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8章 论据二:长平之争的反思,递刀给秦惠王

书名:苏秦信中的战国博弈本章字数:2092

张仪在这里所讲的长平之争不是秦昭襄王时白起破赵括的杀四十万赵卒的长平之战,应该是是秦惠王时期的一次秦赵在长平的一次交战。

原文是这样说的:“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之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上非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氓,悉其士民,军于长平之下,以争韩之上党,大王以诈破之,拔武安。当是时,赵氏上下不相亲也,贵贱不相信。然则是邯郸不守,拔邯郸,完河间,引军而去,西攻修武,逾羊肠,降代、上党。”

大家所熟知的秦赵长平之战是发生在公园前260年,苏秦合纵是在公园前333年,张仪入秦见秦惠王是公园前329年,中隔了近七十年的时间。

上图是秦孝公时期的战国地图。秦孝公(公元前340年左右)

上图是公元前292年的战国地图。

对比上面两幅地图可以看出原来秦韩赵三国之间是隔着魏国的河西部分,韩国和赵国是没有直接面对秦国的。

但是,原来很强大的魏国,在被韩国分割成两块后,单凭魏国河西之地的力量是挡不住秦国的进攻的。所以在魏国的河西之地被秦国攻占后,韩国和赵国就顶到了和秦国对抗的最前沿。

所以,在秦惠王时期应该是为了争夺长平这个地方发生了一次激烈的对抗,结果是秦惠王用计取胜,原文是“大王以诈破之,拔武安”。这很明显不是白起破赵括的长平之战。

这次秦赵长平之争还是秦国获得了胜利,虽然秦国取得的战果没有七十年后长平之战的战果大,但仍然极大的削弱了赵国,使赵国上下陷入一片混乱状态,如果及时扩大战果,有可能乘胜追击攻下邯郸。但是秦军却是在退回秦国后,组织军队再次进攻邯郸,这样就给了赵国重新组织军队、团结民众、寻找外援的时间,最终导致秦国的精兵竟然被赵国的残余部队击溃,不仅令秦国丧失经长平之争后建立起来的军威,所获得的土地也丢失很多。秦国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惠王心中定有疑惑,或者惠王心中门儿清事怎么回事,却没有人来点破,惠王无从下手。

张仪通过谋臣不忠到穰侯专权再到对长平之争的反思,几乎等于把刀子递到秦惠王手上了。

我们来看张仪怎么说的。

张仪接着说:“赵国在诸侯中位居中央,人民五方杂居,易躁动而不好治理,以致使国家号令没有效力,赏罚也没有信用,而地形又不利于防守,赵王又不能把百姓的力量全部发挥出来,这已经是一种亡国的形势了。再加上赵王不体恤民间疾苦,几乎把全国老百姓都征发到长平战场,来和秦国争夺韩国的上党。大王以诈破之,继而攻下武安。因为那时赵国君臣彼此不合作,官民也互不信赖,这样的邯郸是无法固守的。

“如果秦军攻下邯郸,在河间修整军队,再率领军队往西攻打修武,经过羊肠险道,降服代和上党。代有36县,上党有17县,不用一副盔甲,不费一个兵卒,就都为秦国所有,代和上党不用战争就成为秦国的土地。”

“至于东阳和河外等地会不战而归齐国?中呼池以北之地也将不站而归燕国。既然这样,攻下赵国之后,韩国就必然灭亡,韩国灭亡以后则楚国和魏国就被分割而不能各自独存。楚国和魏国被分割后,秦国就可以通过不断蚕食韩国和魏国的土地,并胁迫楚国一起削弱东边的齐国和燕国。接着再挖开白马津的河口来淹没魏国,这样一来就可以灭亡三晋,其他的国家也就散去了,六国的合纵也势将瓦解。大王您只需要安坐在那里等候,什么也不用做,天下的诸侯就会一个接一个的来归降,霸王的功业就可以建立了。可惜的是,谋臣不但不这样做,反而自动退兵跟赵国将和。”

“凭大王的贤明和秦兵的强盛,竟然不能建立霸王的基业,而且被即将灭亡的诸国欺凌,这都是由于谋臣的愚昧所致。再说赵国应该灭亡却没有被消灭,秦国应该称霸却不能称霸天下,让天下人都看透了秦国谋臣的本事,开始第一次揣测秦国的能力如何。”

“此外,秦国又用全国之兵去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不但没有攻下,反而被赵军打的丢盔弃甲,将士们又气又怕的败下阵来,天下人开始第二次揣测秦国军队的战力,此其二。”

“军队退下来以后,都聚集在李邑,大王又重整旗鼓,全力督促将士们与赵国作战,可是也没有取得大的战果,最后秦赵两国都因兵力疲惫不愿再战而罢兵撤退。天下人第三次揣测秦国军队的战力,对秦军已经有了透彻的分析。各国诸侯在内看透了秦国的谋臣,在外看透了秦国的将士。由此观之,臣认为天下的合纵力量,岂不是更难对付了。”

“在内,秦国的军队疲惫不堪、百姓困苦、积蓄用尽、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在外,各国诸侯合纵盟约,团结抗秦,意志坚定。这样的形势对秦国很不利,愿大王能认真思考响应的对策。”

这一段张仪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来指出穰侯的决策给秦国造成的伤害。

他说本来秦国可以“一举而三晋亡,从者败。大王拱手以须,天下篇随而伏,伯王之名可成也。”但由于谋臣的不忠,导致秦国一而再,再而三的吃亏,让天下人对秦国的畏惧之心渐渐消除了,还大胆的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让秦国处于非常不利的形势之下。

张仪说各国诸侯看秦国是“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所以他的看法是:“由是观之,臣以天下之纵,岂其难矣。内者吾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外者天下比志甚固。愿大王有以虑之也。”

在这里张仪讲出了秦国面临的困境,空有武力却无法施展,还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从而为后面自己的策略得到秦惠王的认可做好了铺垫,并为最后自己表忠心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