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十五 为什么要参加比赛

书名:家庭钢琴启蒙课本章字数:1851

音乐作为黑格尔美学中的“浪漫型”艺术,从本质上说是无法被量化比较的,因此专家们对以比赛这种形式对音乐的演奏演唱进行打分、排名、论输赢,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音乐比赛又似乎是音乐生态中的一个“必要之恶”。以钢琴比赛为例,从二十世纪末开始,比赛的数量一直有增无减,而且几乎覆盖了钢琴学习的各个层面。

我们要探讨为什么参加比赛,首先需要对各种不同的钢琴比赛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类。

当前的钢琴比赛,可以分为“拔萃”与“鼓励”两大类。

“拔萃”类的比赛,就是专门为有志于成为钢琴演奏家的钢琴学子们准备的比赛,选拔的是凤毛麟角的专业种子选手,诸如波兰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美国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俄罗斯柴可夫斯基大赛、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等所谓“五大赛事”。这类赛事有着高强度的曲目要求,全部弹下来相当于好几场独奏音乐会的分量,决赛中还要和乐队演奏钢琴协奏曲,像美国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还要与弦乐演奏室内乐,总之是对钢琴学子极为严格和全面的考验,能参加这种比赛的一定都是专业人士,那些“学着玩儿”的学生是远在这类比赛门槛之外的。

在奖项设置上,“拔萃”类的比赛也是非常严苛的,通常金奖只有一位,而且有时还会出现“从缺”的现象。

俗话说高风险也有高回报。越高端、越专业的比赛,难度就越大,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但是,如果能在这样的比赛上获奖,很可能就“一战成名”,从此演奏会、录音合约就纷至沓来,事业就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层面。这对于那些迫切需要外界认可自身才华、希望登上重要音乐殿堂的钢琴学子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因此,每年都会有不计其数的专业院校学生,前仆后继地冲向各个“拔萃”类钢琴大赛,一展身手,为前途而战。

这些“拔萃”类的国际大赛通常不会设儿童组,参赛的最低年龄也要十七八岁。另外,这些比赛常常要隔好几年才举办一届,比如波兰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五年一届,俄罗斯柴可夫斯基大赛是四年一届,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是三年一届。

相比起钢琴专业的学生,在我国人数更为巨大的是业余琴童。对于业余琴童来说,参加“拔萃”类的比赛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琴童也非常需要展现自己的舞台,也非常需要听取专家评委的建议,以及和其他学琴者交流以便相互促进。以往钢琴考级起到了部分作用,但是考级毕竟与比赛不尽相同,于是,各类针对业余学琴者的“鼓励”类比赛应运而生。这类比赛的特点是:给参赛者提供赛场和舞台,但是曲目难度和竞争强度都温和得多,有些幼儿组别只要弹一首小曲子就可以;在奖项设置方面,这类比赛也较为宽容,获奖人数远远多于“拔萃”类的比赛。

还有一些比赛兼容了以上两类比赛的特点,即组别上分出业余组和专业组,以不同的标准评判比赛。

看完钢琴比赛的分类,要不要参加比赛、参加哪类比赛,家长和学生应该有一个大概的答案了。

钢琴专业学习者,特别是想以演奏为职业的学习者,应该选择“拔萃”类赛事;而广大业余习琴者,如果想到比赛中锻炼锻炼、体验体验,那当然是参加“鼓励”类比赛。这个选择是非常清楚明了的。那么,在同类比赛中,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以“鼓励”类比赛为例。比赛的评委组成是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我国很多比赛虽然为“鼓励”类,但是也会请非常专业的评委来进行打分和评价,以便让我们的业余习琴者也能得到专业大赛评委打分的体验。很多比赛还配有大师课,目的是让学生得到这些专家评委的一对一指导。因此,比赛评委的规格,是很值得考虑的一点。

参加“鼓励”类比赛的选手及其家长,只要能够清楚定位自己的参赛诉求,抱着取长补短和增长人生阅历的心态选择适合的比赛,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业余比赛会模仿国际知名专业赛事来命名,也叫肖邦比赛、柴可夫斯基比赛等,前面还加上“儿童”或“少年”字样,家长不要误以为这些比赛是专业赛事的低龄组或民间选拔赛,这些比赛与那些同名国际赛事没有任何关系。正因为如此,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打着“肖赛冠军”“柴赛冠军”旗号招摇过市的人,其实都是这类“山寨比赛”的获奖者。对于这种情况,参赛没问题,但是家长和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得奖,千万不要误以为自己获得的是专业大赛的奖项,从而骄傲自满,这对学琴会产生副作用。

对于参赛,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心态。艺术本来是无法拿来比较的,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有关比赛成绩的争议历来都在所难免,所以要正确看待,不要只盯着名次。开阔眼界、锻炼自己的曲目、检验自己的不足,以及和专家及其他参赛者交流学习心得,这些才是参加比赛最重要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