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足迹 时代记忆——乐山三线建设综述(8)
地质矿产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地质矿产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的前身为地质部地矿司技术加工室,196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地质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1970年与华北地质局张家口中心实验室合并,三线建设内迁至四川省峨眉县,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
该所是一个专门从事矿产资源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研究的单位。主要任务是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服务,向有关部门提供科学的选冶工艺流程和建厂依据。全所设有物质组成、选矿试验、冶金试验、测试分析、设备仪器、工艺设计研究和情报资料研究7个研究室。
30多年来,该所对国内外500多个矿区的资源进行过贮存状态、物质组成、选冶流程、建厂方案的试验研究,对全国比较著名的攀西钒钛磁铁矿、白云鄂博多金属矿、金川白银铜镍矿、鄂西鲕状赤铁矿、黔西南微细粒金矿等提供了大量的科研资料和建厂依据,特别是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包钢、首钢等大型厂矿解决了不少难题,为了振兴四川经济,还对四川城口锰矿、清平硫磷铝锶矿、威远气田水、峨眉和安县等地的矿泉水等综合利用、综合开发做出贡献。该所有3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7项,获四川省科学大会奖9项,荣获第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1项,获地质矿产部重大科技成果奖15项,解决世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难题4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该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的奖状,1981年,被地质矿产部授予“功勋单位”称号。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
1965年,为充实和加强三线铁路建设中的科技力量,使铁路建设走在三线建设的前列,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从成都迁到峨眉。
全所设有隧道工程、隧道工程机械、工程地质、水工水文、桥梁结构工程、线路工程和科技情报7个研究室以及径流观测实验站、实验车间和印刷车间。有泥石流及水工模型、大型结构、工程材料、岩石力学、隧道通风、衬砌支护、化学防水材料7个大中型试验室以及露天爆破试验场和小径流试验场。
该所在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研究,特别是软弱围岩地下工程修建技术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推广“新奥法”新技术,研制sWJ-81型收敛计,为软弱围岩隧道工程的施工监测提供了可靠的重要的手段,并广泛应用于铁路系统内外的有关单位。为提高隧道施工机械化程度,1976年以后又研制成功CGJ-15-3型隧道全断面液压钻孔台车和双液注浆泵,研究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四川省重大科技奖。
该所先后在成昆、川黔、贵昆、京广复线、大秦线等铁路干线的长大隧道工程科研工作中运用新的施工方法和复杂地层条件下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成功进行大断面、特浅埋隧道的工程修建,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为我国的铁路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进行广泛的泥石流病害研究,分布调查,掌握全国铁路泥石流分布状况,为了解和整治病害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一批重大泥石流病害工点进行了防治工程设计和模型试验,其成果均在工程设计中采用。在水工水文专业方面,制定西北、西南、华北东北、中南华东四个地区的水文计算模式,为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军工设施、水利水电、厂矿建设等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水文计算依据。小流域暴雨洪水的研究成果,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该所为人防、地下工程、古文物建筑、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等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技术咨询服务。曾成功地处理成都市人防地下工程中大面积渗漏水,参加承担对大足石刻、乐山大佛、灌县二王庙基岩勘测的技术咨询工作,其中大足石刻勘测试验工作获1984年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重点理工科大学。它的前身为清光绪二十二年北洋官铁路局创办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近代交通工程、矿冶工程、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发源地。1921年合并改组为交通大学,此后几经分合,学校先后定名“唐山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
1969年,唐山铁道学院唐山部分全部迁到四川峨眉,1972年3月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此后,经过不断扩建,学校总占地面积达到约5000亩。峨眉办学时期,学校在教学、科研、师资、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合理配置,这为学校的发展,以及后来“一校两地三校区”办学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