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大全本编纂者必为刘安

书名:庄子复原本本章字数:1439

《庄子》大全本五十二篇包含的“解说三”,其中二篇见于唐人李善《文选注》。

其一,《文选》张协《七命》:“盖理有毁之,而争宝之讼解。”李善注曰:“《庄子》曰:‘庚市子肩之毁玉也。’《淮南子·庄子后解》曰:‘庚市子:圣人无欲者也。人有争财相斗者,庚市子毁玉于其间,而斗者止。’”

其二,《文选》江淹《杂体诗》、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陶渊明《归去来辞》、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之李善注均曰:“《淮南王·庄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司马彪曰:‘独往:任自然,不复顾世也。’”

唐人李善所引《淮南子》之《庄子后解》、《庄子略要》,不见今传《淮南子内篇》,当属今已亡佚的《淮南子》外篇。李善先引《淮南子》外篇之《庄子略要》,再引司马彪《庄子注》之《庄子略要注》,可证司马彪注五十二篇之“解说三”,均为刘安所撰。

清人俞正燮是本书之前认为五十二篇本《庄子》是刘安版的唯一学者,其《癸巳存稿》之《庄子司马彪注辑本跋》曰:“司马彪本五十二卷中,有《淮南王·略要》。或《汉志》五十二篇为淮南王本。”

今人王叔岷也认为《庄子后解》、《庄子略要》属于《淮南王外篇》,但未指出五十二篇本《庄子》是刘安版。

综上所言,五十二篇的《庄子》大全本,编纂者必为早于司马迁、刘向的刘安。

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刘邦庶幼子刘长之长子。刘安之家史兴衰,酷爱《庄子》,撰著《淮南子》,编纂《庄子》大全本,均非偶然,均有特殊时代背景,均与汉初诸帝政治路线的急剧变动,中华帝国的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息息相关。

汉高祖刘邦灭秦之后,改变“天子专制”的秦朝法家路线,采用“天子无为”的黄老道家路线,又改变秦朝之“废封建,立郡县”,于是大封诸侯。刘安之父刘长封为淮南王,封地四郡。

汉文帝刘恒,采纳儒生贾谊之献策,既沿袭“天子无为”,又开始稍稍“有为”,于是刘安六岁时,其父刘长王号被废,绝食而死。刘长三子,降封为侯。刘安十六岁时,文帝迫于众议,淮南复国,但三分其地,分封刘长三子。长子刘安,袭封淮南王,封地缩为一郡。其弟刘勃、刘赐,封为衡山王、庐江王。

汉景帝刘启,又采纳儒生晁错之献策,发布“削藩令”,削减诸侯封地,引发吴、楚七王之乱,三个月平定,二十六岁的刘安险遭牵连。

汉武帝刘彻即位次年,四十一岁的刘安把《淮南子》献给汉武帝。其时汉武帝尚未亲政,只能迎合正在主政、崇尚黄老的窦太后,故对《淮南子》佯装嘉许。但是刘安好景不长,四年后窦太后去世,汉武帝亲政,立刻改变政治路线,重新起用被窦太后罢黜的田蚡为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又采纳儒生董仲舒之献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布“推恩令”,强命诸侯把封地分给众子,开启了延续两千年的“王霸杂用”政体。

父丧国分的刘安,曾受惠于汉初政治路线,因而崇尚黄老的“天子无为”,酷爱庄学;又受害于汉初文、景之后逐渐改变的政治路线,因而反对儒家的“天子有为”和法家的“天子专制”。刘安编纂《庄子》大全本,刘安撰著《淮南子》进献汉武帝,均有特殊政治意图,都是希望汉武帝退回汉初的“天子无为”。

中华帝国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的历史进程,不以刘安的个人主观愿望和特殊政治意图为转移。刘安五十八岁时,汉武帝诬其谋反,刘安被迫自杀,连坐而死数万人。淮南国亡,置为郡县。刘安谋反案的主审官,正是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之弟子吕步舒。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刘长时年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