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九地篇

书名:孙子兵法 孙武著本章字数:6776

曹操曰:欲战之地有九。

题解

本篇主要论述了深入敌国作战时,在不同地区要采取不同作战方法的问题。孙子从战略态势上概括了九种不同作战地区的地理特点及对官兵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主动灵活的作战指导,即进入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行动方针,遇到不同情况要采取不同战法。孙子主张战略攻,提出要善于发现敌人的可乘之隙,乘其不备,迅速行动,集中兵力,抢先攻占战略要地,以压倒敌军的抵抗。

原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氾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氾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氾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曹操曰:此九地之名也。

曹操曰:士卒恋土,道近易散。

曹操曰:士卒皆轻返也。

曹操曰:可以少胜众、弱击强。

曹操曰:道正相交错也。

曹操曰:我与敌相当,而旁有他国也。

曹操曰:先至得其国助也。

曹操曰:难返之地。

曹操曰:少固也。

曹操曰:前有高山,后有大水,进则不得,退则有碍。

曹操曰:不当攻,当先至为利也。

曹操曰:相及属也。

曹操曰:结诸侯也。

曹操曰:蓄积粮食也。

曹操曰:无稽留也。

曹操曰:发奇谋也。

曹操曰:殊死战也。

译文

孙子说:按照用兵的规律,军事地理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氾地”“围地”“死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作“散地”。在敌国浅近作战的地区,叫作“轻地”。我军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叫作“争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往的地区,叫作“交地”。多国相毗邻,先到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作“衢地”。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叫作“重地”。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于通行的地区,叫作“氾地”。行军的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击我军众多兵力的地区,叫作“围地”。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全军覆没的地区,叫作“死地”。因此,处于“散地”就不宜作战,处于“轻地”就不宜停留,遇上“争地”就不要勉强强攻,遇上“交地”就不要断绝联络,进入“衢地”就应该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草,碰到“氾地”就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设法脱险,处于“死地”就要死战求生。

原文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苦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曹操曰:暴之使离,乱之使不齐,动兵而战。

曹操曰:或问也。

曹操曰:夺其所恃之利。若先据利地,则我所欲必得也。

译文

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人前后不能相互策应,主力和小部队无法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上下级之间不能相互联络,士兵分散不能集中,合兵布阵也不整齐。对我军有利就战,对我军不利就停止行动。请问:敌人兵员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地向我军发起进攻,那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的要害之处,敌人就会听从我军的调动了。

原文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曹操曰:孙子应难以覆陈兵情也。

译文

用兵的关键在于神速,要趁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原文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曹操曰:养士并气运兵,为不可测度之计。

译文

凡是在敌国境内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越深入敌国腹地,我军军心就越坚固,敌人就不易战胜我军;在敌国丰饶地区掠取粮草,部队给养就有了保障;要注意休整部队,不要使其过于疲劳,提高士气,养精蓄锐。部署兵力,巧设计谋,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意图。

原文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曹操曰:士死安不得也。

曹操曰:在难地心并也。

曹操曰:拘,缚也。

曹操曰:人穷则死战也。

曹操曰:不求索其意,自得力也。

曹操曰:禁妖祥之言,去疑惑之计。一本作“至死无所灾”。

曹操曰:皆烧焚财物,非恶货之多也;弃财致死者,不得已也。

曹操曰:皆持必死之计。

译文

将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卒就会宁死不退,又哪有不取胜的道理,上下也就尽力而战了。士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就不再存在恐惧,一旦无路可走,军心就会牢固,深入敌境,军队就不易涣散,遇到迫不得已的情况,军队就会殊死奋战。因此,不待修整就能注意戒备,不用鼓励就能完成任务,无须约束就能紧密团结,不待申令就会遵守纪律。禁止占卜迷信,消除士卒的疑虑,士卒至死也不会逃避。我军士卒没有多余的钱财,并不是讨厌钱财;士卒将生死置之度外,也不是不想长寿。当作战命令颁布之时,坐着的士卒泪沾衣襟,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把士卒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都会像专诸、曹刿一样勇敢了。

原文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曹操曰:方马,缚马也。埋轮,恃不动也。此言专难不如权巧。故曰:虽方马埋轮,不足恃也。

曹操曰:强弱一势也。

曹操曰:齐一貌也。

译文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部队自我策应如同“率然”一样;“率然”是常山一带的一种蛇。打它的头,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巴,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请问:可以使军队像“率然”一样吗?回答是: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是互相仇视的,但当他们同船渡河遇上大风时,他们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所以,想用缚住马缰、深埋车轮这种显示死战决心的办法来稳定部队,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能够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如同一人,关键在于部队治理得好;要使强弱不同的士卒都能发挥作用,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如同一人,这是因为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这样。

原文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曹操曰:谓清净幽深平正。

曹操曰:愚,误也。民可与乐成,不可与虑始。

曹操曰:一其心也。

曹操曰:险,难也。

曹操曰:人情见利而进,见害而退。

译文

统率军队这种事:要沉着冷静而幽密深邃,公平严正而整肃有方。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们不知晓军情。常改变所行之事,常变更所设之谋,使人无法识破用意;驻扎常变地方,行军常迂回绕道,使人无法捉摸其真实意图。将帅给士兵规定了时间,就如同让士兵登到高处再撤去梯子,使士兵只能上不能下;将帅与士卒深入诸侯国境,要像弓弩射出箭矢一般只能往而不能返,烧掉渡船,打破饭锅,像驱赶群羊一样,赶过去,赶过来,没有谁明白到底要到哪里去。聚集三军之众,将他们置于危险的境地,这就是统率军队的职责。各种地形的灵活运用,攻守进退的利害关系,士卒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规律,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

原文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氾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曹操曰:使相及属。

曹操曰:利地在前,当速进其后也。

曹操曰:掠彼也。

曹操曰:疾过去也。

曹操曰:以一士心也。

曹操曰:励志也。

曹操曰:相持御也。

曹操曰:势有不得已也。

曹操曰:陷之甚过,则从计也。

译文

大凡在敌国境内作战,规律是:深入敌境则军心稳固,浅入敌境则军心容易涣散。进入敌境作战的地区叫作“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叫作“衢地”,进入敌境纵深的地区叫作“重地”,进入敌境浅的地区叫作“轻地”,背有险阻前有隘路的地区叫作“围地”,无路可走的地区叫作“死地”。因此,在“散地”,要统一士卒意志;在“轻地”,要使营阵紧密相连;在“争地”,要迅速出兵抄到敌人的后面;在“交地”,就要谨慎防守;在“衢地”,就要巩固与诸侯的结盟;在“重地”,就要保障军粮供应;在“氾地”,就必须迅速通过;在“围地”,就要堵塞缺口;在“死地”,就要显示死战的决心。所以,士卒的心理状态是:陷入包围就会竭力抵抗,形势逼迫就会拼死战斗,身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

原文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曹操曰:上已陈此三事,而复云者,力恶不能用兵,故复言之。

曹操曰:谓九地之利害。或曰:上四五事也。

曹操曰:霸者,不结成天下诸侯之权也。绝天下之交,夺天下之权,故己威得伸而自私。

译文

所以,不了解诸侯列国的企图,就不要预先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就不能行军打仗;不用向导,就得不到有利的地形。这几个方面,有一个方面不知道,就不能成为称王称霸的军队。所谓称王称霸的军队,攻伐大国,迅猛得使敌国无法及时调动民众与集结军队;兵威指向敌人,那么敌人的外交就无法成功。因此,不必争着与任何诸侯结交,也不随便培植他国的势力,只要伸展自己的意图,把兵威指向敌人,那么,敌人城池可拔,国都可毁。

原文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曹操曰:犯,用也。言明赏罚,虽用众,若使一人也。

曹操曰:勿使知害。

译文

颁发不在规定之内的奖赏,颁布不在规定之内的条令,指挥全军就如同使用一个人一样。只交给士兵任务,不告诉士兵行动的意图;只让士兵知道有利的方面,不告诉士兵危害的方面。

原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曹操曰:必殊死战,在亡地无败者。孙膑曰:“兵恐不投之死地也。”

译文

将士卒置于危地,才能转危为安;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军队深陷绝境,然后才能赢得胜利。

原文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曹操曰:佯,愚也。或曰:彼欲进,设伏而退;彼欲去,开而击之。

曹操曰:并兵向敌,虽千里能擒其将也。

曹操曰:是成事巧者也。一作“是谓巧攻成事”。

译文

所以,指导战争的关键,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一点,千里奔袭,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的以巧妙的手段成就大事。

原文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受,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曹操曰:谋定,则闭关以绝其符信,勿通其使。

曹操曰:诛,治也。

曹操曰:敌有间隙,当急入之也。

曹操曰:据利便也。

曹操曰:后人发,先人至。

曹操曰:行践规矩无常也。

曹操曰:处女示弱,脱兔往疾也。

译文

因此,在决定实施战争的时候,就封锁关口,废除通行凭证,停止与敌国的使节往来;在朝廷上反复研讨,制订战争计划。敌人进退未决,出现可乘之隙,一定要马上攻入。首先夺取敌人的要地,不要与敌人约期决战。执行作战计划一定要随敌情变化而灵活处置,来争取战争的胜利。因此,开始要像处女一般沉静,使敌人放松戒备,暴露弱点,然后突然发动攻击,如同脱逃的兔子一般迅速,使敌人来不及抗拒。

经典实例

实例一:巨鹿之战

孙子曰:“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意思是说:聚集三军之众,将他们置于危险的境地,这就是统率军队的职责。“投之于险”其实质是破釜沉舟。

公元前206年,秦军大败赵军,赵王歇与张耳被迫退守巨鹿。秦将章邯坐镇巨鹿南部的棘原,派部将王离等率兵猛攻巨鹿,并亲自接济粮草。赵国形势危急,赵王只好向诸侯求救,但当时秦军兵强马壮,实力雄厚,诸侯们不敢轻举妄动。这时,楚怀王令项羽统兵救赵。项羽决心与秦军决一死战,他命令英布率两万人渡过漳水作为先锋,先断秦军粮道。待楚军全部渡过漳水,项羽下令将所有的渡船凿沉,每位将士只带3天干粮,砸烂所有的炊具。这样做的目的是鞭策将士勇往直前,断绝后退之念。果然,项羽军以一当十,作战奇勇,九战九捷,大破秦军,声震诸侯。这就是著名的“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当面临人生的绝境时,不要轻易地放弃,而要破釜沉舟,在绝境中抓住机会,从而扭转时局,取得成功。

实例二:背水一战

孙子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意思是说:将士卒置于危地,才能转危为安;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军队深陷绝境,然后才能赢得胜利。西汉开国功臣韩信背水一战就是一个典型的战例。

韩信是汉王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为了打败项羽,韩信率军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窄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车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运输线,使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这样,韩信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交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人马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儿,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发现营中已插满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就是《孙子兵法》上说的‘陷之死地然后生’。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实例三:取得先机,掌握主动

孙子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意思是说:用兵的关键在于神速,要趁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这也告诉我们:要乘人不备,取得先机,才可以获得主动权,才更容易成功。

有一次,美国洛杉矶的华裔商人陈东在香港繁荣集团购买了一批景泰蓝,言明一半付现金,一半付一个月期票。交易那天,陈东却不出面,派来儿子陈小东。一个月后,期票到期了,银行却退了票,几经联系,陈东一推再推,后来索性不接电话了。繁荣集团这才知道中了圈套。繁荣集团老板陈玉书说:“除非他永远缩在美国,不来香港做生意;只要他来香港,我一定让他把钱交出来。”

陈玉书广布眼线,终于有一天,陈东来到了香港。陈玉书马上派人同他联系,并以鸟兽景泰蓝优惠售价相诱,将陈东请到公司。

陈玉书大脚一踹,房门大开,大喝一声:“陈东,你上当了!”

陈东这时脸色大变,站立在对面。

陈玉书问他:“我的钱呢?”

“我没欠你钱,是我儿子欠的。”

“不是你在电话里答应,我怎么会让你儿子取货?”

“儿子欠债,要老子还钱,这不符合美国法律!”

“这里是香港!你今天要能走出这个门,我就不姓陈!我是讲道理的,对不讲理的人我总有办法处理。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不等对方回答,陈玉书大声说,“我从小在印尼就是流氓!”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时,陈东冷汗直流。

陈玉书对陈东说:“你今天必须得还钱,否则别想走出这个门。”陈东知道抵赖是无用的,只得乖乖地把钱还了。

陈玉书在恐吓时先发制人,占据了心理优势,在与陈东对垒中取得先机,掌握主动,因此顺利拿回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