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12章 苏秦说赵肃侯(二)合盘托出合纵策略

书名:苏秦信中的战国博弈本章字数:2007

既然已经预判了秦国的战略构想,看到了赵国存在的战略危险,合纵肯定是化解这一危险的最好方案。但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形成合纵的局面呢?秦国对合纵的破坏肯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各国国君难以下定决心撕破脸和秦国对抗,尤其是和秦国接壤的赵国。所以,苏秦需要给赵王参加合纵的信心。我们看苏秦接下来怎么说的。

苏秦接着说:“我听说,尧帝连三百亩这么小的地盘都没有,舜帝更是连尺寸大小的地盘都没有,但他们都成为了天下的明主。禹帝也是连百人这么小的村子都没有,后来也成为诸侯之王。商汤和武王的兵卒都不到三千人,战车不过几百辆,最后他们都被奉为天子。这是因为他们都采取了正确策略的缘故。”

“作为英明的国君,对外能预判敌国的强弱,对内能清楚军队的数量和战力。所以不必等到两军在战场上拼杀,而胜败、存亡的关键就已经了然于胸了。可千万不能因为众人之言,就糊里糊涂的去决定事情!”

“臣拿天下诸侯的地图来查看,六国的土地要比秦国大五倍,估计六国的军队应该是秦国的十倍。假如六国团结一致,共同进攻秦国,那么秦国一定会被灭亡。但现在的情形却是六国好像要被秦国灭亡,要共同讨好秦国,屈服于秦国。要知道,灭掉秦国和被秦国灭掉,让秦国臣服和臣服于秦国,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

“那些主张连横政策的人,他们都想让诸侯割地来与秦国讲和。与秦国讲和后,他们就可以高筑台榭,装点宮室,欣赏美妙的音乐,品尝各种美食,前有歌舞,后有美人,看到的都是美人迷人的笑脸。可是,当秦国又前来攻打的时候,他们却不会为各诸侯国分忧。那些主张连横的人,会日夜拿秦国的威势来吓唬各国,要各国给秦国割地,这些都是为了他们的私利,望大王务必深思熟虑。”

“臣听说,英明的君王都不听信谗言,不怀疑大臣,不信流言蜚语,堵塞结党营私之门。所以,为了提高您的威望,扩大赵国的领土,增强军队的实力,我要把对大王的忠言说出来。臣为大王呈上的策略是,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赵,六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秦国。”

直到这时,做了这么多的铺垫,并再次向赵王表忠心后,苏秦才把自己合纵的策略清晰的呈现给赵王。

苏秦接着说:“让各诸侯国的的将相聚会于洹水之上,杀白马,结盟誓。盟约上称:如果秦国进攻楚国,齐、魏两国就各派精锐部队去援助,韩国派兵切断秦国的粮道,赵国渡过黄河、漳河,燕国固守常山以北。”

“如果秦国进攻韩、魏两国,楚国就断其后路,齐国派出精锐部队去援助,赵国渡过黄河、漳河,燕国守住云中。”

“如果秦国进攻齐国,楚国就断其后路,韩国固守成卑,魏国堵午道,赵国渡过黄河,直至博关,燕国派出精锐部队去援助。”

“如果秦国进攻燕国,赵国就固守常山,楚国驻扎武关,齐国自沧州渡河至瀛洲,韩国派出精锐部队去援助。”

“如果秦国进攻赵国,韩国就驻扎宜阳,楚国驻扎武关,魏国驻扎河外,齐国渡过清河,燕国派出精锐部队去援助。”

“六国谁先背约,五国就共同讨伐他。六国结成同盟,共同抗秦,秦国一定不敢出兵函谷关来危害六国。这样,赵国称霸的大业就可以完成了。”

到这里,苏秦游说赵肃侯的话就讲完了,苏秦最终要表达的就是:赵国要称霸,就必须要采取合纵的策略。其实苏秦在这里提出的是一个类似“冷战”的策略,就是把秦国排除再外,六国成立一个小圈子,类似今天的西方七国集团。赵国虽然打不过秦国,但却是六国里面军事实力最强的,如果形成这样分治的局面,赵国在六国里面称霸是可以实现的。所以苏秦说的是:“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伯业成矣!”

当然,后来苏秦做到了这一点。他安排张仪入秦,秦军十五年没有出函谷关,苏秦在赵国执掌六国相印,相当于赵国就领导了六国,也算成就了“伯业”。

赵肃侯被苏秦说动心了,就说:“寡人年纪还轻,执政的日子很短,不知道为国家作长远打算。现在尊贵的您有心要保卫天下,安定诸侯,寡人愿敬以国从,与五国结盟。”

于是,赵王封苏秦为五安君,派出豪华的马车百辆,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匹,作为苏秦施行合纵策略的费用,去游说其余各诸侯国。

下一站,苏秦选定的是韩国。

为什么下一站是韩国呢?韩国怎么被苏秦选中的呢?

燕国和赵国都已经被苏秦说服愿意参加合纵联盟,并都大力资助苏秦去说服其他诸侯国一同合纵抗秦。有了这么好的开局,合纵成功的希望就能看到了。接下来,在齐国、楚国、韩国、魏国四个诸侯国里选择哪一个作为突破口呢?

这又是一次很重要的选择,因为在山东六国里面已经有燕赵两个国家参加合纵了,只需要再说服一个国家参加合纵,那么就意味着六国里有一半的国家参加合纵了。如此一来,剩下的没有参加合纵的国家会担心,如果不参加合纵联盟也许会面临被其他参加联盟国家孤立甚至针对的危险,其他国家打秦国打不过,联合起来打其余的任何哪个国家,那个国家都是无法承受的。或者说,苏秦接下来要去的国家,既是去拉拢他加入合纵,又是去威胁他,如果不加入,就会被孤立,甚至被瓜分灭国。

在齐、楚、韩、魏四个诸侯国中,最容易产生这种担心的就是韩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