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郭象版删除十九篇(2)

书名:庄子复原本本章字数:2273

郭象裁剪刘安版的外篇《曹商》936字,拼接于刘安版的外篇《列御寇》669字,合为结构断裂,义理脱节的郭象版杂篇《列御寇》1605字。有陆引崔注之旁证:“列御寇”部分有陆引崔注4条,“曹商”部分陆引崔注0条,因为崔譔仅注刘安版的外篇《列御寇》,未注刘安版的外篇《曹商》。

第二组一篇:刘安版的杂篇《百里奚》。

郭象裁剪刘安版的杂篇《百里奚》834字,拼接于刘安版的外篇《田子方》1367字,合为篇幅超长、结构断裂,义理脱节的郭象版外篇《田子方》2201字。此篇没有陆引崔注、陆引向注之旁证,因为崔譔、向秀全都未注刘安版的外篇《田子方》和杂篇《百里奚》。

第三组二篇:刘安版的杂篇《泰初》、杂篇《子张》。

郭象裁剪刘安版的杂篇《泰初》2005字,拼接于刘安版的外篇《天地》1151字,合为篇幅超长、结构断裂、义理脱节的郭象版外篇《天地》3156字。

郭象裁剪刘安版的杂篇《子张》1354字,拼接于刘安版的外篇《盗跖》1747字,合为篇幅超长、结构断裂、义理脱节的郭象版杂篇《盗跖》3101字。

第三组之二篇,虽有篇幅超长、结构断裂、义理脱节之三大内证,却有十分棘手的两大疑难。

疑难之一,崔譔、向秀不注刘安版的所有杂篇,为何刘安版的杂篇《泰初》却有陆引崔注2条、陆引向注1条?

可能的解释是:崔譔或崔譔之前的某人,已经裁剪刘安版的杂篇《泰初》之片断,拼接于崔譔、向秀所注刘安版的某一外篇。其旁证是:外篇《天地》首章最后的“夫子曰”二节,陆释谓“崔譔本、元嘉本在别篇”。

疑难之二,崔譔不注刘安版的所有杂篇,为何刘安版的杂篇《子张》却有陆引崔注1条?

可能的解释是:崔譔或崔譔之前的某人,已经裁剪刘安版的杂篇《子张》之片断,拼接于崔譔所注刘安版的某一外篇。其旁证是:崔譔未注刘安版的外篇《盗跖》。

根据以上辨析,即可推知:从刘安版《庄子》大全本,变成郭象版《庄子》删残本,并非郭象一人所为,而是中经多手,正如郭象注以向秀注为基础,郭象版《庄子》也以前人的某些改编、裁剪为基础,郭象仅是“略而不存”、“裁取其长”的集大成者。从战国的魏牟版《庄子》初始本,到西汉的刘安版《庄子》大全本,再到西晋的郭象版《庄子》删残本,直到西晋至今的郭象版《庄子》衍生本,是历时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史第一大案,本书仅是初步定案,尚有更多鲜为人知的隐微细节,有待今后深入探索。

综上所言,郭象版《庄子》外杂篇之“新八篇”,是刘安版《庄子》外杂篇之“旧十六篇”的裁剪拼接。

郭象版的外篇《天地》,是刘安版的外篇《天地》、杂篇《泰初》之裁剪拼接。

郭象版的外篇《至乐》,是刘安版的外篇《至乐》、杂篇《马捶》之裁剪拼接。

郭象版的外篇《田子方》,是刘安版的外篇《田子方》、杂篇《百里奚》之裁剪拼接。

郭象版的杂篇《庚桑楚》,是刘安版的外篇《庚桑楚》、外篇《宇泰定》之裁剪拼接。

郭象版的杂篇《徐无鬼》,是刘安版的外篇《徐无鬼》、外篇《管仲》之裁剪拼接。

郭象版的杂篇《盗跖》,是刘安版的外篇《盗跖》、杂篇《子张》之裁剪拼接。

郭象版的杂篇《列御寇》,是刘安版的外篇《列御寇》、外篇《曹商》之裁剪拼接。

郭象版的杂篇《天下》,是刘安版的外篇《天下》、外篇《惠施》之裁剪拼接。

至此,郭删十九篇全部探明。尚需辨明每一篇在刘安版大全本的分类归属。辨明之前,先要考察郭象版外杂篇之分类。

郭象版“外篇十五”,《天道》、《刻意》、《田子方》三篇无陆引崔注、向注;另外十二篇有陆引崔注,其中《天运》、《至乐》、《达生》、《山木》四篇亦无陆引向注,其余八篇则有陆引向注。这符合崔譔、向秀并未全注刘安版“外篇二十八”之史实,又证明郭象版“外篇十五”均属刘安版“外篇二十八”。

郭象版“杂篇十一”,仅有《让王》、《说剑》、《渔父》三篇均无陆引崔注、向注,其余八篇《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盗跖》、《列御寇》、《天下》均有陆引崔注、或陆引向注,这不符合崔譔、向秀“有外而无杂”,全都不注“杂篇十四”之事实。可证崔譔、向秀选注的刘安版外篇八,被郭象移至郭象版杂篇。另外,《让王》被魏后刘前的《吕览》、《韩非子》、《韩诗外传》大量钞引,必属魏牟版外篇,刘安版承之,只是崔譔、向秀均未选注,也被郭象移至郭象版杂篇。因此郭象“移外入杂”共计九篇,郭象版“杂篇十一”实为刘安版外篇九和刘安版杂篇二《说剑》、《渔父》。郭象未注《说剑》一字,仅注《渔父》一条,可见《说剑》、《渔父》仅是郭象版杂篇的摆设,把刘安版外篇九“移外入杂”才是目的。郭象“移外入杂”的刘安版外篇九,承自魏牟版外篇,无一不是精华之篇,符合内七篇义理,不符合郭象义理,所以被郭象贬至杂篇,再予拼接、篡改、妄断、反注。

郭象版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实为刘安版“内篇七,外篇二十四,杂篇二”。郭删十九篇,并非表面上的“外篇十三,杂篇三,解说三”,实为“外篇四,杂篇十二,解说三”。

郭删“外篇四”:《曹商》,《管仲》,《惠施》,《宇泰定》。

郭删“杂篇十二”:《泰初》,《百里奚》,《子张》,《马捶》;《阏弈》,《游凫》,《意修》,《子胥》,《卮言》,《重言》,《畏累虚》,《亢桑子》。

郭删“解说三”:《庄子后解》,《庄子略要》,《解说第三》。

至此,郭删十九篇的篇名及其原初分类全部探明,刘安版五十二篇的篇名及其分类也随之全部探明。

或疑“亢桑子”是郭存《庚桑楚》的同篇异名,“畏累虚”则是郭存《庚桑楚》的内文地名,均非佚篇。此疑证据不足。倘若这两篇不是篇名,司马迁为“空语无事实”举证,当举更佳之例,如“藐姑射之山”、“长梧子”之类。这两篇应属慕庄后学仿拟《庚桑楚》之文,正如《卮言》、《重言》是慕庄后学仿拟《寓言》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