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五 如何选择钢琴老师(2)

书名:家庭钢琴启蒙课本章字数:2292

通过车尔尼、莱谢蒂茨基和沈湘先生的例子不难发现,教师自身的弹奏演唱水平、曲目量、舞台经验等,都是取得良好教学成绩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一位优秀的钢琴教师,必须对音乐及作品有着切身感受与深入理解,这样才能通过传授演奏技巧引领学生进入诠释音乐的殿堂。对于音乐艺术,“会弹”与“不会弹”会给感受与理解深度带来天渊之别。正如有人所说,一般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只相当于一种“划痕”的程度,唯有掌握了演奏或作曲技能的人,才能刺破音乐作品表面,深入到作品核心。当然,如果是泛泛地欣赏音乐,“划痕”的程度也就够了,但如果是从事教学,则必须尽可能地透过表面、深入音乐内核,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为学生展现音乐的内在规律。

作为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活动,除了风格背景、创作手法等理论知识的讲授,传授演奏经验也是钢琴课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一个常年练琴并经常进行演奏实践的教师,能够在指法、踏板、左右手的分配等诸多方面给学生提供“开悟式”的解决方案,而这些常常是乐谱上看不到的。如果没有老师的“仙人指路”,学生有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领悟到这些,甚至有可能终生都无法发现。此外,钢琴技巧的学习最终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声音并弹出好的声音,尽管现在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在网络上听到高水平的演奏,但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作用仍然是无法替代的。

我们再来简单分析一下所谓“会弹的不一定会教”这句话。显然,这句话中的“会弹”并不是简单意义的“会”,而是指在演奏上有才华和成就,因此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演奏家是当不了教育家的。然而,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演奏家中也有像车尔尼、莱谢蒂茨基那样教出很多优秀学生的例子。其次,在我看来,很多演奏、演唱或作曲大师在教学方面无甚成就的原因,是精力有限,而绝非“不会教”。常言道:“有的人喜欢自己做,有的人喜欢教别人做。”当老师要有想与人交流、和人分享的热情,而许多表演艺术家、作曲家因为一生都忙于“自己做”,从而根本无暇“教别人做”,也没兴趣“教别人做”,最终呈现出演奏家们“不会教”的假象。比如莫扎特就曾在给母亲的信中表现出对教学的抗拒,“让那些除了弹琴什么也不会的人去教学生吧,我可是作曲家”。

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演奏家本来在音乐学院担任教职,但终因教学和演奏无法兼顾而从音乐学院辞职的例子。比如著名的匈牙利钢琴家柯奇什,就在三十多岁时毅然放弃布达佩斯音乐学院的教学工作,并表示“我发现同时作为教授和钢琴演奏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钢琴演奏家豪夫也曾指出,教很多学生就意味着不可能花大量时间去练琴,会成为恶性循环,并足以毁掉演奏家所追求的一切。所以,大多数的情况应该是,“会弹的人”不是“不会教”,而是“没空教”。

对于“会弹的不一定会教”,还可以有另一个角度的解读。那就是一些刚刚从专业院校毕业或者尚未毕业的学生,他们自己弹得不错,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因此“会弹不会教”。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但是拥有弹琴技能与教学经验是一和零的关系,即“拥有弹琴技能”是前面的一,而教学经验则是后面的零。一个拥有弹琴技能的老师,在自身学琴、弹琴的经验基础上,只要用心从事教学工作、逐步熟悉教材、提高跟学生沟通的能力,其教学经验自然会逐年增长,并且与自己的演奏经验相得益彰;而一个“不会弹”的老师,其教学经验缺乏自身弹琴经验的支撑,纵使在与人交流方面经验老到,但对弹奏本身,特别是在指点较高程度的曲目时,总是难得其要领。

那么为何会存在不会弹琴者教琴、从未登台演奏过的人到处办钢琴讲座,还理直气壮地喊出“会教的不一定会弹”这一现象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学琴的市场需求足够大。据统计,早在2012年,中国的钢琴产量就已经占全球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七,而且这些琴基本都是在国内销售的。此外还有大量的二手钢琴销售。这些买琴大军的背后就是中国的学琴大军,据说已经达到六千万左右了。这个数字在我国可能看起来不叫事儿,但已经相当于整个英国的人口。如此众多的钢琴学习者,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市场,不仅有众多音乐专业的人士从事钢琴教育活动,也吸引了很多外行进入到这个行业。很多年前我就常听到这样的事情:某个完全没接触过音乐的人,在二十多岁时对钢琴产生兴趣,找老师学了几节《小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之后,就开始自己招生,几年之后竟也学生盈门,收入颇丰,他自己也俨然以钢琴名师自居了;还有的钢琴老师,自己是科班出身,但门下学生渐多之后,就把初学者交给自己“音乐白丁”的母亲来教,母女二人配合得其乐融融……今时今日,由于学琴市场日益繁荣,这种乱象不减反增,而那句貌似听起来很有道理的“会弹的不一定会教,会教的不一定会弹”,就成了这些人进入钢琴教育市场浑水摸鱼的护身符,成了证明他们存在合理性的法宝。

当然,我并非建议琴童一定要找钢琴演奏家学琴,但是要以老师的专业性和专业精神为选择的核心标准。我十分高兴地看到,很多钢琴教师虽然专业基础一般甚或是半路出家,但是他们热爱钢琴艺术与教学,一直在教学之余自己坚持找老师上课、练琴,为传递音乐之火和爱乐精神孜孜不倦地努力。这些老师完全可以在边教边学中实现教学相长。但也有一部分钢琴教师虽是专业院校毕业,却早早停止了练琴和自我提高,在漫长的岁月中完全“吃老本”,把教学当成机械重复的“生财之道”。长此以往,教学质量和自己的演奏水平不仅不能继续提升,反而会下滑。一个钢琴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不断求知和练琴不辍的事业心,教师只有不断保持自己“会弹”,并努力提高“弹”的水平,才能保证自己“会教”和“教得好”。因为教钢琴,归根到底教的是“怎么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