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亲人要常说“谢谢”“不客气”
猫先生问爱默生:你会感谢自己的爱人吗?
爱默生回答:一句真诚的感谢,一定会引发她更多值得感谢的行动。
猫先生在餐厅吃饭,见他的邻座是一对情侣。猫先生看到他们彼此恩爱的样子,猜想他们应该已经结婚了。果然,不一会儿餐厅服务员为这对情侣送来一个蛋糕,祝他们结婚六周年快乐。
猫先生观察着这对情侣,发现两人虽然亲密,但彼此又非常客气。当女士为男士倒水的时候,男士很自然地对女士说了一声“谢谢”。
猫先生为男士的“谢谢”感到意外,他陷入了思考:“两个人关系这么亲密,需要这样客气吗?”
第二天,当猫先生拿到女朋友送来的爱心早餐时,他想起了昨天在餐厅见到的那一幕,于是微笑着对女朋友说了一句“谢谢你,亲爱的”。令猫先生惊奇的是,原本他以为不会有异样的女朋友,此刻却表现得十分高兴。
到了晚上,猫先生提前下班回家,为女朋友做了丰盛的晚餐。女朋友回家后,看到猫先生准备的晚餐非常开心,感动之余对猫先生说了很多感谢的话。然而,猫先生却不喜欢女朋友说的这些“客套话”,他觉得男女朋友之间说“感谢”显得太过生疏了。
为什么同样是感谢的话,女朋友听到后会非常开心,而自己听到后却觉得不舒服呢?猫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几天后,猫先生去朋友家做客。猫先生与朋友在客厅聊天,朋友的妻子则在厨房准备晚餐。不一会儿,朋友的妻子发现做晚餐的食材准备得不够,便决定出去买菜。朋友看着准备出门的妻子说道:“谢谢你,亲爱的,辛苦你跑一趟。”
猫先生正为之前在餐厅见到的一幕感到困惑,于是问朋友:“为什么夫妻之间要说‘谢谢’呢?这样多见外呀!”
朋友却更加诧异地说:“夫妻之间保持对对方的感谢,会让感情和生活更加和谐呀!”
猫先生对朋友的解释并不完全认同,内心依然感到十分困惑。于是,他决定向心理专家求助。
心理专家对猫先生说:“在语言文化中,‘谢谢’通常带有积极的、正面的、善意的色彩。比如,在公交车上你为陌生人让座,对方对你说‘谢谢’,你的内心就会感到满足。”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名词,叫作“洛萨达比例”。它指的是,人们在沟通时使用积极的语言超过一定比例,会使沟通更加顺畅。所以,猫先生的朋友说得很正确,在亲密关系中保持礼貌的行为确实能够加深彼此的感情。
丈夫经常感谢妻子为家庭的付出,能够让妻子感觉她的付出是有意义的,从而减少婚姻中的争吵,使家庭生活更加幸福。如果亲密关系中缺少积极话语的沟通,就有可能让亲密关系出现问题,增加家庭矛盾。
心理专家又进一步解释道:“亲密关系中的一方在为另一方付出时,会产生渴望得到回报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维持着亲密关系中双方感情天平的平衡。付出者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回报,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当付出者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亲密关系的情感天平就会失衡,亲密关系也可能会因此破裂。”
猫先生还是不理解,他问心理专家:“为什么亲密关系中一方的付出一定要得到回报呢?”
心理专家解释道:“付出者不一定想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却一定想得到情感的反馈。如果付出者没有收到情感的反馈,那么他的情感就没有实现‘完形’。”
心理学上将没有实现“完形”的情感称为“不完形”。我们对“不完形”的情感会本能地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我们为男朋友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当然希望看到他收到礼物后的喜悦表情。我们如果没有看到对方的喜悦表情,就会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我们在情感上的“不完形”导致的负面情绪。
猫先生问道:“什么样的情感才算是‘完形’呢?”
心理专家回答:“在亲密关系中,接受者给予付出者积极的反馈,付出者接受了接受者的反馈,这就是‘完形’。”
猫先生为女朋友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并得到了女朋友的感谢,这就是“完形”;猫先生没有得到女朋友的感谢,即没有收到情感的反馈,这就是“不完形”。在后一种情况下,猫先生的积极情绪会被削弱,甚至出现消极情绪。
猫先生思考了一会儿,明白了女朋友对他使用积极词汇的意义。然而,自己又为何不在意“谢谢”等积极词汇呢?此时,猫先生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一次,猫先生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在客厅招待客人,妈妈则在厨房里准备饭菜。这时,一位客人提出要去厨房帮忙,却遭到了爸爸的阻拦。爸爸说:“没关系,我们家里的事都是孩子妈妈打理的。”
晚饭结束后,客人们纷纷对妈妈表示感谢,感谢她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可是,爸爸和猫先生却好像已经习以为常,没有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而妈妈自己也似乎觉得这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大家感谢。
猫先生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家的家庭成员之间一直没有使用积极词汇的习惯!
心理专家对猫先生说,不同行为模式或者文化背景的家庭,家庭成员对于“谢谢”“不客气”等积极词汇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女朋友一家可能善于向彼此表达情感,猫先生的父母则对家庭成员间直接表达情感比较排斥。而猫先生在成年之后因受家庭氛围影响,也排斥在亲密关系中使用积极的词汇。
猫先生得出结论,在生活中,像女朋友这样的人似乎更受欢迎,因为她会时常与家庭成员交流谈心,表达自己的情感。她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家庭成员交流。
猫先生问心理专家:“我需要向女朋友学习吗?”心理专家给他的答案是“需要”。
心理专家说,无论我们的家庭文化背景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使用积极词汇都会获得积极的效果。有时,我们可能会在亲密关系中对使用积极词汇不太适应,但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会发现,在亲密关系中用积极词汇进行积极沟通,能让我们避免很多争吵,使亲密关系更加和谐。
心理专家强调,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不会对彼此设防。因此,我们在亲密关系中进行积极表达时,可以直击彼此的内心,给双方带来发自肺腑的快乐。相反,我们若总是无意识地冲对方发火,随意进行言语攻击时,也会因为彼此不设防,给对方带来很大的伤害。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努力尝试在亲密关系中使用积极词汇进行积极的表达。
听了心理专家的分析,猫先生下定决心要向女朋友学习,在亲密关系中养成使用积极词汇的习惯,对亲密关系中一方的付出做出正向的情绪反馈。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汇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更容易让沟通双方产生积极情绪。
你如果觉得亲密关系不太和谐,就不妨试着在沟通时多使用一些积极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