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董仲舒:“独尊儒术”提出者(1)

书名: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本章字数:1757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汉书·董仲舒传》

儒学,可谓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也是封建国家存世之根本。在历史长河中,儒学一直主导着人们的精神意念,影响着人们的举止行为。其思想已深深根植到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先秦时期,儒学也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种而已。虽有孔孟传授,儒学却始终在野不在朝,直到战国末期,也没有统治者真正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甚至秦始皇时期,儒学还遭受了一次“焚书坑儒”的重创,许多典籍被毁,后来儒学思想只能靠儒生的记忆,私相传授。

然而,每至绝境处,必有圣贤出。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儒学起死回生,不但入庙堂,号朝野,于百家为先,还影响了中华文化两千年之久。这个人,便是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念的世之大儒——董仲舒。

三年不窥园,起作春秋露

提起儒学,世人皆会想到孔孟之道、荀子之礼。这一点不假。

儒学由孔子而立,经孟子发展,后荀子集大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学从诞生起,便与政治紧密联系,无论是“仁政爱民”,还是“尊王攘夷”,无一不是教导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因此,统治者的意愿便显得无比重要。

可随着天下礼乐崩坏,周王室日渐衰落,诸侯纷争四起。兵家与法家学说,更能给君主们带来直接利益,而儒学虽得民心,却始终不得统治者之心。秦始皇经法家而统一天下,却也因法家而丢了天下。刘邦建汉,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于是主张清静无为、以守为攻、刑德相辅的黄老之术,作为开国根基。但那时的儒学并没有放弃,反而在叔孙通、陆贾等儒生的宣传下,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而董仲舒,便是其中的一员。

董仲舒出身于一个田产丰富、藏书无数的大地主家庭。他自幼好读典籍,最尚儒学,独喜《春秋》,由于太过沉迷其中,经常废寝忘食、足不出户。家人为了让他劳逸结合,便在书房旁修了一座花园。花园四季鲜花盛开,芳香不断。然而,董仲舒却始终不为所动,不但没有踏入花园一步,甚至连花园之景也不曾抬头欣赏。

他每日垂帘习读,钻研学问,以三年时间,写出了闻名于世的《春秋繁露》。三十岁时,董仲舒开始招收学生,精心讲授《春秋》之事,宣扬儒家经典。有意思的是,他讲学时,课堂上挂有帷幔一幅,许多学生跟他学习多年,仍没有见过他的样子。可即便这样,许多学生闻董仲舒之名,亦愿尊称他为老师。

史书记载董仲舒:“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渐渐地,他的声誉愈大,汉景帝更任他为博士,主掌经学讲授。那时,他虽于民间声望显赫,可于朝堂之上,却依旧名声不显。由于名声在外,在汉武帝掌握政权要进行改革时,钦点董仲舒入堂论政。

“无为”下的混乱

汉初推崇黄老之说,主张“无为而治”。所谓的无为就是统治者少干涉百姓们的事务,既不像秦朝法网密布,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刑罚;也不像儒家,使人一言一行都有许多规矩,稍有不慎就被认为失礼。

宽松的黄老之学给社会以较多的自由,使人们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根据自己的意愿而活动,这一套理论非常适合当时汉朝的要求,于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无为而治”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了出来。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这种情况亟须整治,否则就会危及皇帝的安全,甚至天下大乱。于内,它只能使百姓自食其力,解决温饱问题,却无法使国家富强。而且朝廷较为放任的态度,使得诸侯国野心膨胀,之前发生的七国之乱便是证明。于外,黄老之学讲究不争,不能威慑周边蛮夷,再加上国力不足,只能任由匈奴屡屡寇境,汉朝只能靠着“和亲之策”,求得一时安宁。

汉武帝登基之后,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开始尝试改变“无为”当道的局面。之后窦太后的侄子窦婴、汉武帝的舅舅田蚡,在继任丞相后,也推行尊儒的政策。然而这一切遭到了窦太后的极力反对。窦婴、田蚡被解职,其他相关人士甚至被杀。

尊儒虽然失败,但这次事件也说明,黄老术的支持者仅剩下窦太后一人而已,儒术在朝廷上的复兴已是指日可待的事。建元六年,窦太后崩,所有的一切,都为董仲舒的出场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