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刘备携民渡江是不是在作秀?(2)

书名:历史的荣耀本章字数:2339

当然,即使刘备不是合格的政治家,诸葛亮也是。除了要不要带着百姓跑,其实刘备此前还面临着另一个抉择——要不要拿下襄阳,而拿下襄阳这个建议由诸葛亮率先提出:

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

——《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

襄阳,是刘表在世时治理荆州的首府,更是自古以来的“天下之腹”,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备此次南撤,只要从樊城渡过汉水,襄阳便在眼前。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其中就暗含了襄阳非取不可的意味。这次刘表去世、刘琮请降失去民心是大好机会,诸葛亮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于是他当机立断,建议刘备抢在曹操到来之前攻下襄阳。事实上,刘琮当时不但不得人心,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惧怕刘备。刘备在襄阳“驻马呼琮”,而刘琮竟然怕得“不能起”,而“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如果得手,刘备只需一面据守襄阳,一面遣大将守住樊城,再用水军封锁汉水,任凭曹操大军再多,短时间内没有一定规模战船的曹军也只能望江兴叹。

从风险收益分析看,诸葛亮的“攻襄阳”建议,确实冒了不小的风险。首先,襄阳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如若刘备强攻,刘琮、蔡瑁无论如何都会拼死抵抗;其次,吕思勉先生认为,襄阳城即使攻得下也未必守得住,因此这也并非万全之策。但比起刘备只是一味“带着百姓跑”的这种做法,攻占襄阳的策略已经可以说是瑕不掩瑜了。

攻打襄阳还是继续往江陵撤退,全在刘备一念之间。

很不幸的是,虽然史书上说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的关系“如鱼得水”,但在一开始,刘备其实并没有对这位军师言听计从。他放弃攻打襄阳,理由是:“吾不忍也。”《汉魏春秋》里则有更详细的描述:

备答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

不是强调兵力是否充足、襄阳是否城固、曹操大军是否逼近等攻城必须要考虑的条件,刘备放弃襄阳的原因与不肯抛下百姓时给出的“吾何忍弃去”理由一样,无关任何利益,只是一句简单的“不忍心”——刘表庇护了他七年,现在他不想背信弃义攻打他儿子的荆州。

经过刘表墓地时,他还专门前去祭拜了一番。

备过辞表墓,遂涕泣而去。

——《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注引《典略》

随后,刘备率军离开了襄阳,做出了这个可能会让他后悔一辈子的决定,因为后来即使拼上关羽的性命,刘备集团也没能拿下襄阳这个《隆中对》相中的北伐据点。

保存水军,留住青山

“不攻襄阳”外加“带着百姓跑路”,实际上就构成了历史上刘备“携民渡江”的全部内容。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添加的刘备号啕大哭、欲投江自尽等无比做作的情节,其实不仅没让人感受到刘备丝毫的“仁义”,反而把他推向了“伪君子”之列。在这一点上,《三国演义》的改编可以说是失败的,即使它在整体上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经典。

当年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就曾坦言刘备是能与他并论的天下唯二“英雄”,所以真正的刘备也绝不会像罗贯中笔下的那样只会哭哭啼啼、矫揉造作。

恰恰相反,刘备是一个争夺天下的枭雄,而枭雄的“仁义”必须是有限度的。

从樊城撤军时,刘备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分兵,就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

当时的情况,刘备的南撤大军虽然人数达到十万之众,但真正有战斗力的“被甲者”只占少数,如果受到曹军的攻击,这支军民混杂的队伍势必一触即溃,陷于险境。

因此,秉持经济学里“风险分散化”的原则,刘备的做法是与关羽分兵,命他率领主力一万水军乘船沿汉水而下,而他自己率领剩下的少数步兵,同诸葛亮、张飞、徐庶等人一起,与十多万荆州百姓尽量赶路,二者最终会于江陵。

说得简单点儿,就是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后来刘备自己虽然在当阳败得一塌糊涂:老婆丢了,辎重丢了,阿斗差点儿没了,重要谋士徐庶也因母亲被抓转投曹营……但是,关羽的一万水军好歹保住了。

这一万水军有多重要呢?同东吴联盟谈判时,诸葛亮挂在嘴边最多的是“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后,刘备收荆南三郡,靠的是那一万水军;协助周瑜取南郡时,著名的“绝北道”之战也是出于关羽之手……可以说,刘备集团后来绝地逢生、时来运转迎来了春天,倚靠的从来不是什么仁义道德,而是扎扎实实杵在那儿的一万水军。

没有那一万水军,东吴凭什么跟你结盟,你怎么打下三郡,怎么“绝北道”?

乱世之中,军队才是王道。在诸侯混战中摸爬滚打了大半生的刘备,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前面,就能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刘备确实“仁义”,但他的“仁义”是有限度的。他没有像罗贯中笔下那样拼尽全力轰轰烈烈誓死护卫百姓,而是早早调离并保存了主力军队。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携民渡江”这场戏中,刘备扮演的只是一个带着百姓跑的“领路人”角色,而不是大家心目中的“保护神”。甚至,当面临曹军虎豹骑的猛烈攻击时,刘备连“领路人”这个身份也只好丢弃:

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

——《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

老婆孩子都丢了,百姓当然就更管不着了。

生死关头,刘备的确还是那个珍惜生命的枭雄。然而,如果我们以此站在道德的高地指责刘备假仁假义、惺惺作态,那就大错特错了。不攻襄阳,这是刘备的义;带百姓跑,这是刘备的仁。从逻辑上说,“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一个人做了好事,但没有做尽好事,他还是个好人。同理,刘备虽然没有仁至义尽,但确实有仁有义。

对此,当我们还在以各种阴谋论视角解读这段历史并试图抠出某些所谓的惊天真相时,距其一百多年的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早已做了非常公正客观的总结:

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汉晋春秋论·先主到当阳》

只此一点,刘备就无愧于仁君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