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兵临城下

书名:火药、枪炮与革命本章字数:2662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类最诡异的发明就是墙。

墙的意义在于隔离。如果说原始的洞穴是为了隔离野兽,那么人工建造的墙则是为了隔离人类。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墙是暴力的产物,墙的作用就是隔绝暴力、制止侵犯。《左传》中也说:“人之有墙,以蔽恶也。”

中国具有最为悠久的墙文化,最著名的莫过于长城。

其实,长城远远不只是一堵墙,它是个多功能军事工事,从长城的路线到瞭望台的设置,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智慧。

一般传统观点认为,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擅长骑射的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但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无论是燕长城、赵长城还是秦长城,都深入到传统农耕区域以外,其实是东周诸侯国在强烈的企图心驱使下,攻占了戎狄的土地。长城是对土地权属的确认,是出击的桥头堡,是对其他诸侯国的地理扼制,是对北方商业利益的掠取。从这一点来说,城墙不仅是一种防守,同时也是一种蚕食式的进攻。

对中国历史来说,长城具有某种隐喻色彩。如果说城堡是欧洲中世纪的封建标志,姬路城是日本领主统治的标志,那么长城就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而中国每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无不以城墙为主要特征。

对中国古代城市来说,城垣就是城市,没有城墙也就没有城市。汉字中的“国”和“邑”都离不开城墙。修建一座城市的城墙,就相当于建立一个国家。“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

欧洲的城市是市民文化和公民文化的产物,中国城市则是官僚权力的产物,是统治者的居住地。在古代中国,城市的存在只是为了实现对城市以外农民阶层的统治,因此也可以说,中国城市首先是政治机构驻地。

作为军事手段,城墙不仅必不可少,而且是统治权力生存的基本保障,就像墨子所说,“城者,所以自守也”。

《世本》和《吕氏春秋》等典籍认为,夏朝的先祖鲧是中国城池最早的建造者。中国古人按照天道的运作建立城池,“城以盛民”“郭以守民”。

现代考古发现,商朝的城墙就已经高达9.1米,墙底部厚10米到20米,顶部厚5米至10米。第一帝国时期,秦始皇一度尽毁六国城郭,但随着郡县制的普及,又恢复了“无郡不城”和“无县不城”。

在古代,中国城墙不仅普遍,而且规模浩大。通过一些遗留至今的城墙,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古城池的雄伟壮观。这也让一些欧洲城堡专家自叹不如,“相比之下,欧洲中世纪的城堡简直不堪一击”。

与中国相比,欧洲的城墙确实逊色。

罗马人是古代欧洲最擅长修建城墙的。他们的城墙通常有10米高,但却只有一两米厚。罗马城的城墙比较雄伟,但底部最厚也不过6米。

西方最高大的城墙应属君士坦丁堡:外墙厚2米,内墙厚5米,中间间隔15米的无人区。欧洲人把君士坦丁堡叫作“最无懈可击的古代城堡体系”。但一比较,就发现它的外墙和内墙厚度,只有中国一般城墙的几分之一。

实际上,中世纪的绝大多数时期,除了贵族骑士的城堡,欧洲大部分城镇是没有墙的。

在中国古代,一般筑墙材料为黏土配以砂浆。城墙要求坚固,主要用石灰加水搅拌,再加入沙石。长城用的就是这种石灰砂浆。

此外,“糯米灰浆”在古代也很普遍。具体做法是,先将糯米煮熟透,倒入石灰砂浆中,再掺入猕猴桃汁,经过搅拌融合,凝固后非常结实。明清以后大部分城墙、桥梁和砖塔等大型建筑,采用的都是这种“糯米灰浆”。现代检测表明,“糯米灰浆”的各项性能几乎与现代水泥相仿。

《左传》中记载了一种叫“蜃灰”的石灰,是用蛤壳烧成的,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这种“水泥”效果很好。现代探察发现,秦直道就用了这种蜃灰混合黄土,使得这条古道历经千年,依旧寸草不生。

亚平宁半岛有很多活火山,著名的庞贝城就被一场火山喷发所毁灭。但火山也不是没有好处,古罗马人就把火山灰掺入石灰砂浆里面,从而使得建筑非常坚固,这被西方人叫作“最早的水泥”。

总体而言,对古代中国的城市来说,城墙就是围墙,城内有较大的面积和更多的人口。相对来说,西方城堡只是贵族私人家产,面积也要小得多。因为中国城墙远比西方城堡更加厚重结实,所以在火药和火炮发明之后,并没有出现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天翻地覆的政治巨变。

在人类文明史上,城墙的发明无疑是人类走出洞穴之后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城墙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反抗,道路与城墙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典型物化。

因为墙的出现,由墙围合而成的“城”成为人类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的商业化就是城市,城市构成财富的聚合,因此又成为战争各方争夺的禁脔。

进入农业文明时代后期,人类的战争已经从野外决战转向对城市的争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作为中国古代战争机械专家,墨子对守城极有经验,连攻城机械专家鲁班也自叹不如。“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从中国春秋晚期“墨守成规”开始,在长达2000多年的人类战争中,绝大多数战争都是城池攻守战。“城池修,守器足”。所谓城池,城即城墙,池即护城河。城池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战争压力的产物。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与城墙同时出现的是攻城战争,以及守城之术。

夫守者,不失其险者也。守法,城一丈十人守之,工食不与焉。出者不守,守者不出,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千而当万,故为城郭者,非特费于民聚土壤也。诚为守也。千丈之城,则万人之守;池深而广,城坚而厚,士民备,薪食给,弩坚矢强,矛戟称之,此守法也。

战争主要是攻与守,在武器人员接近的情况下,有了城墙依托,守方面对攻方就占据了极大优势。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对所有战争都是适用的。为了让城墙更加不可逾越,不仅要修得又高又厚,还要修数重,“内为之城,外为之郭”。事实上,城墙还是一道重要的心理屏障,给城内人带来安全感。

在中国古代,城和市在一起,一座城既是权力中心,也是财富中心。一旦城破,覆巢无完卵,城内之人必遭涂炭,甚至连祖坟都保不住,所以守城者往往会困兽犹斗,拼死抵抗。

墨子擅长守城,他为守城总结了十四条理由:

凡守围城之法:厚以高;壕池深以广;楼撕揗;守备缮利;薪食足以支三月以上;人众以选;吏民和;大臣有功劳于上者多;主信以义,万民乐之无穷。不然,父母坟墓在焉;不然,山林草泽之饶足利;不然,地形之难攻而易守也;不然,则有深怨于敌而有大功于上;不然,则赏明可信而罚严足畏也。此十四者具,则民亦不宜上矣,然后城可守。

与中国春秋时代同期的斯巴达人以骁勇善战闻名。公元前464年,美塞尼亚人依据伊托木要塞起义,斯巴达人连攻数年不下。在普拉提亚之战中,斯巴达人围困了两年,城中的普拉提亚人最后因为绝粮才被迫投降。在著名的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长达10年,就连英雄阿喀琉斯也战死在城下,最后因木马计才攻陷特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