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初识真宗

赵元休挑选女乐特意强调蜀女,可见他对蜀女颇有认同感,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自隋唐以来,蜀地女子便以才华为世人瞩目,如武则天便生于利州,史称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生于蜀州,不仅能歌善舞、通晓音律,而且“智算警颖”。蜀妓薛涛被认为“才调尤佳”。五代时期后蜀国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乃青城人,其人不仅花容月貌,而且擅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多才多艺。宋太祖灭后蜀,便将花蕊夫人纳入后宫之中,十分宠幸。据说后来宋太宗担心宋太祖沉湎于女色,荒废政务,便找机会杀死了花蕊夫人。可以说,正是因为当时蜀地涌现出许多才色俱佳的女子,蜀女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美貌与智慧并存,人们在讨论全国各地女子的特点时,便得出“蜀出才妇”的看法。

彼时赵元休只有十六岁,尚未成亲,青春少年,雄性荷尔蒙涌动,正是对异性充满渴望与好奇的年纪。他可能从周围人口中得知“蜀出才妇”这一说法,再加上社会上对蜀女普遍的高评价,使其对蜀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以“才色”著称的花蕊夫人曾经一度进入伯父宋太祖的后宫且颇为得宠,赵元休虽然无缘得见花蕊夫人,但他极有可能有所耳闻。这对处于青春期的赵元休来说,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应是蜀女貌美多才这一特点。

太平兴国八年,赵元休封韩王,封王开府,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有类似花蕊夫人那样的“蜀姬”,来满足心中所想。于是赵元休告诉亲信张旻:“我听说蜀地女子多聪慧有才,你替我去寻找一个这样的蜀女来。”办事稳妥的张旻便开始四处物色合适人选。恰巧此时龚美要典卖刘娥,张旻见刘娥不仅年轻貌美、能歌善舞,而且人也很聪慧,觉得她非常符合赵元休的要求。在征得龚美与刘娥的同意后,张旻便将刘娥引入韩王府,成为赵元休的妓妾,刘娥时年十五岁。

但是,在现存宋代史料中,关于刘娥进入韩王府邸的时间存在不同记载,除了“韩王说”,还有“襄王说”“开封府尹说”“太子说”等。虽然这几种记载前后相差只有短短几年,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背后反映的情况相去甚远。

根据史料记载,赵元休于端拱元年二月改封襄王;淳化五年九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府尹;至道元年八月,被立为太子。如果说刘娥在赵元休担任开封府尹或成为太子期间入府,那么此时刘娥至少二十六岁。而刘娥是以歌妓的身份入府的,在中国古代,作为“以色事人”的歌妓来说,二十六岁的女性已经年纪偏大,恐怕不容易打动赵元休。再加上宋太宗特别重视对太子的培育,对其各方面要求很严格。赵元休深知父皇生性多疑,做太子期间谨小慎微,处处表现出谦逊守正的态度,他应该不敢冒着贪恋女色的危险来惹怒宋太宗,从而影响自己的太子之位,故而此时刘娥进入府邸几无可能。

如果说刘娥是在赵元休封襄王期间入府的,那么就是988年至994年间。在此期间,赵元休的第一任妻子潘氏去世,如果说他为了填补潘氏去世后的精神空虚而寻找蜀女,这有一定可能性,当然还有可能刘娥是在潘氏去世前已入府。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容易给人留下他贪恋女色、夫妻感情淡漠的负面印象。相比后面几种笼统的说法,有着明确时间记载的“韩王说”显得更为可信。

为何现存宋代史料对这一问题会有不同记载?这种记载混乱的背后又有何深意?刘娥以卑微的女乐身份进入府邸,此事在当时根本无人注意,日后刘娥成为皇后、皇太后,此事便变得十分重要,因为这涉及宋真宗和刘娥的形象问题。为了保证刘娥和宋真宗的形象正面,自然要掩饰刘娥真正入府的时间。毕竟当时赵元休刚刚被封韩王,年纪尚小,更重要的是,他尚未成亲便迫不及待地派人寻找歌妓寻欢,这无疑给人造成一种年轻皇子沉湎于女色不求上进的印象,实在有损其日后的帝王威仪。相比之下,无论是“襄王说”,还是“太子说”,彼时他已经成亲并且成年,纳姬妾完全无损其正面形象,所以史书才会煞费苦心地将刘娥进入赵元休府邸的时间有意向后推延。

另外,还有一点可能也是史家必须要考虑的,那就是赵元休封韩王时,刘娥虽然只有十五岁左右,却已经结过婚,这说明她结婚时年纪只有十三岁甚至更小。对于日后成为皇后、皇太后的刘娥来说,这同样有损她的正面形象。事实上,上述不同说法的出现,与前文刻意伪造刘娥是随父亲而不是随丈夫龚美一同到达开封的目的完全一样,都是要遮掩刘娥不太“光彩”的早年生活而故意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