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十一、分烟话雨伊人去——嘉兴人物篇(1)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江南行本章字数:2789

先生说

前面在南湖的烟雨楼,你们有没有看见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字“分烟话雨”?这是把烟雨楼的“烟雨”拆开了,这四个字是谁写的呢?褚辅成写的。我们刚从梅湾街褚辅成史料陈列馆过来。褚辅成是什么人?他曾留学日本,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人物,辛亥革命时浙江的元勋,曾当选为国会议员,主办过上海法学院,也是九三学社的重要发起人之一。他就出生在嘉兴梅湾街,但他的故居已经没有了。我们看到的那幢两层砖木结构的老房子,是他的寄子陈桐生的家,他曾经借来给韩国抗日志士、大韩民国领袖之一金九躲藏用。

1932年4月29日,上海虹口公园发生了爆炸案。当时,日军正在虹口公园为庆祝日本天皇生日举行阅兵,韩国抗日志士尹奉吉投掷了炸弹,日军总司令白川义则被炸死,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被炸断一条腿。此次行动由金九策划。事后,为了帮金九躲避日军的追捕,支持金九的褚辅成,将他护送到嘉兴,那房子就是金九其中一个藏身处。屋后就是湖,还藏着小船。如果有人举报,可以从水路逃脱。现在褚辅成史料陈列馆和金九避难处就在一起。

褚辅成和沈钧儒都是嘉兴的大人物。沈钧儒的故居还在,不过现在已经被改建成沈钧儒纪念馆了。褚辅成生于1873年,沈钧儒生于1875年,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有许多相似的经历。沈钧儒中过进士,曾到日本留学,念的是东京私立法政大学;褚辅成有秀才功名,也曾到日本留学,先后进入东京警察学校和法政大学。在上海法科大学,沈钧儒是教务长,褚辅成是院长。他们在中国的地位旗鼓相当,从晚清开始的几十年间,都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

不同的一点是,沈钧儒家虽然在嘉兴有房子,但他不是在嘉兴长大的;当时他爷爷任苏州知府,他出生在苏州,从小生活在苏州、无锡、吴淞等地,十四五岁时,才到原籍嘉兴参加秀才考试。他对嘉兴并没有那么深的了解,与土生土长的褚辅成不大一样。

对于嘉兴人来说,更熟悉的是褚辅成,而不是沈钧儒。褚辅成生在嘉兴,长在嘉兴,在嘉兴办过小学、中学,跟嘉兴的关系非常深。“分烟话雨”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褚辅成回嘉兴时写的。1946年6月23日,他和沈钧儒一起回来,受到故乡人的热烈欢迎。第二天,他游南湖,在烟雨楼出席嘉兴县商会的聚餐会,饭后写了这四个字。有人曾写过一首诗:

烟雨楼台听春雨,清风轻拂和细语。分烟话雨伊人去,落花还恋静夜雨。

“分烟话雨伊人去”,我把这句诗作为今天这节课的主题,讲几个嘉兴人物:一个是沈钧儒,一个是褚辅成,还有一个是沈曾植。这三个人,谁的岁数最大?沈钧儒和褚辅成都是19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七○后”,沈曾植比他们大二十几岁,他是1850年出生的。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这三个人物,同时也会涉及其他的嘉兴人物。如果不是限制在嘉兴城这个范围,海盐、海宁、桐乡这些地方也算进来,那么嘉兴人物除了“五○后”的沈曾植和“七○后”的褚辅成、沈钧儒,还有很多,如“七○后”有海宁的王国维,“六○后”有海盐的张元济,“八○后”有桐乡的陆费逵、海宁的蒋百里和张宗祥这些人,“九○后”有海宁的徐志摩、桐乡的茅盾和丰子恺这些人,以及20世纪出生的朱生豪、金庸等,嘉兴人物很多。

我的朋友范笑我先生以前在嘉兴主持一家叫秀州书局的书店,写过一系列《笑我贩书》,他也研究嘉兴的地方文献。我们在烟雨楼读的几篇关于南湖和烟雨楼的白话文,就是他从旧报纸上找出来的。他告诉我,嘉兴建城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名人有一万八千多人,这放在整个中国恐怕都是了不起的。我们刚才提及的这些人,如果从1850年出生的沈曾植算起,不到一百年,嘉兴就产生了很多举足轻重的人物。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沈曾植故居来上课,是因为这是嘉兴的文脉所在。这是沈曾植住过的房子,这里有他的生命气息。嘉兴城没有一个地方比这里更有文化气息了。

我曾经想,嘉兴要说文化,去两个地方看就够了。一个是我们去过的朱生豪故居,那代表了什么?东西方文化的贯通。朱生豪把莎士比亚带到了中国。莎士比亚是从哪里出发走向中国的?是从嘉兴出发的。所以有人说,莎士比亚在嘉兴。也可以说,那里是现代文化的一个旧址。

沈曾植故居则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旧址。沈曾植是中国传统学问的集大成者,最后一代大家。他之后,比他小二十七岁的王国维的学问已经开始变化了。王国维已经开始读叔本华,读康德,读西方的著作,已经有新的东西了。沈曾植属于中国旧学问的最后的高峰,是集大成者,也是终结者之一。

我们今天在这里与沈曾植相遇。“分烟话雨伊人去”,这些人都已经去了。无论是沈钧儒、褚辅成,还是沈曾植、朱生豪,都已经去了,他们都已经去了。我以前读过一篇论文,作者是潘光旦——清华大学的教授,曾做过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是人类学家、优生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的那篇论文叫《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研究了嘉兴五百年中的那些望族之后,他说,中国古话说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一定确切,嘉兴有些望族竟然传了二十一代,平均能传七八代;按每一代二十六年算,七八代已超过了百年;在一百多年中,一个家族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势头,每一代都能出人才,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这个地方的家教,这个地方的读书风气,都值得好好探究。他指出的历史现象中有两点十分值得深思:

一是传统中国中,血缘网络往往是人才产生的渊薮,二是望族兴衰的原因之一在于遗传和教育……

遗传因素之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一个家族要想长期保持兴旺,不能不重视教育。

他还注意到一个原因,就是这一带在历史中太平的日子比较多。太平天国打到江南是1853年,就是沈曾植幼年的时候;在这之前,包括嘉兴在内的江南保持了一两百年的太平。没有动荡不安,这也是家族兴旺出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沈曾植出生在嘉兴这样一个地方,他的家族属于嘉兴的望族。

沈曾植的学问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用王国维在沈曾植七十岁生日时说的几句话来形容。“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他说沈曾植兼有清初诸老经世致用之学,乾嘉学人的经史考据,道咸以来之民族、地理之学,“综览百家,旁及二氏,一以治经史之法治之,则又为自来学者所未及”,可谓推崇备至,俨然就是清末民初学界第一人。然而这位被王国维奉若天人的沈曾植,曾经在很长的时间内是被遗忘的人物。

讲到那个时代的中国学术史,本来沈曾植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学问综合了那个时代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他不仅精通考据学、经世致用之学,还懂民族学、地理学,简直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可惜他生不逢时,在他老年时,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学问进来了,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在中国的旧学问中,最重要的就是“经史子集”,有一部很重要的书叫《四部丛刊》,就是把这些典籍合在一起,大部头的书。沈曾植“经史子集”都精通。现在我们来看看,沈曾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说说。

童子:他是个纯纯粹粹的中国人。

童子:一个非常博学的古典文学家。

童子:沈曾植是个文化人。

沈曾植是个文化人,这个说法太笼统了。

童子:沈曾植是个守旧但博学的人。

童子:中国之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