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刘备东征真是为兄弟报仇?(1)

书名:历史的荣耀本章字数:2238

不识字

夷陵之战,刘备败得真可惜!

蜀汉章武二年八月,随着“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历经一年之久的夷陵之战终于落下帷幕,刘备战败。

遭闻败绩,远在成都的丞相诸葛亮痛心地叹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诸葛亮仿佛从一开始就在否定刘备东征。

而早在出兵之前,翊军将军赵云也曾以“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为由,劝阻其伐吴。那么,刘备为何不顾反对,执意兴兵东征?

荆州人的主张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蜀汉众臣对东征的态度。

关于反对的声音,除了以上诸葛亮的“事后诸葛亮”和赵云的大段讲道理,有记载的还有益州从事祭酒秦宓曾阻以“天时不当”,此外便是《三国志·法正传》里的一句总括:“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

刘备的反应则是“一不从”:一概不听从。既不听诸葛亮和赵云的,又完全忽视其他人的,难道刘玄德当了皇帝就变得刚愎自用了吗?很多史学家都是这样认为的,但笔者以为,事实并非如此。

一封来自江东诸葛瑾的书信就能说明问题。吴、蜀交兵前,孙权曾遣诸葛瑾向蜀汉求和。于是诸葛瑾写了一封信给刘备,主要内容自然是一些希望两国和平的套话,但其中有一句很值得注意:

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

——《三国志》卷五十二《诸葛瑾传》

他说:“陛下如果能收回怒气,听从我的建议,就马上决断东征之事,而不要再和你的大臣们商议了。”这话有些奇怪。

按照《三国志·法正传》里的内容,蜀汉众臣几乎都在反对东征,而诸葛瑾有着相同的目的,他难道不应该劝刘备多听谏言吗?怎么会反倒希望刘备一个人专断此事呢?

伴随这个疑问,我们再回过头来探寻先前《三国志·法正传》里的那句“群臣多谏”,却发现翻遍史书,除了诸葛亮、赵云、秦宓三人外,所谓的“群臣”再无一人可查。由此可见,刘备绝非很多人想象之中的独裁者——他的身后至少站着一群支持东征的人。从诸葛瑾的书信里,我们甚至可以窥见正在极力要求出兵的群臣身影,而诸葛瑾如此急切地要求刘备立决此事,无非在担心他们会左右刘备的想法。

那么,这些劝刘备东征的“群臣”都是谁?张飞、黄忠、魏延、马良、廖立、霍峻、董和……在史书中,这一长串名单里的人,本该具有发言权却选择了沉默,这无疑是荆州人士最好的表态。

当年刘备以穷困入荆州,正是得到了以诸葛亮、庞统为代表的荆州人士的效力,才有了三分天下的资本。后来入蜀时,他带出的兵是在荆州招募的青壮勇士,为他出谋划策的是庞统、马良等荆州俊才,关羽留镇荆州的兵士也是在本地培养起来的……可以想象,这二十年来,荆州人早已成了蜀汉政权的支柱。如今荆州失守,在蜀地的荆州人士刚刚经历了父兄战死、妻儿离散、故土沦陷,作为哀兵的他们,又怎么会无动于衷呢?同样地,处在“沦陷区”的荆州人也并未真正臣服于东吴的统治:

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

——《三国志》卷三十九《马良传》

事实证明,在东征之始,刘备派出的荆州人士代表马良一入武陵,那些平日里没有动静的“蛮夷渠帅”便纷纷起兵响应,扰乱荆州后方。甚至在刘备兵败后,零陵、桂阳郡等地依然还有人在顽强地反抗东吴的统治:

备既败绩,而零、桂诸郡犹相惊扰,处处阻兵……

——《三国志》卷五十二《步骘传》

因此,无论是出于道义,还是出于稳定军心的需要,素以“仁义”著称的刘备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坐视荆州人士的激愤而不顾的——这正是刘备执意东征的先决条件。

诸葛亮的想法

刘备是哀兵中的一员,但他更是一国之君。因此,刘备不能只考虑荆州人士的复仇需要便决断东征,他还得兼顾各方面的想法。比如,诸葛亮的想法。

在很多人眼中,这对曾经心无嫌隙的模范君臣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在这一次终于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不妨再回头来看看诸葛亮事后的那句叹息:“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诸葛亮说,要是法正还在就好了,他肯定能阻止刘备东征。然而,请注意时间,法正是在建安二十五年去世的: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

——《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

关羽败走麦城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说法正目睹了整个荆州事变。很难想象,作为刘备信任的谋主,法正会不就此事与刘备进行必要的商讨。在局势大变的情况下,未来与东吴是战是和,法正必然会给出自己的建议。如果按照诸葛亮所言,法正若还健在,一定能阻止刘备东征,那么,为什么刘备最后还是执意东征呢?

这说明,法正在很大程度上也支持东征。

因此,诸葛亮的那句事后叹息,重点其实并非前面的制主东行,而是后半句“就复东行,必不倾危”——他更强烈反对的是东征惨败。而在东征惨败的事实已然发生的情况下,他自然会有一种或侥幸或悔恨的复杂心理:要是法正还在就好了,他肯定可以阻止主上;就算去了,肯定也不会败得这么惨。

这无非类似平常人赌博输光家当后,发出“要是没上赌桌就好了”的感慨,何至于被人反复提及,当作诸葛亮反对东征的依据呢?

况且,先不论现下的情形如何,当年诸葛亮在草庐为刘备献上的千古《隆中对》,其中最基本的规划便是“跨有荆益”,而今荆州已失,东征之举何尝不是一种补救?诸葛亮为何要反对这个决策呢?这是明摆着的道理。

东吴的野心

只是,安抚荆州人士的需要和诸葛亮个人不反对,并不意味着必须进行东征。一个国家的决策从不单单出于个人意愿,关键在于政治形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