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籁章:地籁皆和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偶。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尔之 问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今译
南郭子綦靠着凭几而坐,仰天缓缓嘘吸,木然好似丧忘与己对待的外物。
颜成子游侍立于前,问:“吾师德心神游何处?身形固然可以使之如同枯木,德心竟然也可以使之如同死灰吗?今日靠着凭几的吾师,似非往日靠着凭几的吾师。”
子綦说:“偃,你之所问甚善。今日之吾丧忘了与物对待之我,你明白吗?你曾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曾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吧?”
第一节:“丧我”卮言,标举“三籁”名相。奥义藏于“吾丧我”。
继《逍遥游》“犹有所待”的大知列子之后,“丧我丧偶”的至人南郭子綦在《齐物论》篇首出场,担任全文主角和庄学代言人。南郭子綦是“内七篇”的首席庄学代言人,字面相关的《人间世》“南伯子綦”、《德充符》“伯昏无人”、《大宗师》“南伯子葵”,是其直接化身。字面无关的其他虚构至人,是其间接化身。
子綦“丧其偶”,意为丧其对待之物。不言“丧物”而言“丧偶”,因为“齐物”之“物”包括“我”,“丧偶”之“偶”不包括“我”,仅包括与“我”对待的一切“物”。况且“偶”有“对待”义,“物”无“对待”义。《齐物论》开篇,即为《逍遥游》“犹有所待”之“待”,在“倚待”之外更进一义:对待。意在追究倚待的根源:必先有所对待,才会有所倚待。因此必先致无对待,方能致无倚待。
弟子子游惊讶地发现,其师形虽未变,神已异前,遂发第一问。“丧其偶”虽非子游之言,却是子游所见、引发其问的客体外象。
子綦善其问,但是纠正了子游的浅识,以主体心象“丧我”,补足子游所见客体外象“丧偶”。“偶我”两丧,即后世常言“物我两忘”。子綦强调,必先有超越主体的“丧我”,而后才有超越客体的“丧偶”,达至超越主、客之分的“齐物”之境。未“丧我”的伪“丧偶”,必将主体膨胀,进而侵夺客体,陷溺坚执主、奴之别的“治物”之域。
“吾丧我”是《逍遥游》“至人无己”之变文。近人胡适《吾我篇》曰:“古人用此二字分别甚严。章太炎先生谓《庄子》‘今者吾丧我’为同训互举,非也。‘我’字自别于他人。”元人赵德《四书笺义》曰:“‘吾’、‘我’二字,学者多以为一义,殊不知就己而言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
“吾”、“我”语义差别细微,日常漫谈每每浮泛混用;文士“吾”、“我”并举,多属错综为文的修辞。然而“吾”、“我”语用差别显著,哲人辨析义理,常作严格区分:“我”可做名词、概念、范畴,义近“主体”,故可以说“物我”、“人我”、“我执”、“毋我”。“吾”不可做名词、概念、范畴,仅为自指代词,故不可说“物吾”、“人吾”、“吾执”、“毋吾”。
“吾丧我”巧妙借用“吾”、“我”的语用差别,阐明庄学根本义理:“吾”超越主体膨胀,达至道极视点;“我”陷溺主体膨胀,囿于人间视点。“无己”与“丧我”,均指致无“我”执,以道极视点超越人间视点,以彼岸真谛超越此岸俗谛。
“籁”即排箫,此处用其比喻义。《齐物论》通篇义理,均围绕天、地、人“三籁”及其变文、转辞而展开。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尔独不闻之飂飂乎?山林之嵔崔,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滈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笑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尔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今译
子游问:“请问其中的奥妙。”
子綦说:“大地呼吐气息,其名为风。风要么不起,一起便万窍怒号。你难道未曾耳闻飂飂风声?山丘林木的崔巍,百围大树的窍穴,其形或像鼻子,或像嘴巴,或像耳朵;或像方柱,或像圆圈,或像碓臼,或像深池,或像浅坑。其声或如飞瀑下泻,或如泉水上涌;或如喝叱,或如嘘吸,或如呼喊,或如哭号,或如欢笑,或如切齿。前者呜呜高唱,后者喁喁低唱;小风就小和,大风就大和。凌厉之风过后,众窍复归虚寂。你难道未曾看见树枝轻轻摇摆,树叶微微颤动?”
第二节:“地籁”卮言,阐明地籁皆和。奥义藏于“小和”、“大和”。
子游乍闻“三籁”名相,遂发第二问:“敢问其方?”
子綦先为“未闻地籁”的子游摩状“地籁”之“吹”:“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八项拟形;前三项拟人形,后五项拟物形。“激者,滈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笑者,咬者”八项拟声;前二项拟物声,后六项拟人声。
丘山草木各禀不同物德,各具不同窍穴,故地籁万千不同。地籁尽管万千不同,然而皆为和声:小风则小和,大风则大和。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矣,人籁则比竹是矣。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今译
子游问:“地籁就是众窍所发之声,人籁就是排箫所吹之乐。请问何为天籁?”
子綦说:“风吹万窍而发不同之声,又使万窍自行止声。既然万窍都自行发声止声,那么使万窍自行怒号的是谁呢?”
第三节:“天籁”卮言,悬搁通篇主题。奥义藏于“怒者其谁”。
子游既闻“地籁”,又误以为“人籁”指“比竹”之排箫,遂跳过“人籁”直问“天籁”。但“天籁”是通篇主题,庄子不急于让子綦首章即答,仅让子綦极为含蓄地启发子游。
表面看来,似乎万物各据物德“自怒”、“自已”、“自取”;然而万物之德皆为道所分施,因此道才是使物“自怒”、“自已”、“自取”的终极驱使者。
“怒”、“已”互文,故“使其自已”晦藏省略“使其自怒”,“怒者其谁”又晦藏省略“已者其谁”。“自取”则综合“自怒”、“自已”。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是假设性反问句,补足略语为“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因此“咸其自取”并非旧庄学谬解的庄子之主张,而为庄子所否定。
首章结束于通篇悬念“怒者其谁”,而把通篇主题“天籁”留待后文详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