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吴励生序 “去蔽存真”的天道观(1)

书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本章字数:2863

远山治《庄》颇有章氏遗风,除了小学功夫扎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庄学义理的全新阐释之中,自坚其说的主观之学可谓一以贯之而且旗帜鲜明地贯穿到底。

评论张远山的作品并非易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几近绝迹,有文无学早已成了常态,而今张远山却多少有点石破天惊地“凤凰涅槃”。尤其不可思议的是,那已经飘零了多少年的国学“绝学功夫”竟然如此了得地在张远山手上复活。

无须讳言,试图颠覆一千七百年来由儒生郭象一手篡改和遮蔽庄学奥义的旧庄学,并力主重新解释和彰显庄学奥义的新庄学,张远山的理论气魄不可谓不宏大。即便暂且不论其贯穿始终的“庄学四境”思想范式的解说,对“支离其言”、“晦藏其旨”义理的透彻辨析与还原,对“卮言”、“寓言”、“重言”的诸多互文、变文、转辞的反复揭示与立体阐释,对“道极视点”的回返提撕与“人间视点”的逐层观照等等,而只跟当下学界热闹着的所谓“回到经典”的诸多主张略加比较,我们也能清楚看到远山的理论抱负甚至直指到了文化的重建,用他自己的话说:“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全球化时代至今五百余年,异邦人士最先接触的是儒学,异邦大知哂笑不已,殊不知儒学仅是供奉在庙堂上层的古典中国之文化小境。异邦人士稍后又接触了老学,异邦大知笑容渐收,‘东方神秘主义’之名由此产生,因为老学是沟通庙堂上层与江湖下层因而若隐若现的古典中国之文化大境。异邦人士接触全球文化视野内独一无二的庄学尚须时日,因为庄学是深隐于江湖底层的古典中国之文化至境。”不客气地说,单从那些所谓“回到经典”的主张来看,起码就有两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好:回到怎样的经典?怎么回?而远山对此并没有过明确主张,却又用实际行动特别有力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在我看来,回到经典绝非盲目解释经典,既忽视历史语境又忽视当下问题,就已经不是回到经典而是消费经典的问题了。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远山在解读庄子“内七篇”之前和之后,用了较大篇幅写了两篇“绪论”和三篇“余论”,前者便是为了回到当年的历史语境,后者则为当下问题的反思。前者不仅仅是为了说明庄子“内七篇”的理论根据,更是为了说明庄子身处那样严酷的历史环境著书立说为何“支离其言,晦藏其旨”;后者的理论锋芒尤其尖锐,对文化造化、儒道儒术、悖道文化顺道文化、文化文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相关重要范畴,均做出了颇具个人特点且高屋建瓴的界分和辨析。在远山那里,所有悖道文化均遭到迎头痛击,所有顺道文化均得到竭力弘扬,二者似乎泾渭分明,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复杂。可通用性的是文明,而文化总是独特的,尽管悖道文化可能因为民族文明程度暂时相对领先,“就会凭借文明强势,主动推广其悖道的劣质庙堂文化,迫使文明程度暂时相对落后的其他民族接受,甚至被其他民族盲目崇拜,从而受害。这种受害在其最初,也许不被异民族视为危害,反而误以为是慕效高级文化,但错误不可能长久,迟早会随着该民族的文明停滞和异民族的文明进步而终止。而且随着重新获得文明觉醒,该民族自己也必将抛弃悖道的劣质庙堂文化,哪怕专制强权为之戴上‘传统’、‘主流’、‘经典’、‘权威’等虚假光环,也无法挽救其没落”——比如日本,比如中国,尤其比如日本和中国——然而,“每一民族的顺道文化,同样常常与其他民族的顺道文化迥然不同。与悖道文化是人为造作一样,顺道文化也是人为造作;然而悖道文化违背造化规律、科学真理、人文公理,顺道文化却不违背造化规律、科学真理、人文公理。顺道文化不同于对造化规律、科学真理、人文公理的‘发现’,是对自然造化的丰富性、补充性、提升性、超越性‘创造’。正是凭借顺道文化,人类才成为万物之灵长,造化之奇迹。”按我的理解,远山的意思似乎是只要能够从善如流,顺道文化必然战胜悖道文化,但事与愿违,反而常常是悖道文化围剿顺道文化,甚而至之:“为了增加迷惑性,悖道的‘文化相对主义’常常假扮成民族主义的‘文化相对主义’,悖道的‘文化保守主义’常常假扮成民族主义的‘文化保守主义’,先是有选择地赞扬一些对悖道文化不具威胁的顺道文化,当这些伎俩蛊惑了民众头脑、骗取了民众支持以后,就开始瞒天过海地为悖道文化及其意识形态辩护,以便维护其既得利益和政治特权。”在远山看来,两种不同顺道文化尽管未必可以交融但能相安无事,只有两种悖道文化之间才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悖道文化的死敌并非顺道文化,而是其他悖道文化”,因此他必须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修改,按远山的逻辑,两种“文明”只会交融,两种“文化”才会冲突。科学真理与人文公理是唯一裁判,但“文明只是通用手段,科学、民主、法治、公正、平等、财富,都是手段;文化才是独特目的,每个人的独特自由、独特幸福、独特快乐、独特享受、独特审美,才是人类的终极目的”。

通过上面引述,我们可以清晰地领略到远山是如何回到经典以及如何占据当下问题的制高点的。我以为远山的制高点在于以古“鉴”今而不是以古“非”今的反专制。即便如此,远山仍然对“儒道”而不是“儒术”给予了相当尊重——事实上,孔子创建、后来朱熹等人重建的儒学道统,以道德理想对抗皇权等资源颇值借鉴——这便是所谓“庄学俗谛”与“庄学真谛”的关系。

在这一点上,远山跟当代学者陈鼓应的看法相近,基本撇清了旧庄学以来对庄子哲学的相对主义误解。然而,与大多数解庄者不同的是,远山特别旗帜鲜明地提出庙堂文化终究是劣质文化而且是悖道文化。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有关儒学乃庙堂文化、庄学乃江湖文化的明确定义,张远山几乎也是第一个说破者——说破并不容易,非尖锐到一定程度是说不破的。尽管“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需要在顺道文化意义上也即齐物论意义上的天道中自然重构,并重新确立科学真理与人文公理探索的全方位价值,但首要前提是学者必须具备独立品格,并有效地遵循学术本身的运作逻辑——也便是在这个意义上,远山极力推崇江湖文化并把庄学境界视为文化至境,显然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在建构出真正健全而健康的社会体制之前,最好的个体选择大体仍为体制外的生存与自由。两千年前的庄子做过短暂的漆园吏之后,尤其是众所周知的庄子对列国纷争、战祸连绵的社会环境有着极深刻体验和感受,从而彻底洞穿了君主专制的结构性存在,其所热切向往并彻底揭示的精神自由从此也成了历代文豪人杰取之不尽的不竭泉源,并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历史,延续至今。一如远山所指出:“先秦老庄真道,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本命脉,此后不断受到庙堂打压,命悬一线,不绝如缕。概而言之,西晋嵇阮遗风,秘传至东晋陶渊明。东晋陶渊明遗风,秘传至唐代李太白。唐代李太白遗风,秘传至宋代苏东坡。宋代苏东坡遗风,秘传至明代刘伯温。明代刘伯温遗风,秘传至清代金圣叹。”如果我可以补充一句的话,是否可加上:清代金圣叹遗风,秘传至清末民初的章太炎;清末民初章太炎遗风,秘传至而今的张远山。否则,远山似乎没有完整的理由“庄子与我,相视而笑”。而且,章氏贵为民国元勋声称“功盖孙中山”却拒绝做官,为学乃一代宗师也拒绝出任任何一所民国大学教授,远山的个人行为逻辑以及本土逻辑认知与章氏确实颇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