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到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是一种经验总结。范晔在《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说:“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
确实,对一个古代国家来说,马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马,就无法组建骑兵。马在和平时期有助于建立社会等级秩序;一旦发生战争,马可以随时保证战略支援。
由商入周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车已经成为战争的主力,甚至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到春秋时,出现了不少“千乘之国”,甚至“万乘之国”。
在孔子时代之前,中国实际处于十分机械的战争时代,战车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战争方式。战争双方排成整齐的车阵之后,正式宣布战争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冲杀之后,保持车阵队形的宣布获胜,溃不成军者宣布战败。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政治是战争的延伸。在许多历史时刻,国家完全是战争和暴力的产物,正如商鞅所说,“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
春秋时期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尚武时代,当时国君大都亲自领兵作战,贵族子弟都以习武为荣。种地的“野人”是没有资格当兵的。
在这种背景下,儒家将“御”和“射”列为必修的“六艺”项目,其中“御”就是驾驭马车。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曾以此比喻治国之术,他说:
从前舜帝善于任人办事,造父善于驾驭马车。舜帝不竭尽民力,造父不竭尽马力。因此,舜帝时没有因为受不了压迫而逃散或反抗的人民,造父没有因为不服驾驭而逃跑的马。现在东野毕驾驭马,上车时把马缰绳勒得太紧,使马的身体过于挺直,让马左盘右旋前后进退缓行快跑耗尽了体力,然而却仍然不停地鞭打它,所以知道必然会出现纰漏。野兽到了穷途末路,就要咬人;禽鸟到了穷途末路,就会啄人;人穷困到极点,就会变得相互欺骗。
商代可能已经出现了骑兵。
在殷墟发掘中,不仅发现有大量的奴隶陪葬,马也很多;其中有一座人马合葬墓,包括一人一马一套兵器,据此有人认为死者生前系骑士。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从字体演变也可以推测出许多历史的内幕。比如,“骑”字的甲骨文为“奇”,上面的“大”为人形,下面的“可”为马形,“奇”本身意思是奇怪、罕见。
也就是说,在甲骨文时代,骑马还是比较少见的。
从军事史的角度来说,最迟到春秋时期,成建制的骑兵就已经开始出现,但仍以步车战为主,采取步兵和兵车混合编队。在一次发动几十万人的大型战役中,骑兵最多不过五六千骑。
秦穆公二十四年,秦以“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所谓“畴骑”,即是职业骑士。
这2000名“畴骑”应当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骑兵,比胡服骑射还要早300多年。
骑兵较之车兵具有较大优势。车兵只有在平原之上才能发挥威力,而骑兵在较狭小的地形也能作战,比车兵更为机动灵活。“夫骑者,能离能合,能散能集,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与战车相比,骑兵不仅机动性更强,甚至是战场上唯一可以进行机动作战的兵种。
此外,战车作为一台制作工艺极其复杂的大型机械装置,造价极其昂贵,战车兵一般也都是贵族。但战争也是要讲究投入产出和性价比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战车远不如骑兵和步兵更简单、更廉价,也更实用。
战车阵形刻板而缺少变化,骑兵出现以后,给予了战争指挥者更多选择,也极大地扩大了战场的范围。这使得战争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也更像一门艺术。
春秋时代的军事家孙膑说,“险则多其骑”,即地形越复杂,骑兵的作用越大——
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虚背敌;三曰追散击乱;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津关,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利也。夫骑者,能离能合,能散能集,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故名离合之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