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十三 别让你的“音基”白学了

书名:家庭钢琴启蒙课本章字数:2397

——音乐基础课在钢琴学习中的作用

很多钢琴考级中,视唱练耳、乐理、音乐常识等被称为“音基”考试,这已经成为门槛和通行证。也就是说,要先拿到“音基”合格证,才能参加钢琴弹奏的考级。不仅如此,如果孩子选择了钢琴专业,在他进入专业院校后,也要学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史、音乐美学等课程。那么,为什么弹钢琴要学这些课程呢?这些知识和能力与弹钢琴有什么关系呢?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即“音基”的学习与钢琴学习是割裂的。考级中,考生常常把“音基”考试当成被迫的任务,觉得视唱练耳就是能听准与唱准音高节奏、能打节拍,乐理就是认识音符与休止符、背一些调名与符号,音乐常识则是死记硬背一些作品的名字、作曲家的名字和乐器的声音……只要考级应付过去,拿到了合格证,“音基”的内容就抛到了九霄云外,更别说活学活用到自己的钢琴弹奏中了。即使在专业院校里,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似的情况。所以学生虽然学了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史等课程,但是当被问到所演奏作品的结构、调式调性、创作手法、时代背景、风格特点等时,仍是一问三不知,也没有去关注这些的习惯。而这些其实都应该是在“音基”课上掌握的,它们对钢琴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视唱练耳的学习为例。经过视唱练耳训练后,学生不仅要做到能“看谱就唱”,还应该培养出“内心听觉”,也就是看到乐谱的同时,脑子中就能“虚拟”地听到这些音、听到作品的音乐效果,然后在弹奏的时候,“内心听觉”就可以起到引导和纠错调整的作用。实践证明,“内心听觉”强大的学生,普遍弹琴错误率低、乐感好。此外,纠正学生的节奏问题一直都是钢琴课的永恒主题。学生弹琴没节奏的现象之普遍,以至于我国著名钢琴家石叔诚先生曾说:“中国人在节奏感上似乎存有基因上的弱点……太多学生缺乏似乎应该视为本能的节拍律动的感觉。”石叔诚先生接着指出,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琴童的身上,甚至就连当年中央乐团乐队演奏员与合唱队员这些专业音乐工作者也不例外,“许多演奏员的基本节奏不好”。曾指挥过中央乐团交响乐队的法国指挥家让·皮里松准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些问题本不该是由指挥来解决的,而是应该由视唱练耳老师解决的。”把这句话套用到我们的钢琴学习中就是:很多节奏问题本不该在钢琴课上解决,而应该在视唱练耳课上解决。我们在视唱练耳课上,不仅要把拍子数准数对,准确理解各种拍号的节奏特点、附点、切分、三连音等节奏型,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内心的“节奏感”。“节奏感”是一种难以量化的,是靠演奏者自己内在感受而生成的感觉,只有获得了良好、稳定的节奏感,才能真正解决弹钢琴中的节奏问题。在视唱中,我们不仅要唱出谱子上的音高节奏,还要唱出乐谱上的连、跳、强、弱等各种变化。如果我们能够切实地在视唱中做到这些要求,再将这个能力直接“迁移”到钢琴弹奏上,那么就能在钢琴学习上节省大量时间,在音乐表现上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我们再来说说乐理,先以乐理中调式调性知识为例。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已经通过了“音基”考试,开始全力以赴准备钢琴弹奏的考级曲目,但是在学习考级中的音阶、琶音时,仍然无法准确对应调号和调名,也不知道为什么把C大调音阶与a小调音阶放在一组,或为什么把C大调与c小调音阶放在一组。也就是说,他们对于关系调、同主音调并没有建立起概念。然而,从理论上来讲,学习了乐理中调式调性的相关内容之后,学生不仅应对音阶琶音调性的安排一目了然,而且应该习惯在开始学习弹奏每一首新曲目时,先明确作品的调式调性,随着弹奏的深入,至少能感知到作品中一些明显的转调。这些对于理解作品、背谱等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另外,很多钢琴作品中的音型,都是音阶与琶音的变形,如果通过乐理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钢琴作品中看出作曲家变化的“原型”,无疑能够更快、更理性地掌握作品。乐理学习还会涉及一些简单的音程与和声知识,很多学生能够在“音基”考试中,在五线谱上准确地数出音程的度数、和弦的性质等,但是对于这些音程、和弦在听觉上的实际音响、色彩、效果等却缺乏感知,以至于在演奏作品时,对各种有特色的和弦进行都充耳不闻。这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因此,我宁愿学生先对这些音程、和弦的音响和倾向有强烈的感受,而后再去了解它们的名称和度数。“音基”的乐理部分还有让学生给音乐作品分句分段的练习,然而,到了钢琴课上,学生却意识不到要给自己所弹的作品进行结构和段落的划分,也就无法更有计划地进行分段练习和记忆,以及准确把握作品的情绪安排与对比。还有一些通过了乐理考试的学生,在弹琴时竟出现不知临时变音记号在本小节内起作用的“低级错误”,在读谱中错误百出,就更匪夷所思了。

“音基”课程中还包括音乐家作品听辨、乐器听辨等内容,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应该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作曲家们音乐风格上的特点及差异形成直观的印象与感受,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表现力形成音响储备。然而,在面对自己弹的钢琴作品,甚至一首已经弹了很久的作品时,有的学生都没有留意过作曲家是谁,属于哪个时期,以及其作品整体风格什么样。这些都是典型的“音基”课与钢琴课脱节的现象,也是“应试教育”在音乐学习和考级中的又一个具体显现。此外,钢琴之所以被称为“乐器之王”,是因为它宽广的音域,很多作曲家在写作钢琴曲时,其实都带着管弦乐队的思维,因此学生在“音基”中听过了各种乐器的音色之后,应学会在弹琴中主动发现作品中隐含的其他乐器音色的暗示,时常问自己“这里像什么乐器在演奏”,然后通过想象力指引双手弹奏。

“音基”课对钢琴课的帮助作用,远不止这些方面。当然,实际上很多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常识等知识,已经包含在了钢琴课的学习之中。因此,如果没有考试需要,钢琴课之外的“音基”课并非绝对必要。不过,如果学了“音基”,就要多动脑,并在弹钢琴时多用心,这样你会发现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之一句话:别让你的“音基”白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