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知识”生产三阶段

书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本章字数:1102

人类的“知识”生产,一般要经过个人“新知”、小众“共识”、大众“常识”三个阶段。

其一,个人“新知”阶段,即“知识”生产的开发、设计阶段。

先由论者提出“新知”提案,对已有知识存量即“常识”,提出补充、修正、质疑、挑战,提案提交知识界——相当于“知识议会”。广大读者相当于知识选民,虽不直接参加知识议会的辩论,但其反馈对知识议会具有极大影响力。

其二,小众“共识”阶段,即“知识”生产的决策、投产阶段。

知识界对“新知”提案予以探讨,辩论,赞成,反对,或沉默。大部分“新知”提案,会被知识界多数否决,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新知”提案价值有限,次要原因是知识界通常比较保守——这有利于传承文明,但不利于推进文明,不过盲目的激进确实不如审慎的保守。沉默类似于否决,相当于知识界多数投了弃权票。知识界通常仅仅运用已有知识存量即“常识”来否决“新知”提案,只有社会状况发生剧烈变动、固有知识系统之权威性遭到普遍质疑的特殊时期,才会以采纳某一“新知”提案的方式,否决其他“新知”提案。补充、修正“常识”的“新知”提案,较易获得通过。质疑“常识”之局部的提案,较难获得通过。挑战“常识”之总体的提案,最难获得通过。获得通过的“新知”提案,在进一步补充、修正之后,将在知识界内部形成小众“共识”,于是知识新产品基本成型,可以投产问世了。

其三,大众“常识”阶段,即“知识”的市场推广、零售消费阶段。

知识界小众达成“共识”之后,“新知”就开始向知识界以外传播普及,直到成为大众皆知的“常识”,融入已有知识存量为止,其重要标志是进入大、中、小学教材,类似于进入专卖店、超市、百货公司。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向受教育者普及已有知识存量的基础部分,使之成为全民“常识”,通常不注重对“常识”提出补充、修正、质疑、挑战。但是理想的中小学教育,必须培养质疑精神,不能让受教育者盲信“常识”。大学教育则必须具有双重目标,既要向受教育者进一步普及“常识”的纵深部分,又须着重训练受教育者补充、修正、质疑、挑战“常识”的能力,为知识界培养新成员。

每一位知识界成员,既是有权批评其他成员提交的“新知”提案的议员,又是有权提交“新知”提案的论者。“论者”与“议员”,异名同实。知识议会的新陈代谢,促进着知识生产的升级换代和良性循环,兼顾传承文明的知识生产和推进文明的知识再生产。不直接从事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人们,是知识产业的消费者和受益者,也是知识议员的选民和监督者,同时又从事着其他物质产业的生产和再生产,与知识产业形成有机互动和良性循环。

人类知识日益丰富和准确,人类文明日趋完善和高级,循环往复地传承,永无休止地推进。人类就这样成为万物之灵长,造化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