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永远不可能成为女儿,女婿也不可能成为儿子
不久前,在我和好友们一起聚会的场合里,一位朋友说:“天啊!我没想到我的儿子竟然会这样。结婚后他只顾着他老婆。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呢?”我扑哧一笑,回应她说:“儿子结了婚当然要配合他老婆,为什么你认为他应该配合你呢?”朋友的儿子已经不是什么都不会,需要父母照顾的孩子了。他已经长大成人,遇到相爱的女子并且结婚共组家庭,凡事与自己的妻子慢慢协调契合才是对的。我也有个适婚年龄的儿子,非常理解朋友的落寞感。当我儿子遇到与他相爱的女子时,我内心深处希望他能说出“当然是妈妈更优先”的话,不过我也暗自告诉自己:“我不应该这么想。”
女儿结婚后,会多一个女婿;儿子结婚后,会多一个媳妇。我们在迎接新家人时,往往会在不知不觉间使用暴力。将两臂交叉于胸前,以“当然是你要来配合我们家”的态度来看待媳妇与女婿的所有行为,对他们百般挑剔,仿佛只要不符合我们家人的期待就要当场解雇对方一样。这样当然会发现很多不满意的地方。然而,媳妇和女婿并非初入某公司,必须学习与熟悉该公司规矩的新进人员。他们其实是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生活了20多年甚至超过30年后才进入我们家,对我们家的文化当然毫不熟悉,就跟外国人没什么两样。
当你遇到完全不了解韩国文化的外国人时,会怎样对待他呢?你可能会亲切地向他介绍韩国的文化,万一有不合口味的食物,会建议他不要吃;如果他有不合宜的举动,也会尽量尊重彼此的差异,而且还会耐心地等待,直到对方适应韩国文化为止。婚姻其实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家庭文化的交流,因此婚姻中的双方需要尊重彼此的差异。如果希望媳妇或女婿能够早日成为家族的一名成员,而试图改造他们的话,只会让双方的关系更加尴尬。他们在截然不同的家庭里生活了那么多年,再怎么努力去配合,也不可能完全契合婆家或岳家的文化。自己的孩子也有不合心意的时候,媳妇或女婿怎么可能完全符合我们的心意?与媳妇或女婿一起生活的人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孩子,他们终究将创造出有别于我们家的另一种文化。
因此,在迎接新家人时,具备开放的心胸非常重要。若是想要彼此融合,需要花费相当时日,所以必须给进入我们家这个陌生环境的媳妇或女婿一段适应期才行。此外,必须抛弃“只有我们家的方式才正确”这种固执己见的思维,认可并接受媳妇或女婿的优点。只要努力配合彼此即可,不要期待双方成为如同儿子或女儿般的关系。
我先生最近只要接到女婿的电话,就会向周遭的人炫耀说:“喂,你经常给岳父打电话吗?今天我女婿打电话给我了。”我们有了这个女婿才2年左右,我先生原本并没有特别期待女婿会打电话给他,所以每次接到电话时,都非常地开心;但是另一方面,他认为儿子理所当然应该打电话问候父亲,所以没有接到儿子电话时,他会觉得很不是滋味。像这样对儿子与女婿的不同期望,便是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是无法跨越的鸿沟。女婿绝不可能成为儿子,同样,媳妇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女儿。因此,婆婆所说的“我会把你当成自己的女儿对待,你也要把我当成自己的母亲对待”,是不可能实现的渴望。虽然婆婆是希望表达亲近之意,但是这句话讲多了,反而会给媳妇造成心理负担。
所有关系都有界限,认识到彼此的界限时,关系反而才会有所进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婆媳之间的关系。苦恼着“为什么我跟婆婆还是不太合拍?”的媳妇,只要能想到“虽然不太合拍,至少婆婆还是关怀着家人的”,而婆婆能想到“虽然不太合拍,但至少与我儿子共同生活的媳妇很善良”,在不合拍的感情之间,自然会萌生感激之情。如此一来,不太融洽的关系就会逐渐改善,变得更好一些。
若是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不就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