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皇后出将门

宋太祖赵匡胤先后有过三位正妻:贺氏、王氏和宋氏。其中贺氏卒于赵匡胤登基称帝前。贺氏的父亲贺景思是一名普通军校,与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同一个军营当兵,彼此熟悉且关系较好,因此便定下了赵匡胤与贺氏这桩儿女亲事。贺氏去世后,赵匡胤续娶了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女。赵匡胤登基称帝后,王氏被册立为后。王氏去世后,宋太祖又续娶了忠武军节度使宋偓之女。与贺氏、王氏相比,宋氏的出身要高贵一些,她的母亲是后汉的永宁公主。

看起来,宋太祖三位皇后的出身越来越高贵,当然这也与宋太祖本人身份地位不断提高有关。娶王氏时,赵匡胤已经是高级将领,而娶宋氏时,赵匡胤已经称帝。

宋太宗赵光义先后有过三位妻子:尹氏、符氏和李氏。其中尹氏、符氏在赵光义登基前已经亡故。尹氏的父亲是滁州刺史尹廷勋,哥哥尹崇珂曾官至保信军节度使。符氏的父亲是魏王符彦卿。符彦卿是五代宋初的将领,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三次封王,两个女儿嫁给了周世宗柴荣为皇后,在当时算是显贵。李氏的父亲是淄州刺史李处耘。后周时,李处耘曾经在赵匡胤麾下为将领,为宋朝建立后平息内乱立下战功,并曾经担任过枢密副使,后来因故被贬黜郁郁而死。李处耘死后,赵匡胤念及他的功劳,在赵光义的妻子符氏去世后,特意为其续娶了李处耘的次女为妻,即后来的李皇后。

很明显,无论宋太祖还是宋太宗,他们虽然都曾经先后有过多位妻子,她们均出身将门,其祖上都是在五代时期起家的将领,但是大多数妻子在结婚时,其家庭地位已经衰败,少数像符彦卿这样的显贵之家除外。

到了宋真宗时,情况开始出现变化。宋真宗第一任妻子潘氏是北宋开国将领潘美的女儿。潘美在北宋完成统一大业过程中出力极多,还是宋太宗雍熙北伐的重要将领。第二任妻子郭氏出身将门,其父郭守文曾任宣徽使,在宋太祖、宋太宗二朝南征北战,战功赫赫。郭守文为人仗义疏财,凡获赏赐,均分给麾下士卒。他死后家徒四壁,士卒们都为之痛哭流涕。宋太宗听闻后,感慨良久,特意赏赐五百万钱表示慰问,以缓解其生活窘境,并因此记住了郭守文的忠义。潘氏去世后,宋太宗便为其子续娶了郭守文的女儿。

可见,宋真宗前两任妻子的出身,同宋太祖、宋太宗的数位妻子一样,均来自武将家庭。但郭皇后去世后,宋真宗并未续娶一位出自武将之家的新皇后,而是改变了做法,直接从后宫中挑选一位后妃晋位为皇后。这一方面说明选择什么样的女子为皇后,更多还是体现皇帝个人的意志,并没有严格的礼制方面的硬性要求;另一方面,说明宋真宗确实一心想立刘娥为后。刘娥自然也很清楚宋太祖、宋太宗的皇后出身将门的事实,所以她才会在得宠后将自己塑造成将门之女,目的就是为了与之前诸位皇后的出身保持一致。

宋真宗能够接受自己皇后低贱的出身,还能接受她曾经为人妇的事实,除了说明宋真宗对刘娥确实有很深的感情外,还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并不强调女性的贞节观。从五代时期开始,由于社会动荡,人们的地位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剧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女性的贞节观念并不重视,妇女再嫁属于平常之举,甚至也有的皇后曾经再嫁。如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柴皇后,原本是后唐庄宗的妃嫔。唐庄宗死后,唐明宗将包括柴氏在内的宫人们遣散,柴氏后来改嫁给郭威。北宋建立后,仍然沿袭了五代风气,人们不太看重女性的贞节,更看重女子拥有的财力。比如宋太宗朝曾经出现过一件轰动朝堂的事情:两位宰相张齐贤和向敏中争抢已故宰相薛居正寡居的儿媳,因为她随身携带着巨额嫁妆准备改嫁,这笔丰厚的嫁妆引得两位宰相不惜撕破脸皮,对簿公堂。

刘娥成功被封为皇后,达成了自己多年的心愿。不过刘娥并不满足于这一点,她深知要想让他人不再留意自己的卑贱出身,除了包装自己外,更好的方法是降低以后皇后的身份,这样就会给人一种选择皇后完全不看出身的印象。在这种想法指导下,刘娥在给宋仁宗挑选皇后时,特意选择已经破落的武将郭崇的孙女。为了说明自己的选择有理有据,刘娥公开宣称:“我挑选皇后时特意选择衰败的门第,就是为了避免将来后族外戚干涉朝政。”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下,群臣自然都不会反对刘娥的选择,反而认为刘娥是为了赵宋江山社稷考虑,功莫大焉。正是在刘娥的推动下,从宋初开始,皇室选择后妃的标准逐渐固定下来,并为后世所沿用。

随着刘娥成为皇后,她在后宫中可以更加名正言顺地协助宋真宗处理政务。刘娥处理朝政的手法日益娴熟,并对朝政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在从后宫慢慢迈向前朝的过程中,她由被动介入逐渐转向主动出击,搅动着朝臣中原本已经分化的力量,从中获利。刘娥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干,除了宋真宗的信赖外,北宋初年的政治环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想要深入了解刘娥的人生,必须首先了解北宋初年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