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达孜宫殿遗址考古探秘(1)
青瓦达孜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河谷,与著名的藏王陵遥相对望。根据藏文史书记载,青瓦达孜遗址原为吐蕃时期最早建立的宫殿群,先后有6座著名的宫殿建在起伏的山脊之上。同时,当地的民间传说还流行“公主墓”的说法,认为现存于遗址中腰部的一座夯土台基,是一座吐蕃时期的墓葬,墓中所葬的就是大唐王朝与吐蕃赞普和亲的公主,有人说她是文成公主,也有人说她是金城公主。由于历史久远,这些传说虽然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但却由于缺乏考古学的科学证据而难以令人信服。
为了解开青瓦达孜宫殿之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联合组成的一支考古队正式对这处闻名于世的古遗址展开了连续三年的调查与试掘,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进展。
在考古试掘工作开始之前,考古工作者首先对整个遗址的全貌进行了观察和测绘,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青瓦达孜遗址开展的利用现代测绘技术进行的实测。从观察和测绘的结果可知,现存的青瓦达孜遗址如同一条盘旋在山脊上的卧龙,由南向北沿着山脊蜿蜒而建,总长度约440米,宽度则不等,大部分建筑都采用经过人工加工的石片和石块砌筑而成,有城墙、廊道、城堡、望楼等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残体,只是在山脊的中腰残存着一处夯土台基,明显与其他建筑物不同。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是,该遗址充分利用了青瓦达孜山的自然地理条件,依山势的起伏进行布局设计,东西两侧是陡峭的山崖,在稍显平缓的山体处先砌筑起方形或长方形的石台基,在其之上再建起角楼、城堡。遗址最高处为一条人工开凿的垂直打断山脊的沟体,沟壁陡峭,坡度近80°,沟底长约25米,宽约2.4米,北壁断面最大高差约为4.2米,口部最大跨度约为31米。这条在山梁上人工开凿而成的巨大沟体,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功能,反映出当初在此建立宫殿时还处在一个战争频繁的年代。
考古发掘工作表明,这处古建筑遗迹当中用石块和石片等建成的建筑群为青瓦达孜遗址的主体部分,包括土石廊道、碉堡、石墙和深沟,它们的建筑材料、技术等都相同,且相互关联为一个整体,可以归为同一时期。经过利用碳-14年代测定法对一处残存的碉楼底部采集到的标本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16—17世纪。再结合试掘出土的佛教写经纸、佛像以及青花瓷片等遗物的年代和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大体上推定这一期建筑的年代上限应为明代,下限可到近代,建筑整体为明清时期,但一直沿用至近代。
但是,以往的文献记载都认为这处遗址最早是在唐吐蕃时期建成的,究竟现在还能不能在遗址中找到这个时期的遗存呢?这也是揭开青瓦达孜遗址之谜最为关键的环节。我们的目光,集中到遗址中腰部的那处夯土台基上。从外表上观察,这处夯土台基采用了与对面山谷平原上分布着的藏王陵墓封土相同的夯筑方法,使用以土、木、石、草混合逐层夯筑的技术,夯层间置以方形松木木椽和白玛草。此次调查中我们再次细致地观察了这处夯土堆与其他遗迹之间的关系,发现其在建筑类型、材料及技术等方面均与遗址上其他时期的建筑物有所不同。不仅如此,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后来的建筑物还多处利用了这处夯土台基,在上面穿孔、打桩,镶进石片来兴建新的建筑物。可以初步判定,现存的这处夯土台基,其年代可能与藏王陵墓的年代相当,属于青瓦达孜遗址中现存年代最早的遗存。
那么,这两类在建筑方法、建筑材料、建筑特点上都完全不同的建筑遗址,它们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青瓦达孜的秘密,也许就隐藏其中。为了揭开这个谜底,我们查阅文献,走访当地父老,开始广泛收集材料,试图有所突破。
以往的传说和历史记载中,都将这处夯土台基认为是一座古墓葬,并且将这个说法写进了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写的《中国文物地图集·西藏自治区分册》中,将它称为“青瓦达孜墓”,其位置在青瓦达孜山,时代为吐蕃时期,“地处海拔3800米的山脊中部,传为金城公主陵墓。墓葬封土依山势筑成前高后低状,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南北长20米,东西宽17米,现存高16米,以土、木、石、草混合逐层夯筑而成,西南见有夯层12层,夯层厚1—1.4米,夯层间置方形松木木椽和白玛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