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24. “9·11”事件:从旧壳子里走出来的第一步(5)

书名:三十不设限本章字数:1897

教授有时候会带我们去一家不大的博物馆去体会历史是如何被记录的,很多时候里面也会有关于“9·11”事件的展览。教授带我们去博物馆的目的,主要是让我们体会策展人对于展品的陈列是如何考量的,或者让我们感受不同的陈列关系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有什么不一样。

有一天,我们的老师玛丽就带我们去了位于中央公园西侧的一个小博物馆——纽约历史学会博物馆参观上课,我们当天学习的主题就是体验策展人是如何陈列展品的。这是一家不大的博物馆,很多都是有关美国历史和纽约历史的展览,博物馆里有一个很小的空间,就是关于“9·11”的记忆展示。这个展示分为三个部分:照片、旧时海报和“9·11”残骸。

在照片的遴选方面,纽约历史学会博物馆的副馆长出来给我们做了指导和解说。她说,关于“9·11”的照片非常多,来自民间和官方的照片几乎是海量的。历史学会博物馆遴选出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来进行展示。照片陈列出来最好的效果是,每当人们看到一张照片,都会在脑海里构架出一个故事,或者说可以让人们衍生出绵延不断的思考。

我看着那些照片,确实感受到了空前的视觉冲击。比如有一张照片是摄影师拍摄的“9·11”废墟上巨型的钢筋残骸。在照片里,这根倒塌的钢筋残骸自然地断裂成了一个巨型十字架的形状。可以看出来,摄影师故意在取景框里选择了一个角度,他的视角从低到高,让人们从“十字架”的底部望向苍穹,而十字架自然地呈现在照片中间,就那样矗立着,仿佛在无声中向天空发出了追问。而在十字架的远处,是朦胧的还未散去的废墟烟雾和断开散列的大厦筋骨。人们通过烟雾可以判断,“9·11”的废墟上,所有的残骸还未来得及整理,灾难片一般的混乱正在四处蔓延。可以说,这幅图片有极强的宗教暗示,一千个人也许会有一千个解读。是美国没有很好地奉行基督教的精神才导致了今天的悲剧吗?是美国没有尊重其他宗教而遭到了神的指责吗?在如此热爱基督的一个国家,如此多无辜的平民被伤害,数千人的性命被突然夺走,这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无奈的宿命?人们苦苦追寻却得不到答案。在这样一张照片里,这种内心的反复叩问被搅动了起来,让人无法平静。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策展人随意在墙面上切割出来的一小块“寻人启事小传单”的部分。在“9·11”事件刚刚发生时,纽约城变成了一片悲伤的海洋,无数人发现他们在双子塔工作的亲人或朋友失踪了。于是,自制的“寻人启事”传单开始铺天盖地地出现在纽约城里。绝望的人们手举着传单,像孤魂野鬼一样漫无目的地在纽约街区游荡着,他们一遍一遍地追问路人:“你有没有见过这个人?你有没有见过这个人?”脸上的那种悲痛绝望已经决堤。展览收集了这些真实的“寻人启事”传单,来重现那个历史时刻。

“寻人启事”在墙上被排得密密麻麻,没有留下任何缝隙。初看起来,这种安排显得有些过于紧凑,甚至让人感觉无法呼吸,但是站在那面墙的面前,你才能够感受到策展人的用意。你站在那里,读着传单上一行接一行的文字,体味着人们在文字里呼喊自己亲人的名字,焦急地乞求亲人回家,那些文字在诉说着他们有多爱他,他们愿意用生命去换取亲人的归来。在一行一行充满亲情与泪水的文字中,也许只有紧凑的排列才能够让人们对那种巨大的心痛感同身受。

在所有的展品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9·11”废墟当中的一个闹钟。这个闹钟外表残破变形,表盘已经被严重损毁,表盘的指针停在了事件发生的时刻:9点04分。为了让人们感受到这个闹钟在废墟中刚刚被发现的样子,策展人将其陈列在博物馆的地板之下。策展人在博物馆的地板上挖出了一个圆形的洞,把闹钟摆放在了那里,然后在与地面齐平的圆洞上面镶上了一块透明的玻璃。这样,人们站在那里,一低头就可以透过玻璃看到这个残毁的、停摆的闹钟躺在地上,让人仿佛置身于“9·11”的废墟之上,觉得时间仿佛停滞在了2001年9月11日9点04分。这种展示,如同把某个历史时刻冻结了。最动人心魄的是策展人对于灯光的使用,在地板之下的圆洞里,侧面有一束灯光射出,这束光让闹钟在漆黑的洞里呈现出了沧桑的样子,闹钟的阴影相应地呈现在了实物左侧。光影的应用很有艺术感。

在纽约的课堂,我体验了很多这种小的、无声的展览,也从中感受到了很多力量。这种于无声处的传达,启发了我未来做展览的一些奇妙灵感。

来纽约的第二年,我第一次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在归零地,也就是“9·11”事件原址举办的“9·11”纪念仪式。这是一个悲伤的纪念活动,但整个氛围给人一种庄重而优雅的感觉。

在秋日的阳光里,逝者的亲人神情肃穆,两个一组念出长长的逝者的名字,在念完自己的一组后说出自己亲人的名字和一两句与自己家庭有关的话:“还有我的丈夫,约翰。你永远在我心中!”“还有我的儿子约瑟夫,无比想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