二人听,听到刘昕赚回来这么多银子,李老二脸上浮起一丝不自然,但是很快就消失了。
刘昕没有看到李老二的脸色,但是他想想后说道:“娘,既然二哥的路费已经凑够了,那我们也给辰哥买些笔墨纸砚备上吧,毕竟明年辰哥就要启蒙了,我看他现在都是在地上写,如果早点拿笔,想必以后写出来的字可能会更好一些。”
听到刘昕这么说一家人都愣了一下,想不到刘昕不仅愿意用自己赚的钱来给松哥当盘缠,也愿意拿给辰哥读书用。
当然其中最感动的莫过于李大壮和柳氏。因为李大壮是大哥,她一直认为他应该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想到还要用小妹赚的钱来给儿子买笔墨纸砚,他脸上闪过了一丝不自然。
刘昕自然想到了这一点,她直接开口道:“大哥大嫂,以后辰哥要是有出息,也是我这个做小姑姑的脸上有光,而且你们刚收留我的时候,我无家可归,像一个乞丐一样,那时候你们二话不说就愿意拿银子来救我,还愿意给我上户籍,现在给辰哥花点银子,我还是舍得的,况且咱们是一家人。”
刘昕这么说一方面是为了安慰他们,另一方面刘昕也是出于真心,父母和老公的父母前后去世后,她只有从老公身上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但是现在李家人和自己非亲非故,还愿意这样对自己。虽说他们认为自己是他们丢了的女儿,但无论如何,他们收留自己是真的。
刘昕这番话说完不止李大壮和柳氏愣了,连李老二和李董氏都愣住了。尤其是李董氏,她一直担心是自己把女儿弄丢了,女儿可能会怪他们,但是没有想到女儿不仅没有怪他们,还处处为这个家着想。李董氏激动的地说不出话来,只是一双含着眼泪的双眼暴露了她内心的感动。
李柏看到李董氏又要哭了,赶忙打岔道:“娘,小妹回来是好事儿,二哥的盘缠攒够了也是好事儿,辰哥能启蒙更是好事儿,这么多好事儿加在一起,咱们家可谓是三喜临门,三喜临门的事儿,娘你怎么还哭了呢?”
“瞎说,娘没有哭,只是让风迷了眼睛。”
“娘,这大风都刮到屋里来,晚上可要关好门窗。”
有李柏这么一插科打混,刚才的气氛顿时荡然无存,大家都笑了起来。
李老二想想开口说道:“对了大壮,明天你还要再去镇上一趟,把今天打的野味卖掉。”
柳氏想想也开口道:“爹,娘,明天我也想和相公去一趟镇上,我想把绣好的帕子给店里送去,再去接一些新的活儿。”
“好,那你明天跟大壮你们两个去镇上,心姐你明天要不要去?”
“娘,我明天就不去了,我明天要在家里腌制这些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