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隋朝的灭亡
后人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认为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建东都、开大运河以及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到了偏执的地步,极大地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隋朝仅仅几十年就走向了灭亡。说隋朝因杨广而亡,一点不为过。
三征高句丽
杨广不仅在国内大兴土木,将百姓逼迫到了哪怕自残手脚也要逃避徭役的程度,他还针对高句丽对隋边境的袭扰,短期内发动了三次征伐高句丽的战争,更是加速了隋朝的崩溃。
此前高句丽占据辽东,又攻打隋朝的辽西,因此隋文帝杨坚派兵征伐高句丽,结果30万大军遭遇瘟疫,败退回来的人所剩无几。杨广似乎是想证明他比父亲优秀,在大业八年,杨广组织了113万大军,对外号称200万,分二十四路进攻高句丽。这种超大规模的军队前所未有,为这支大军运送物资的劳工就多达200余万人。当时河北一带的男丁不够用,连妇女也被征调了。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大军,却再次被弱小的高句丽军队打败。其中一支30万人的军队在平壤城外被击败,逃回来的只有2000多人。
这次战争的失败,主要归咎于杨广的好面子。他一直想要又体面又绅士地击败高句丽,下令只要高句丽军投降,就要安抚接纳,不得再进攻他们。结果高句丽人顶不住隋军强大攻势的时候就谎称投降,等喘过气来修好防御工事后便继续抵抗。就这样反复多次后,隋军终于因为物资供给困难而被拖垮,士气低落,逃兵无数。杨广还不肯给予将领指挥权,所有的军事行动都要先派人报告远在后方的他,不但延误了军情,高句丽军队也因此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反击。种种因素相加,导致了这次远征的大败。
首征高句丽失败后,杨广并没有吸取教训,而是在第二年又组织了第二次对高句丽的战争。这次杨广允许将领们便宜行事,隋军渡过辽水,昼夜不停地攻打辽东城20余日,双方都死伤惨重,却仍然没有攻下来。这时,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在本土发起了叛乱,天下响应,杨广不得不下令撤兵,回军平叛。第二次征伐高句丽的战争也就此作罢。等到平定叛乱后,杨广有感于反叛者一呼百应,跟从者数以十万,竟然认为天下的人太多了,很容易聚集反叛,因此下令严惩。在杨广的授意下,酷吏以严峻刑法杀了3万多人,流放了6000多人。
到了第三年,杨广又下诏征兵,第三次攻打高句丽。此时的民众已经深受兵役之苦,民间早已有歌谣《无向辽东浪死歌》流传,“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莫向辽东去,从来行路难”,道尽了人们对战争的厌倦。结果,征召的士卒在途中逃亡的数不胜数,即使杨广斩杀逃兵以儆效尤,仍然无法阻止人们的逃亡,所征之兵多数没有按时到达。高句丽这边也因为多年战争而民生疲敝,于是遣使请降,这场战争这才画上了句号。
本来在杨广无休止的压榨下,各地已经有叛乱和农民起义发生。而针对高句丽的三次战争又使隋朝数十万军人丧生,大量民夫死亡,巨额物资损失,过度的征敛更是破坏了隋朝的经济,引起了百姓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不堪忍受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战火燃遍了帝国的每一寸土地。
知识拓展
高句丽和高丽,两者一样吗
西汉建昭二年夫餘人邹牟建高句丽国。南北朝时,高句丽一直与中原北朝各王朝通使往来。北齐乾明元年,高句丽君主被封为高丽王,自此高句丽也称高丽。高句丽虽然挡住了隋朝的攻打,但是到了唐朝时,就被唐朝联合新罗发兵灭亡,不存于世。200多年后的中国五代时期,在朝鲜半岛南部出现了一个由王氏建立的政权,取名高丽,是为王氏高丽王朝,后来占领了整个朝鲜半岛,是为现在的朝鲜和韩国的前身。所以说,两者除了名字相近,其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大业崩塌
农民起义首先在山东、河北一带爆发,这里是受远征高句丽之害的重灾区,不论是征兵还是征税,这一地区的百姓受苦最严重。山东地区的王薄就写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大家与其无意义地死在辽东,还不如奋起反抗搏一条生路。这首歌谣戳中了天下贫苦大众的痛点,也燃起了他们的怒火,数以千万的百姓开始反抗杨广的统治。与此同时,各地豪强也纷纷趁乱举兵,全国范围内起义军林立,各路英雄豪杰横空出世。当时起义军规模比较大的,要数河南一带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河北地区的窦建德军,以及安徽一带的杜伏威军。
三支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要数翟让、李密的瓦岗军。这支起义军人才济济,像徐世绩、单雄信、王伯当等演义小说里出现的名将,都出身于瓦岗军中。翟让是这支军队的创立者,李密则是半途入伙。李密很有才华,他出身关陇贵族,曾祖父李弼是西魏时期的八柱国之一。但他年少时家境已经没落,只能在放牛的时候读书。因为他将书挂在牛角上,故而留下了“牛角挂书”的典故。杨素欣赏李密的好学,就让他做了自己的学生。后来他参与了杨素之子杨玄感反对隋炀帝暴政的叛乱而受到追捕,正好遇到天下大乱,便加入了瓦岗军。随着李密的声望渐渐增长,翟让开始感到威胁。不过李密先下手为强,设计将翟让杀死,夺取了瓦岗军的领导权,进而自立为各路反隋势力的盟主,自称“魏公”。瓦岗军多次击退了前来进攻的隋军,又攻占了洛阳附近的几个大粮仓,让洛阳城内缺粮的局面更加严重。
窦建德是河北起义军的领袖。他为人侠义,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很受士兵们的拥戴。在他的领导下,起义军屡屡击败前来围剿的隋军,几乎控制了河北全境,队伍也发展到10万多人。后来他自称夏王,又与突厥联合,成为河北地区最强大的势力。
杜伏威原本是山东地区的起义军领袖,在隋军的攻打下转战淮南。杜伏威作战勇猛,他一方面给予士兵丰厚的战利品,同时又制定了严酷的军法。所以他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很快就成了淮南地区最为强大的势力。
除去农民起义军在反抗隋朝的统治,一些有实力的隋朝将领和地方贵族豪强也在虎视眈眈。在山西,太原留守李渊以平定叛乱的名义起兵,乘虚进军关中,夺占了长安;在湖南、湖北一带,南梁皇室后裔萧铣也重新举起南梁的旗帜,拥兵40万割地为王。中国大地再次陷入战乱,隋炀帝杨广的大业就此崩塌。
就在隋朝风雨飘摇之际,杨广还起了巡游的念头,从洛阳前往扬州。结果被起义军重重包围,困在那里。就在这个时候,李渊攻占长安的消息传来。禁军将领宇文化及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利用禁军将士急于返回长安的心情发动叛乱,将杨广杀死,随后率军试图返回关中地区。杨广生前,在被围得像铁桶一样的扬州城中感慨自问道:“我这大好的头颅会被谁砍掉呢?”但他想不到的是,自己竟是被亲信将领杀死的。杨广死后,宫人们竟找不出一具棺材,出身于南梁皇室的萧皇后只能把床拆了,拼了一具棺材样的东西出来,暂时收敛了杨广的尸体。
群雄割据争霸中,李渊用招降或武力消灭的办法同时进行,最终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唐朝。后来,唐朝君臣在商定杨广的谥号时,因为他行事荒诞,逆天虐民,就给他选了一个“炀”字,故而史称杨广为隋炀帝。当年南陈后主死时,隋朝君臣在给他商定谥号时,觉得君主做成他这样实在太离谱了,于是就给他定了“炀”这个十分难听的谥号。这里面既有嘲讽之意,又包含着对子孙后代的警示,提醒子孙后代做皇帝千万不要做成他这种样子。万万没想到,没过几年隋朝却也出了个荒淫无道更甚于陈后主的帝王,死后也被冠上了“炀”的谥号,不得不说是莫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