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电影的诞生(2)

电影是一种利用心理感知错觉的艺术,因为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现象,电影依靠机器制造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的视觉体验。在现代影像技术中,机器将自然场景变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人为创造成为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源泉。一位法国电影导演说:“战争把我这个士兵扔进一种机械气氛的中心。在这里我发现碎片之美。我在一部机器的细节中,在普通的被拍摄对象中,感到一种新的现实。”

电影诞生仅仅数年工夫后,便成为风靡全球的城市大众文化。传统的歌舞剧和戏曲顿时被这种现代化娱乐技术给颠覆了。一位西方评论家忧虑地说:电影,或者说它所代表的整个大众娱乐体系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宗教的替代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能会完全接受它,使之成为生活的替代品。

1909年以前,胶卷长度只有300米,只能放映16分钟,之后出现了2小时的长片。1928年,电影走出了默片时代,声画同步营造出逼真的观影体验。电影产业是典型的娱乐业,它出售的是一种“精神按摩”——主要是为人的眼睛服务,让眼睛得到最辽阔、最雄壮,或者最刺激、最动人的视觉体验。从最早的《火车进站》到如今的漫威电影,电影最基本的吸引力就是强烈的感官刺激,这一点从未真正改变过。正如早期电影是游乐场不可或缺的魅力组成部分一样,现在人们去看好莱坞大片也跟逛游乐场一样。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光看迪士尼电影还不够,还想去逛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很早就发现,米老鼠的实物形象所带来的收入,远大于电影票所带来的。

1937年制作的《白雪公主》,被好莱坞的电影大亨们称为“傻瓜之作”,因为它只能给儿童看;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孩子并不介意把一部电影反复看,而且每一代孩子都会看《白雪公主》。结果,这部没有一个真人演员的动画片成为好莱坞历史上第一个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影片。

在20世纪上半叶,电影伴随着城市化共同发展。连续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欧洲电影业,好莱坞电影业却一枝独秀。

电影院一出现,很快就向全世界大大小小各个城市蔓延。随着电影院越来越多,美国电影拥有了一个极其广阔的世界市场。好莱坞的电影产业日益壮大,成为美国重要的支柱工业。

电影走向工业化的同时,也走向政治化。

电影兴起于20世纪初,当时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进程,同时还有西进运动和人口增长等社会巨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好莱坞电影提供了一种大众化的文化模式,将作为观众的美国人带入神奇的光影梦幻,这是一种将西方文化经验加以理想化并赋予其集体认同的美国梦。

看电影既是非常私人的个人行为,又是十分公开的集体活动。在电影出现之前,从来没有一种文化模式像它这样,能影响如此广泛的社会人群。在20世纪以前,印刷报纸是维持美国民族认同的最有力工具,但报纸远不如电影这样栩栩如生,循循善诱,老少咸宜。正如影评人常说的,电影是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个人经验与公众经验、艺术作品和神话制作、个人表现与计划生产、神圣和亵渎的奇妙混合体。或者说,电影呈现给我们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世界,让我们能够更加具体地思考这个世界。

电影既是一种工业产品,又是一种思想文化的完美载体。当好莱坞电影风靡全世界时,电影就成为美国用来统治全球的强大武器,有人讽刺为“披着星条旗的章鱼”。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个大胆的举措,将其战争宣传工作外包给好莱坞。这些导演深入前线和战场,将电影镜头对准普通士兵和平民,通过真实的影像记录体现对美国人的人性关切。这种精神感染了无数美国人,无形中坚定了他们的爱国集体意识。

电影自出现以来,先后经历了从短片到长片、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等种种技术变迁,历经百年仍长盛不衰。如今回头再看电影在1897年刚传入中国时的情景,可以想见它初到人间是何等惊艳——

近有美国电光影戏,制同影灯,而奇妙幻化皆出人意料之外者。昨夕雨后新凉,偕友人往奇园观焉。座客既集,停灯开演。旋见现一影,两西女作跳舞状,黄发蓬蓬,憨态可掬;又一影,两西人作角抵戏;又一影,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旁有一人奏乐应之;又一影,一女子在盆中洗浴……种种诡异,不可名状。最奇且多者,莫如赛走自行车:一人自东而来,一人自西而来,迎头一碰,一人先跌于地,一人急往扶之,亦与俱跌。霎时无数自行车麛集,彼此相撞,一一皆跌,观者皆拍掌狂笑。……观毕,因叹曰,天地之间,千变万化,如蜃楼海市,与过影何以异?自电法既创,开古今未有之奇,泄造物无穷之秘。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殊乎铸鼎之像,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 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