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强马壮
一部中国古代史,也是一部战争史。在相当长的历史中,马几乎就是军事力量的象征。
陈胜、吴广当年揭竿而起,大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出身军卒,眼见唐废帝、晋高祖都轮番称帝,说得更加直接:“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战国时期,骑兵虽然已经初露锋芒,但还不足以成为战争的主导力量,步兵和战车仍然很常见。
在马镫和马鞍等马具完善之前,骑马用于作战仍是比较少见的。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疏》引刘炫认为,这是骑马之开始,其实还是乘坐马车。
虽然有人认为,战国时步骑兵成为主要兵种,战车失去了重要性,但事实上,秦始皇时代的骑兵,其所占军力比例仍不过2,所谓“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
从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就可以看出,马在当时军队力量构成中的大体地位。在二号坑中,有许多陶马,而且它们身上都有相应的马具,但唯独没有发现马镫。
马镫的缺失,对马上的格斗极其不利,因此当时骑兵的主要武器是远距离射击的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而步兵和车兵多使用戟和戈,进行近身格斗。
根据一些历史学家推论,中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马镫,不过目前发现的马镫实物则要晚得多。在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的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或许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早期的马鞍和马镫都是木质的,或者用皮革和丝麻制成,这些材料都非常容易腐朽,难以留存。直到后来出现了金属马镫,才得以保存下来,但如果因此就断定汉代没有马镫,似乎过于绝对。
事实上,秦汉时期虽然弓弩非常普遍,但保留至今的也只有箭镞和青铜弩机等金属部件。因为制作弓弩和羽箭的材料都是竹木角筋之类,难以长久保存。
汉代时,马鞍两端从平坦转为高翘,这很好地限制了骑手身体的前后滑动趋势,提供了纵向的稳定性。而马镫的使用,则通过固定骑手的双脚,提供了一个横向稳定性。这使得骑手在马上时,将下半身与马紧密而稳固地结为一体,上半身获得充分的自由。
在马镫和马鞍齐备之后,骑马的人就像站在地面上一样安全,甚至有人能够左手持刀,右手持矛,冲锋陷阵;即使在马上且驰且射,左右开弓,也不再是什么难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镫的发明几乎可以和轮子的发明相提并论。有了它,骑兵可以更轻松地在马上做各种动作,人类战争史才真正迎来了骑兵主导的年代。
骑兵最具杀伤力的战术便是冲击战术,而这需要人、马、武器三位一体,紧密结合,若没有马镫从中联结,这绝对是无法实现的。
在汉初的七国之乱中,灌孟多次以“突骑”冲击敌阵,最后战死。其子灌夫披上重甲,手持长戟,率领十几个随从,上马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吴军营帐,杀伤数十人,终于打败了吴军。
对中国来说,骑兵全面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三百年汉匈战争时期。但在此之前的楚汉战争中,骑兵就已经通过颠覆传统战争模式而改变了历史。
所谓“兵贵神速”,骑兵以其强大的机动性,使它可以承担追击、偷袭、断粮等各种任务,尤其是长途奔袭,往往会造成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在彭城会战中,项羽率3万骑兵,一举击溃了刘邦的56万联军,刘邦仅得与数十骑逃遁。
项羽所率之三万精兵系骑兵,以精锐之骑兵,对刘邦与诸侯军之步兵,故虽数目寡少,仍能获得赫赫之战果。按项羽之所以有如许之精良骑兵,乃因巨鹿战时,秦军中王离所率者,系蒙恬征匈奴三十万骑兵中之一部分,内中且多楼烦骑兵,精勇异常。项羽获得此项优良马匹与战士,故能编成强大之骑兵部队而获得大捷。又试观刘邦败退荥阳后,即积极建立骑兵部队,亦足窥知此中意味。
刘邦从沛县起兵时,还只是一支民兵武装,骑兵的数量远不及项羽,主要是步兵,再配合一些战车。夏侯婴在破李由、击赵贲,进军洛阳,战蓝田直至霸上的历次战斗中,都“以兵车趣攻战疾”。直到荥阳之战时,刘邦看到项羽的骑兵如排山倒海一般,马上组建了自己的“郎中骑兵”,以灌婴为将。在后来的战争中,这支精锐骑兵成为刘邦的一张重要王牌。
荥阳之战中,灌婴“受诏别击楚军后,绝其饷道,起阳武至襄邑”,先后多次击败项羽的骑兵,“将郎中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击破楚骑于平阳,遂降彭城”。
最后,灌婴率5000骑兵在垓下追击项羽,逼得楚霸王自刎乌江,楚汉战争宣告结束。
像这样大规模地、频繁地使用骑兵,可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彻底扭转战局。
如果说这在楚汉战争时期尚不多见,那么对北方的匈奴来说,骑兵的战斗力就主要体现在数量上。这是游牧民族的天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