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地形篇

书名:孙子兵法 孙武著本章字数:3936

曹操曰: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

题解

本篇主要论述了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如何指挥军队的行动。孙子重视地形对作战的影响,强调地形是“兵之助”“知此而用战者必胜”。孙子提出将帅应重视地形,善于利用有利地形,避免不利地形。在此基础上,将帅如能做到知己知彼,正确判断敌情,以夺取胜利为行动的唯一准则,并能使全军上下团结一心,服从指挥,那就能无往不胜。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曹操曰:此六者,地之形也。

曹操曰:宁致人,无致于人。

曹操曰:隘形者,两山间通谷也,敌势不得挠我也。我先居之,必前齐隘口,陈而守之,以出奇也。敌若先居此地,齐口陈,勿从也。即半隘陈者从之,而与敌共此利也。

曹操曰:地形险隘,尤不可致于人。

曹操曰:挑战者,延敌也。

译文

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六种。凡是我军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地域,叫作“通”;在“通”形地域上,应抢先占领开阔向阳的高地,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凡是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域,称作“挂”;在“挂”形地域上,假如敌人没有防备,我军就能突击取胜;假如敌人有防备,出击又不能取胜,就难以回返,这就不利了。凡是我军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也不利的地域,叫作“支”;在“支”形地域上,敌人虽然以利相诱,我军也不要出击;应该率军假装退却,诱使敌人出击一半时再回师反击,这样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军应该抢先占领隘口,并用重兵封锁,以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敌人已先占据了隘口,并用重兵把守,我军就不要去进攻,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那么就可以进攻。在“险”形地域上,如果我军先于敌人到达,就必须控制开阔向阳的高地,以等待敌人来犯;如果敌人先于我军到达,就应该率军撤离,不要去攻打他。在“远”形地域上,敌我双方形势均等,就不宜去挑战,勉强求战,很是不利。以上六点,是利用地形的原则;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

原文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曹操曰:不料力。

曹操曰:吏不能统,故弛坏。

曹操曰:吏强欲进,卒弱辄陷,败也。

曹操曰:大吏,小将也。大将怒之,心不压服,忿而赴敌,不量轻重,则必崩坏。

曹操曰:为将若此,乱之道也。

曹操曰:其势若此,必走之兵也。

译文

军队打败仗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情况。这六种情况的发生,不是天时地理的灾害,而是将帅自身的过错。形势均等的情况下,以一击十而导致失败的,叫作“走”。士卒强悍,将帅懦弱而造成失败的,叫作“驰”。将帅强悍,士卒懦弱而失败的,叫作“陷”。部将怨恨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们会干什么,因而失败的,叫作“崩”。将帅懦弱缺乏威严,治军没有章法,官兵关系混乱紧张,列兵布阵杂乱无章,因此而致败的,叫作“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作战又没有精锐先锋部队,因而落败的,叫作“北”。以上六种情况,均是导致失败的原因;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

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译文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胜利;不了解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失败。

原文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译文

所以,根据战争的规律来分析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不打,坚持打也是可以的;根据战争的规律来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打,不打也是可以的。所以,进不谋求胜利的名声,退不回避失利的罪责,只求保护民众,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原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曹操曰:恩不可专用,罚不可独任,若骄子之喜怒对目,还害而不可用也。

译文

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命令,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骄惯了的子女,是不可以用来作战的。

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曹操曰:胜之半者,未可知也。

译文

只了解自己的部队可以打,而不了解敌人不可以打,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只了解敌人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队不可以打,取胜的可能也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打,也知道自己的部队能打,但是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行动起来不会迷惑,战术变化无穷。所以说:了解敌人也了解自己,取胜就没有危险;了解天时也了解地利,取胜就可以保证。

经典实例

实例一:贺龙烧桥灭敌

孙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意思是说: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孙子主张要活用地形,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决策的指导思想,也是作战的指导原则。因地制宜用得恰当,就可以以弱击强,以少胜多,取得胜利。

1934年11月7日,贺龙率领红军进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县城。国民党军知道贺龙率红军进入永顺县城的消息之后,便马上派了两个师从贵州方向追杀过来。

贺龙及时分析了敌情,又得知追杀而来的敌人兵力是红军的两倍,武器装备也优于红军。红军要与这样的敌人硬拼,取胜的把握非常小。于是,贺龙果断地决定:红军撤出永顺县城。在做出这一决定的同时,贺龙命令部队立即烧掉猛洞河上的永顺木桥,为以后歼敌做好准备。

红军烧掉了永顺木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撤出永顺县城,来到了离城30多里的吊井岩。吊井岩地势险要,敌人以为贺龙会在吊井岩凭险据守,所以准备集中力量猛攻吊井岩,把红军歼灭在吊井岩。但敌人进到吊井岩后,发现贺龙率领红军又撤走了。敌人两次扑空,士气开始低落,但得知贺龙转移到的地点是离吊井岩只有70里的龙家寨时,他们决定继续追击。

然而贺龙出生在湘西,对湘西的地形相当熟悉。龙家寨两边是高山,中间夹着3里多宽、20多里长的大峡谷,天生一个大口袋。所以贺龙决定把吊井岩让给敌人,将敌人引到龙家寨。贺龙要让追击红军的敌人钻进这个大口袋,然后把口子一堵,这样就可以扎起口袋来打狗。

到了下午,追至龙家寨的敌军,全部掉进了贺龙的埋伏圈。贺龙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在两边山上的红军,凭着有利的地形,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敌人死伤过半,敌人头目见大势已去,带着少数残兵败将直接往永顺县城逃跑。

而贺龙早已把永顺县城也当作大口袋的一部分,亲自率部分人马抄小路抢先占领了县城。敌人刚进到县城,便遭到了红军的袭击。敌人头目忙令残兵败将从永顺桥上撤走。但敌人怎么也没有想到,那座永顺木桥早已被贺龙烧掉了。

这时的敌人,走投无路,只好纷纷举手投降。

实例二:重视团队精神

孙子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意思是说: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孙子的这种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就是:提倡内部和谐,培养团队精神。

海尔讲究对待员工要“三心换一心”:解决疾苦要热心,批评错误要诚心,做思想工作要知心,用这“三心”换来职工对企业的“铁心”。

海尔有一个运转体系,专门帮助职工及时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公司成立了许多员工自救自助形式的援助队,员工人手一册《排忧解难本》,如有困难,只要填一张卡或打一个电话,排忧解难小组会马上派人帮助解决。在海尔,这被称作“上班满负荷,下班减负荷”的排忧解难工程。

工人肖同山1994年5月4日患脑溢血住进医院,不巧他母亲也卧病在床,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小孩,他妻子一个人要顾三头,实在应付不了。正在万般无奈之时,海尔从生产一线抽调人24小时护理他,让他妻子安心回家照顾婆婆和小孩。领导和同事还送去了钱和食品,经常到医院和家中探望他。他妻子不禁写信给公司讲出了心里话:“我从没想到丈夫的病能够牵动公司上下那么多人,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员工,对单位还没做出什么贡献。他受到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让我感动不已,也让病房其他病人羡慕不已。大家都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间的这种真情已经不多了。肖同山出院回单位该怎样干,我们心里都很明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员工跟企业的关系不仅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还应是和谐、共同发展的“友谊关系”。维系这种“友谊”的纽带就是企业要给员工一种“企业就是家”的感觉。企业越关心、爱护员工,员工就越会拼命地为企业效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团结的团队,创造更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