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七 学琴的快乐从何而来(1)

书名:家庭钢琴启蒙课本章字数:2094

相信很多钢琴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曾经不止一次被学生家长问及“怎么让我的孩子对弹钢琴有兴趣”“怎么让我的孩子坚持学下去”等问题;在我很多讲座和音乐会的互动环节,这样的“灵魂拷问”也经常向我抛出。可见这些问题确实是很多琴童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性质上应归为“学习动机”问题,在本书第一章其实已经探讨过一部分,这里我们主要说动机如何产生、怎样保持等问题。

正如第一章所说,做任何事都存在动机问题,学习活动也有学习动机问题。当我被家长们问到本文开头的那些问题时,我都是先请家长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您送您的孩子去学校上学,可曾问过校长或老师如何让您的孩子对上学有兴趣?您可曾问过孩子的班主任如何让孩子坚持读完小学?

每当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家长们都会若有所思地笑起来。显然,他们从来没有向学校的老师问过这样的问题;如果他们那样做了,会显得非常滑稽。为什么每个一年级小学生在走进学校的第一天就知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知道要听老师的话,完成家庭作业?他们的学习动机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些问题需要家长深思。难道是文化课学习比弹钢琴更有趣?难道是学校的老师普遍比钢琴老师更和蔼可亲?当然不是,而且情况经常还恰恰相反。

只要对上述现象稍微进行思索就会发现,之所以大家会发笑,是因为大家心里清楚:在学习的初期和启动阶段,负责解决孩子学习动机、点燃孩子学习兴趣的,是家长而不是老师。正是家长在孩子上学之前就已经对孩子无数次地强调上学的重要性、必要性,树立起学校老师的权威性,明确了学校制度与规则的神圣性,彻底解决了孩子上学的动机问题,彻底打消了孩子心中“可以不去上学”的念想,所以孩子视上学为必然,也视每天应准时准点地去学校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按时交作业为必须做的。

而在学琴问题上,很多家长的头脑似乎一下就没有那么清醒了。学琴之前,他们就不断问孩子:“学琴很苦的,你坚持得下去吗?”学琴过程中,很多家长仍在不断地对孩子讲“你不好好练琴就别学了”“你要是不想学就算了”之类的话。试问,有家长会对孩子说“你能坚持上学吗?”“你不好好听讲就不要上学了”“你不好好写作业就别上学了”这样的话吗?在对待学琴和上学这两种学习活动的态度和重视程度上,很多家长有着天渊之别。家长在孩子学琴前的“卷首语”,让本来应该是充满吸引力的学琴,在孩子心目中成了“很苦的”“需要坚持和毅力的”无趣之事。孩子是非常聪明和敏感的,通过父母的话,他发现原来对弹琴他是可以没有兴趣的、原来弹琴这事是可以不用坚持的、原来钢琴是可以说不学就不学的。

可以说,家长们最关心的学琴兴趣,恰恰就是家长自己在孩子学琴的开始阶段给弄砸了,在应该为孩子点燃兴趣的时候却让兴趣熄了火,没能为孩子种下兴趣的种子,到头来却把这个问题甩给老师。要注意,其实真的不是老师们不想帮家长解决兴趣问题,每一位老师都想给对弹琴充满热情、朝气蓬勃的孩子上课,只是老师对于兴趣的点燃工作实在是难以越俎代庖。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孩子学琴比较成功的家长都是怎样点燃孩子兴趣的吧。

所谓点燃孩子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为孩子创造出环境和氛围,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就会产生兴趣。钢琴大师阿什肯纳奇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在家里播放唱片给他听。西班牙女钢琴家阿利西亚·德·拉罗查说自己生下来听到的就是音乐的声音,完全置身于音乐的环境。美国钢琴大师普莱亚说他最早的音乐影响来自他的父亲,这并不是说他的父亲直接在音乐方面培养和造就了他,而是指他父亲使他认识了古典音乐的伟大。普莱亚四岁之前,他的父亲几乎每个周六晚上都会带他去大都会音乐厅听音乐。女钢琴家图雷克的母亲经常在家中唱歌,小图雷克在半条街外玩耍时,都能听到母亲的歌声。加上她的两个姐姐和一个表姐都学钢琴,每天都在她家练琴。图雷克经常置身于音乐的氛围中,因此图雷克四岁时,就很自然地坐在钢琴前面弹起来了。钢琴家约翰·布朗宁表示自己小时候从没有下决心成为钢琴家,是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使他走上了音乐这条路。他的家中随时都有古典音乐声。钢琴家彼得罗夫一岁时,他的祖母就弹歌剧改编曲给他听。因此,他在五六岁时,对有名的歌剧已经很熟悉,并对钢琴产生了浓厚兴趣。女钢琴家维萨拉泽自幼在祖母身边长大,在那里,古典音乐声从早响到晚,而且她的祖母还用巧妙的比喻让小维萨拉泽意识到学音乐的重要性:如果你不学习音乐,就好像你走在桥上,把一块金子扔到河里。

上述例子中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们或出于自身兴趣所在,或出于教育目的,都在有意无意间令孩子长期浸淫在音乐之中,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对弹琴产生兴趣。由此可见,要让孩子对弹琴产生兴趣,家长至少不可以对音乐是抵触或无动于衷的,如果能热爱就更好了。我在教学中也发现,家长是古典乐迷的琴童往往学习效果更好些,这是因为这样的家长完成了自己在孩子学琴中所应承担的解决学习动机的问题,老师要做的就是妥善安排教学、设计曲目、运用教学手段将孩子已被点燃的兴趣保持住并使其转化为快乐。钢琴家梅莱最初学钢琴时兴趣并不大,直到十一岁,他的老师教他弹《舒曼奏鸣曲》第一乐章。那个作品使他受到了巨大震撼,他从此与钢琴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