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蝶恋花·春景(1)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宋词本章字数:1669

蝶恋花,原教坊曲名,后为词调名,本来名为《鹊踏枝》,宋晏殊因为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翻阶蛱蝶恋花情”的诗句,将词牌改为《蝶恋花》。此调别名众多,包括《黄金缕》《卷珠帘》《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凤栖梧》《一箩金》《鱼水同欢》和《转调蝶恋花》。

苏轼

【声律】

双调,六十字,上阕五句,下阕亦五句。

押仄声韵。上阕“小”“绕”“少”“草”押韵,押四仄韵;下阕“道”“笑”“悄”“恼”押韵,押四仄韵。

话说有一天,苏东坡问他的朋友:“我的词比柳永的词,何如?”

苏轼的朋友回答说:“柳郎中的词,要由十七八岁的妙龄女郎,手执红色檀牙拍板来唱‘晓风残月’;而你的词,要由关西大汉,手拿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是宋人笔记《吹剑续录》里记载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苏词和柳词的一种认识。也就是说,柳永属于典型的婉约派,风格柔美淫艳,他的词专供酒肆歌坊吟唱;而苏轼是典型的豪放派,铁骨铮铮,写的全是历史人生。

如果真的这样认为,就太武断了!从晚唐五代一直到北宋中期,花间派一直是词坛的主流。

柳永在花间派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叙事的慢词,对于词这种文体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创新,但是内容上仍然以恋情、离愁和宴饮为主。

苏轼很少写这些靡靡之音,也没有用花间词的传统风格来限制自己;而是用怀古、说理、言志等写诗的方法,把自己的胸襟抱负写成词。

因此,苏轼的词,在内容上更加广博深刻、豪迈旷达。这就明显区别于柳永,把词推向了一个境界更高、格调更雅的方向。

这种方向性的选择,与苏轼从小养成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位列“唐宋八大家”。《三字经》上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轼很幸运,到他该读书时,自号“老泉”的父亲苏洵,已经开始高强度地读书了,家里的藏书不仅越来越多,质量也非常高。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苏轼很喜欢贾谊等人纵横捭阖、议论风发的文章,也欣赏他们为国为民的使命感和自信心,后来苏轼又爱上了旷达而自由的庄子。

不过苏轼并不是个书呆子。他活泼得很:风中采野果,雨中摘蔬菜,一玩玩到天黑才回家。他还喜欢和人聊天,喜欢交友。总体来说,性格偏豪爽大气。

苏轼二十一岁时高中进士,主考官即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他发现苏轼的文章说理透彻,大开大阖,越读越觉得痛快,不由得感叹:“三十年后,怕是没人再提老夫了!”

那时的苏轼不仅文章气势足,仕途上也比较锋锐。公元1061年,二十五岁的苏轼出任陕西凤翔签判,也就是知府的助理。知府本着锤炼年轻人的好意,对苏轼一贯严格要求。苏轼气得不行,故意不参加官府庆典,结果受到处罚。

三年任期结束后,苏轼回到京城。此时,锐意改革的宋神宗和改革家王安石联手进行了一场变法。苏轼是支持社会改革的,但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激进。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到现在也是见仁见智,王安石固然有盲点,但工作经验尚浅的苏轼未必就比王安石看得更远,不过那时苏轼没意识到这一点。

他激烈反对新法,就连批评起宋神宗也毫不客气。

宋神宗曾经询问苏轼对自己的看法,苏轼连珠炮般地说:“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好在宋神宗一向看重苏轼的才气,不但不生气,反倒鼓励苏轼继续为他思考治国之策。

可想而知,苏轼当时有多么兴奋,以后又几次上书宋神宗。但宋神宗决意推行新法,对苏轼渐渐有些不耐烦了。这种态度自然让苏轼失望,但让他更难受的是,他被诬陷了。

这些年为了能把新法推行下去,宋神宗来不及仔细考察,就任用了不少所谓支持新法,其实是借机上位的小人。这些人当然讨厌苏轼,一见宋神宗对苏轼态度变了,立刻开始无中生有,给他安起罪名来。

虽然最后查无实据,但是这种“泼脏水”的行为,还是让苏轼再也不愿意待在京城了。于是他请求外任,就这样来到了杭州,做起了杭州通判。就是在这个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城市,苏轼正式开始填词。

这里的“正式开始”,并不意味着苏轼之前没有填过词,只是说找不到流传下来的词作。他在杭州待了三年,第一年不过写了两首词,第三年却高达四十二首,为一生之最。

为什么杭州会成为苏轼填词的井喷地?这和杭州的自然、人文环境分不开,和苏轼的心态变化也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