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弃市”的首辅(2)
严嵩虽然比夏言晚六年进入内阁,却比夏言早十二年得中进士,资历不浅,时时都在觊觎首辅的位子。夏言却浑然不觉,始终以内阁首辅的身份,把同在内阁的严嵩看作下属,颐指气使。别看严嵩日后专擅朝政时不可一世,当时在夏言面前则是一副别样的面孔,甘愿放下身段,以下级对待上级的恭敬态度,阿谀逢迎,唯唯诺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谈到这一情节,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如子之奉严君”——好像儿子对待严厉的父亲那样。夏言从内心瞧不起严嵩,常常在公开场合对他冷嘲热讽,严嵩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恭敬如仪。为了讨好他,严嵩还亲自造访夏府,向夏言下跪,递上宴会请柬,请他赏光。
夏言丝毫没有察觉严嵩的阴谋,安之若素。更要命的是,他日渐流露出对皇帝的不满情绪,而这一点恰恰被老奸巨猾的严嵩抓住了。
世宗皇帝沉迷于道教玄修,一心想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为了超凡脱俗,他不喜欢穿龙袍,戴皇冠,索性身穿道袍,头戴香叶冠,把自己打扮成道士模样。他还要求大臣们也和他一样打扮,头戴道冠,身穿道服,脚着道靴,出现在朝堂之上。善于阿谀奉承的严嵩百分之百地照办,耿直迂执的夏言却以为“非人臣法服”,有失朝廷体统,拒不执行,一如既往地身穿朝服,与周围的同僚显得格格不入。皇帝看了十分不满,以为这是夏言对他的“欺谤”,从此对他表示厌恶。嘉靖二十一年六月,皇帝借口“雨甚伤禾”,亲笔写了“手敕”,历数他“欺谤”“舞文”等罪状。严嵩乘机离间,夏言则指使言官弹劾严嵩。一天,皇帝召见严嵩,严嵩一面顿首,一面泪如雨下,诉说受到夏言欺凌的状况,并且一一列举夏言的短处。皇帝大怒,指责言官身为朝廷耳目,不该专听夏言主使。又说:朕不早朝,夏言也不到内阁办公,在家里处理军国重事,把朝廷机密视为儿戏,欺谤君上,怒及鬼神。夏言第一次受到皇帝如此严厉的训斥,大惊失色,赶忙请罪。不久,罢官而去。
夏言罢官后,皇帝益发把严嵩看作亲信,当时他在西苑和道士一起“斋醮”,大臣们都忙于替皇帝撰写“青词”。严嵩颇有文才,写的“青词”最受皇帝青睐,甚至于到了这样的地步:“青词,非嵩无当帝意者。”不久,严嵩以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当时他已经年过花甲,仍然如同少壮派一样,从早到晚都在西苑的板房办公,一连几天都不回家洗沐,皇帝对他的勤勉赞叹不已。对此,史家评说:“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严嵩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内阁首辅,大权独揽。皇帝隐约感觉到此人过于专横,写了亲笔信召回夏言,加以制衡。夏言官复原职后,依然故我,正如史家所说:“凡所批答,略不顾嵩,嵩噤不敢吐一语,而衔之次骨,自是二人之隙大起。”
焦竑《玉堂丛语》从两个细节比较夏、严二人的风格。其一题为“汰侈”,说的是阁臣照例有“上官供”——皇帝赏赐的工作餐,严嵩恭恭敬敬地吃“上官供”,夏言从来不吃,独自享用自己家里送来的美食。其二题为“阴谲”,说的是皇帝经常夜里派太监去值班室察看阁臣动静,夏言早已酣睡,严嵩会讨好太监,事先得到消息,装作挑灯起草青词状。何乔远《名山藏》也提及一个细节:皇帝派太监来见夏言,夏言以首辅自居,把太监视同奴仆;严嵩则不然,见到太监,握着他的手,款款请坐,把黄金塞进他的袖中。太监们都争相讨好严嵩而疏远夏言。这是暗中较量,后来严嵩索性勾结锦衣卫头目陆炳,公然陷害陕西总督曾铣,并且诬称夏言收受曾铣贿赂,二人是一丘之貉。夏言为自己辩护,说:严嵩与臣多次议论此事,并无异议,如今突然嫁祸于臣。臣不足惜,破坏国体值得忧虑。皇帝大怒,削夺夏言的官职。
嘉靖二十七年正月,夏言罢官。皇帝罢了夏言的官,但没有萌生杀意。此时紫禁城中传入流言蜚语,说夏言“心怀怨望”。有人透露,这是严嵩指使亲信传播的,他还写了秘密奏折,用汉朝皇帝杀翟方进的故事影射现实。皇帝终于下决心处死夏言。三月,曾铣被处死、抄家,妻儿被发配远方,朝野无不为之感到冤屈。当时夏言正在回乡途中,刚行至通州,已经料到大事不妙,见到皇帝派来逮捕他的锦衣卫官兵,惊慌失措地从车上跌下,长叹一声:“噫,吾死矣!”
四月初,夏言被关入锦衣卫镇抚司监狱。他向皇帝申冤:“臣之罪衅起自仇家,恐一旦死于斧钺之下,不能自明……肆意诋诬,茫无证据,天威在上,仇口在旁,臣不自言,谁复为臣言者!”又说:“父子弄权似司马懿,在内诸臣受其牢笼,在外诸臣受其钳制,皆知有嵩,不知有陛下。臣生死系嵩掌握,惟归命圣慈,曲赐保全。”皇帝会看在过去的情分上“曲赐保全”吗?刑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等大臣也请求皇帝,看在他效劳多年份上从宽发落。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遭到皇帝断然拒绝。他提到夏言“不戴香叶冠”之事,还耿耿于怀,亲自作出决定:“论斩系狱待决。”严嵩乘机火上浇油,扬言夏言“怨望讪上”,激怒皇帝下达“弃市”的圣旨。十月初,六十七岁的夏言被绑赴西市斩首,妻子苏氏流放广西。堂堂内阁首辅居然在闹市斩首示众,不知列位看官有何感受?
穆宗即位后,为夏言平反昭雪,恢复官衔,赠予“文愍”谥号,按高规格举行祭葬礼仪,其妻苏氏也从流放地释放,回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