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上升,因为他的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
知识拓展
门神的由来
门神,是我国民间习俗里贴在门上的一种画像。早期的门神是神荼、郁垒两位驱鬼辟邪之神。后来,门神演变出了新的画像,那就是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位大唐名将。据相关演义和杂剧的传说,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了他的两位兄弟后,经常梦到他们的鬼魂前来索命,弄得不得安宁。于是他派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担任宫门守卫,方才得以安睡。民间沿袭,将二人的画像贴在门上,就演化成了门神,用来避邪驱灾,纳福迎祥,保佑合家平安。另外,两位门神的位置也有讲究,必须是尉迟敬德在西,秦叔宝在东。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也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还有3个一母所生的兄弟,分别是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李世民刚出生时不哭不闹,与其他婴儿很不一样。在他4岁的时候,有人跟李渊讲,这个孩子仪表不凡,将来一定能济世安民,所以他便得了“世民”这个名字。
李世民在少年时就已经从军,他虽然称得上“官三代”,但经常亲自上阵搏杀,作战英勇。除了勇猛过人,李世民还胸怀韬略,他父亲李渊起兵以后,遇到困难时多次想要退缩回太原割据自保,都被李世民劝阻。在建立大唐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大功,尤其是击败了当时的主要敌人窦建德和王世充。因此,李渊觉得以往的官职都不足以彰显李世民的功勋,便自创官号“天策上将”赐给他,地位在王公之上,仅次于皇帝、太子。
然而对李世民来说,声望越大、官职越高,潜藏的危险也越大。根本原因在于他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早年李渊所立的继承者是长子李建成,后来因为李世民屡建奇功,李渊曾激动地表示要将皇位传给他。但随着统一的大局已定,李渊又摇摆不定起来。一方面是改立太子会造成政局的动荡,唐朝刚建立不久,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另一方面,李建成大肆行贿李渊的宠妃们,让这些人不断在李渊面前说自己的好话。如此一来,李渊就慢慢放弃了更换储君的想法。只是此时,自知战功与威信皆有所不及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已经势同水火了。
李建成以太子的名义,将李世民手下的部分谋士和将领调离,以此来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同时,李建成和另一个弟弟李元吉结成同盟,共同对抗李世民。据说,李世民有一次参加李建成的宴会,回来后便吐血不止,他觉得一定是兄长想要谋害自己。随着局势越来越危险,李世民决定铤而走险,发动政变。武德九年,李世民率领尉迟敬德等人在皇宫的玄武门设下埋伏,待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入宫经过时杀出,李世民一箭射死了李建成,他手下的将士也射伤了李元吉,尉迟敬德将受伤的李元吉杀死。随后李世民入宫觐见李渊,父子两人相拥而泣,这里面究竟包含着怎样复杂的感情就难以言说了。这次政变就是玄武门之变。很快,李渊就宣布退位,李世民即位成为皇帝,他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的为政之道
唐太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杰出帝王。他18岁领兵作战,24岁帮助父亲平定天下,不到30岁登上皇位。他与群臣开创的贞观之治,不仅让身后的唐代帝王念念不忘,也受到了历朝历代君主的高度赞扬。
贞观之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唐初的君臣很注重总结隋亡的教训,认为统治者必须施行王道之治。隋朝灭亡就是因为赋税沉重、官吏腐败,使得百姓饥寒交迫导致的。所以唐太宗君臣不仅施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更是经常在天灾时免除百姓的赋税。《荀子·王制》中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以提醒自己不要重蹈隋朝的覆辙。
知识拓展
鹞鹰之死
唐太宗很喜欢玩鹞鹰,有一次得到了一只鹞鹰,非常喜欢,就把它放在胳膊上逗着它玩。忽然远远望见魏徵走了过来,唐太宗就像顽童见到了严师,急忙把鹞鹰揣在怀里藏了起来。魏徵看得分明,为了劝诫皇帝不要玩物丧志,就装作不知,同时故意拖延时间,奏起事来没完没了。唐太宗正襟危坐地听他说话,也不敢乱动。等魏徵告辞后,唐太宗急忙从怀中掏出鹞鹰一看,它早就给憋死了。
唐太宗还注重将各个势力团结到自己身边。不论是跟随唐朝起家的关陇贵族集团,还是山东地区和江南的士人,他都不拘一格,唯才是用。对于自魏晋以来留存的门阀观念,唐太宗也力图破除,提拔了大量寒门出身的大臣。而对于魏徵、王珪等原本是太子李建成派系的大臣,唐太宗也以广阔的胸怀予以重用。所以贞观时期贤臣众多,像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靖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唐太宗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皇帝一人独揽大权、独断专行,必然会犯很多错误。作为帝王,不能像隋炀帝那样事事都要自己决断。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即便10件事里有5件做得好,还是有5件事做不好。这些不好的决策积累起来,就会导致国家的灭亡。所以帝王应该信任宰相和百官,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君臣群策群力才能治理好国家。于是,唐太宗鼓励大臣们畅所欲言、勇于进谏,还要求官员们对于不恰当的政令一定要提出异议。他曾对房玄龄等人说:“如果宰相只是一味地顺从皇帝,按照皇帝的意图来草拟奏疏,那岂不是谁来做宰相都可以?”
太宗时期,涌现出了大量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其中,以魏徵最为著名。他的直谏经常不留情面,甚至将唐太宗气得火冒三丈,但他的建议往往最终都会被太宗采纳。魏徵去世后,太宗极为痛心地说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当时还有位大臣名叫裴矩,他曾经做过隋炀帝杨广的臣子,面对杨广他从不直言进谏,而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但到了太宗时期,他一改往常的做派,成了敢于直言进谏的诤臣,不仅经常对朝政发表不同意见,有时甚至敢当面与太宗争论,其忠勇敢谏不亚于魏徵,深得唐太宗的赞赏。
正是因为君臣上下一心、励精图治,唐朝的社会经济才能在短时期内由隋末战乱的残破状态走上正轨。实际上,贞观初年关中地区还经历了几次大的灾害,百姓不得不卖儿卖女维持生计。唐太宗让朝廷出钱将百姓卖出的儿女赎回,并大力赈济灾民,才渡过了这次危机。等到了贞观四年,全国才获得大丰收,之后的米价更是低到几文钱一斗的地步。
唐朝建立之初,社会经济远远没有隋朝鼎盛时期那么好,但是人民都认为这一时期的生活远胜于隋,社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究其原因,就在于唐太宗君臣爱惜民力、施政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