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29. 铲除根植在身体里的偏见(1)

书名:三十不设限本章字数:1653

我逐渐接受了自己的无知,

也真正进入了乔布斯所描述的那种求知若愚的状态。

我沉浸在这种生如夏花的气氛里,

重新生长。

校园里每天播放着各种电影,其内容通常跨越种族和文化,触碰的多是我之前闻所未闻的世界话题。在哥大校园里,每天探触未知之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逐渐接受了自己的无知,也真正进入了乔布斯所描述的那种求知若愚的状态。我沉浸在这种生如夏花的气氛里,重新生长。

有一天,我完成了6个小时的课程,已经变得非常萎靡困倦。为了振作精神并且换换脑子,我选择在校园里观看一部有关穆罕默德·尤努斯的纪录片,名字叫作《鹏赛人:穆罕默德·尤努斯的视界》。我当时的选择特别随机,学校放什么我就看什么,以放松为主。大家就着社团提供的薯片和可乐,让这部有关小额贷款和银行家尤努斯的纪录片慢慢地在黑暗的教室中启程了。

来美国之前,我读过吴士宏女士翻译的《穷人的银行家》,当时已经对尤努斯教授充满了敬意。那是一次脑洞大开的阅读,我清楚地记得,当格莱珉银行推进到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时,尤努斯和他的团队是如何克服文化和宗教上的冲突与反抗的。

当有人认为,让妇女去工作就是违反伊斯兰教的精神时,尤努斯在书里说:“我们相信,伊斯兰教根本就不是小额贷款规划消除贫困的障碍。伊斯兰教并不是完全地禁止妇女通过自己谋生而改善其经济状况。1994年,伊朗总统的妇女事务顾问到达卡来访问我,我问她对格莱珉是什么看法,她说:‘在伊斯兰教法或《古兰经》中,没有任何内容是反对你们事业的。妇女为什么应该饥饿贫穷呢?相反,你们正在做的事太棒了。在你们的帮助下,整整一代儿童受到教育。多亏了格莱珉的贷款,妇女才可以在家,而不是到外面去工作。’”

那本书中也提到了伊斯兰教法里有关收取利息的教义。但是尤努斯认为:“伊斯兰教法关于禁止收取利息的内容,不能应用于格莱珉,因为格莱珉的贷款者同时也是银行的所有者。宗教禁止收取利息的目的是使穷人免受高利贷的剥削,但是,在穷人拥有属于自己的银行的情况下,利息完全是付给了他们共同拥有的公司,因而也就是付给了他们本人。”

可以说,《穷人的银行家》这本书,让我对在世界贫困地区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难度,有了深刻的认识。人们不仅需要和政府的原有规定和偏见做斗争,还需要和强大的宗教教义和人们的传统观念做各种调和。

观看哥大校园播放的这部有关尤努斯的纪录片,我回想起《穷人的银行家》一书中的很多内容。两个作品虽然形式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处,镜头里的孟加拉国似乎是对我头脑之中的那些书中内容的印证。当然,影像表达得更为直观。比如我看到孟加拉人都是用手吃饭的。再比如,我看到孟加拉国妇女努力地劳作,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来改变整个家庭的状况。

和《穷人的银行家》描述一致,纪录片《鹏赛人:穆罕默德·尤努斯的视界》里同样显示,妇女的力量在尤努斯推行的小额贷款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那些最绝望的、没有食物的、被丈夫遗弃的人,通常是妇女。她们靠乞讨来养活孩子们,如果不从格莱珉银行借贷,她们就得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死去,她们别无选择。

在这部影片里,尤努斯宣称他和小额贷款规划不会停止努力,因为他正在努力呈现给社会一个视角,那就是,有时候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往往有着最简单的答案——格莱珉银行不是一个施舍的故事,而是一个授人以渔的故事。

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强化了尤努斯在我心中那个充满忧患意识、关怀底层穷苦人民、达济天下的光辉形象。影片的末尾渲染了一种英雄主义情绪,让人们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唏嘘不已。它传达了一种信息——底层世界的人们没有被忘记,希望无处不在。

如果是在其他任何一个场合播放完了这部影片,观众会带着一种积极正面的心态走出播放场所,并且认为尤努斯不愧为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但是这是在哥大校园,一部影片播放完了并不意味着结束,大家的讨论才更精彩。可以说,这个环节才是参加校园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这个场合,我几乎一个人也不认识,更不知道和我一起看电影的学生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就是这样一个随意聚合的场合,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了。他们抛出的观点,都相当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