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六、书里书外皆寂寞——钱锺书篇(3)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江南行本章字数:2537

把幽默来分别人兽,好像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他在《动物学》里说:“人是惟一能笑的动物。”近代奇人白伦脱有《笑与死》的一首十四行诗,略谓自然界如飞禽走兽之类,喜怒爱惧,无不发为适当的声音,只缺乏表示幽默的笑声。不过,笑若为表现幽默而设,笑只能算是废物或奢侈品,因为人类并不都需要笑……然而造物者已经把笑的能力公平地分给了整个人类,脸上能做出笑容,嗓子里能发出笑声;有了这种本领而不使用,未免可惜。所以,一般人并非因有幽默而笑,是会笑而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笑的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

……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它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提倡幽默作为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这不是幽默,这是一本正经的宣传幽默,板了面孔的劝笑。我们又联想到马鸣萧萧了!听来声音倒是实,只是马脸全无笑容,还是拉得长长的,像追悼会上后死的朋友,又像讲学台上的先进的大师。

钱锺书从小就喜欢臧否人物,议论古今,他父亲钱基博认为这不是“早慧”,而是浅薄。那时他只有十岁。他十三岁进入苏州桃坞中学,这是一所教会中学,全用英文教学。在桃坞中学期间,他翻译过英国威尔斯的名著《世界史纲》开篇部分,题作《天择与种变》,也写过评述达尔文进化论的《进化蠡见》,使用的是文言文。从他在校刊《桃坞学期报》上发表的那些文字,可以看出,他的窗户越来越多,一扇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都慢慢打开了。

桃坞中学停办后,钱锺书转到无锡辅仁中学,这也是教会中学,一样重视英文。从十三岁到十八岁,关键的成长岁月,奠定了钱锺书很好的外语基础,对于他接触西方经典,看见一个更辽阔的世界,最终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学者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者说,他在中学毕业前的青春期,中英文均已能卓然自立。

李慎之的悼念文章中说:

钱先生有一次曾对我说“西方的大经大典,我算是都读过了”。环顾域中,今日还有谁能作此言,敢作此言?

也正是读过了西方的大经大典,他才说得出:“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钱锺书为钟叔河的《走向世界》所写的序言中那些话,也是他从小一路走来的真实体验。他从这个庭院走向世界,先是认识中国,然后认识西方,等到他真正走进西方,又回到中国,用世界的参照系来读中国的经典,这个时候他有了许多新的发现,他也成了举世瞩目的大学者。

在《走向世界》的序言中他说:

中国“走向世界”,也可以说是“世界走向中国”……

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有时大开着门和窗,有时只开了或半开了窗,却关上门,有时门和窗都紧闭,只留下门窗缝和钥匙孔透些儿气。

说到窗户,我们再回到他的那篇《窗》,他讲到关窗等于闭眼,一起来读这一段:

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整天整夜不关的。

钱锺书的文章有点深,你们现在读起来也许还有些吃力,你们的理解可能不够完整,但不要紧,你们只要了解,不要总是把窗关上,要打开你的窗,打开窗才能看见外面的世界,看见的世界越大,你得到的就越多。钱锺书是一个从小就开了窗的人,从小就读了很多中国书;十一二岁时他看了林纾翻译的作品,透过这些作品看到了西方的世界。然后能阅读外文了,他读了大量西方的著作。他的整麻袋的笔记本,后来整理出版了。刚才你们看到的七十二册《钱锺书手稿集》,主要是他的读书笔记,还不是全部。他一生留下的最主要的财产也许就是这些笔记本,那是他的读书摘记。我相信他也不是过目不忘,还是要记下来的。你们要从小学会做笔记,不要完全靠记忆,因为你的记忆是靠不住的。这些笔记是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记的,也是他打开窗看见的世界。

与钱锺书对话

钱锺书既走向了世界,又一辈子写文言文、旧体诗,他留下了一本诗集《槐聚诗存》。“槐聚”是他的号,出自元好问的两句诗:“枯槐聚蚊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学者汪荣祖写过一本研究钱锺书的著作,叫《槐聚心史:钱锺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从此钱锺书毕生以读书为志业,博览中西典籍,但他对书“无情”,自少到老既不刻意藏书,更不将书视若拱璧,而是尽量“消化”之,在书上随兴眉批,勤作笔记,阅后往往将书转送别人,弃如敝履,他所景慕的是书中的知识,而不是书的本身。他读书成癖,无日不看书而独具只眼,在清华与牛津读书时期,在湘西荒野间以及坐困孤岛的岁月里,经常是“读书如恒”,而且留下大量的读书笔记。他不藏书,藏书万卷者不一定能读,而他的笔记则是他读过的藏书,不仅读过,而且心到、手到。他的人生除了在意看他喜欢看的书之外,其余如穿着与用品都不放在心上。

钱锺书这一生与书在一起,是寂寞的一生,也是满足的一生。他说的这句话“西方的大经大典,我算是都读过了”,透着一种骄傲,也有一种满足。

童子习作

孤灯

金恬欣

灯亮着,发出微弱的光。

一个男子坐在桌前,在昏暗的灯光下执笔写作。

夜很静——长夜中,只有这盏灯微微闪烁。

钱锺书的一生中,有无数盏灯。

儿时,他总是趴在伯父的腿上听书。从《水浒传》到《三国演义》,从《论语》到《诗经》……一本本书,是他了解世界的第一扇窗,也成了他第一盏灯,跳动着幼小的火苗。

年少,饱读中国古典文学的他,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发现,天下也可以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他发现,人也可以不只是黑白分明。这盏灯为他点亮,顷刻间,世界不再只是方圆几里之内的那个世界。油灯下的世界,是无边的世界。

世界很暗。少年在外闯荡,他看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发现一个他从未看到过的世界。少年看到了人心诡诈,他心中的烈火,从未如此强烈。

他又该如何和世界对抗呢?面对无垠的世界,他渺小得像一粒沙。少年在长夜中徘徊,寂寞感油然而生。

那一刻起,他的笔撑起了他的世界。他像灯炷,肆意燃烧,扫除所有的黑暗。

漫漫长夜,只有这盏灯亮着。在所有灯都灭尽时,他的心也是寒的吧?

在钱锺书射出火焰的眼里,仿佛还有无尽的黑暗等待被打破——因为他就是一盏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