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曹操崛起的秘密(1)

书名:历史的荣耀本章字数:2016

念田

曹操何许人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名士许劭给曹操的评语,也是百代以来的史家评论。“奸雄”的评判对应着曹操的两副面孔,“奸”的一面是千古骂名,“雄”的一面是万载功业。然而,洗去后世涂在曹操脸上的油彩,深入历史的脉络和肌骨,我们还能看到曹操的第三副面孔:终结末日的救世主。只有看到这副面孔,才能找到曹操崛起的秘密,理解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终归一统的天命人心。

洪水灭炎汉,黄天救苍生:汉末的黄老道

世界末日和救世主的情节,普遍存在于许多宗教的教义中。根据专家的研究,犹太人在异族的征服之下企盼一位救世主降临,终结腐朽世界,进行末日审判,取而代之以永恒的天堂。犹太人等待的救世主被称为“弥赛亚”,也就是希腊语中的“基督”。耶稣正是自命为弥赛亚,但他不再是犹太民族的救世主,而在西方具有了普遍性。

季羡林先生认为,佛教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在语言起源上与“弥赛亚”非常接近,两者当有相似的渊源。在中国历史上,以弥勒佛下生为号召的农民起义可谓是前仆后继。有史学家认为,明朝的国号“大明”,来源于佛教中的明王,也就是弥勒佛。

虽然佛教救世主的影响非常深远,但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末日和拯救思想的是道教。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可分为老庄和黄老两支。其中黄老道尊崇黄帝和老子,于汉初盛行一时,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退出朝廷,遁隐民间,发展为早期道教。汉成帝时,道经《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声称“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地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是为末日预言的开始。从汉成帝到灵帝的两百多年间,该经被三次献给皇帝,引发朝堂争议不断。

民间对于末日预言的恐慌和骚乱也一直不断,反映了百姓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汉成帝建始三年“十月丁未,京师相惊,言大水至”。哀帝建平四年春发生旱灾,“民相惊动,讙哗奔走”,百姓手持一根禾秆儿或麻秆儿,名曰“行诏筹”,并以此物祭拜西王母,还传言会有“纵目之人”降世。安帝永初元年,“民讹言相惊,弃捐旧居,老弱相携,穷困道路”。

官员贪残成风,社会恶性运行,人心思乱,因而末日观念才会深入人心,大批民众惊恐骚动,放弃家园出奔流浪,引发动荡。

中国在宋明以前盛行五德终始说。战国时期的五行学说将象征王朝正统性的“德运”和五行、颜色对应起来。秦为水德,汉初否定秦而自居水德,武帝时改为土德。王莽篡汉时便利用德运学说,以汉为火德,自居为黄德即土德,以证明自己是汉朝的合法继承人。王莽失败后,东汉恢复“火德”,黄老道则发展出水克火、土克水的思想,形成了末日来临和黄德当立的主张。

此后黄老道势力不断上升,东汉诸帝均与其有接触往来。延熹八年,桓帝梦老子而命边韶撰《老子铭》,次年又“祀黄老于北宫濯龙中”。然而汉帝没有接受道教的改元主张,于是道教转换方向,在民间制造舆论,以至于“桓灵之间,诸明图纬者,皆言汉行气尽,黄家当立”。

参与桓帝祭祀黄老的一个关键人物是曹操的祖父曹腾。桓帝从小被宦官曹腾服侍,故而对曹腾宠信有加,撰写《老子铭》的边韶亦是曹腾所荐,可见曹腾与黄老道关系密切。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即认为:“曹腾是汉桓帝的亲信宦官,必然也参与其事,信奉了‘黄老道’。曹操早年就信奉‘黄老道’,该是出于家学渊源。曹操一直到死,也没有完全摆脱这种‘道’的信仰,在他晚年居住的洛阳宫殿里,也还有专祠黄老的‘濯龙祠’。”

曹操出生于信奉黄老道的家族,于黄老道有着家学渊源,故而早年便刻意营造自己“得天命”的舆论。何颙见曹操时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桥玄说:“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阮瑀更是声称“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这些名士的言论都成为影响力极大的社会舆论。曹操还吸纳了众多方士为曹魏天命鼓吹,打造自己道教“救世主”的形象。

黄巾军:曹操的第一桶金

陈寅恪说,“吾国政治革命,其兴起之时往往杂有宗教神秘性质”,黄巾起义正是如此。汉末百姓“有七死而无一生”,长期处于残暴剥削和末日预言之下,心理承受力和忍耐力都已趋极限,近乎崩溃,朝廷已处在火山口上,道教民众运动应运而生。原本只有十二卷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被增补改订为一百七十卷的《太平清领书》,巨鹿人张角便以此为纲领,宣扬道教,尊“中黄太乙”为至尊天神,得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

灵帝光和七年,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发动起义,各地组织纷纷响应,百姓闻风而起,战火点燃了神州大地,起义也遭到了朝廷的疯狂反扑。张角去世后,黄巾军主力失败,各地黄巾军仍前仆后继地战斗,始终没有首领称王称帝。二十余年间,黄巾军始终坚信,起义目标不是自己称王称帝,而是要迎候“黄天”到来。

初平三年,曹操在攻打青州黄巾军时,收到黄巾军的来信,但这封信并非战书,反倒像是一封劝降书:

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晋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