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墨制放还(2)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纥。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全诗分为五大段,第一段写奉诏省亲动身之前恋阙忧国的复杂心情。杜甫认为肃宗为了平息叛乱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确实是中兴之主。然而当此国家多事之秋,自己作为一个谏臣,仍然担心君主在执政上有所疏漏,所以才会冒死疏救房琯,却不料因此触怒肃宗,被放还省亲,在辞阙之际,踌躇彷徨而不忍离去,诗人一片忠君爱国的赤诚跃然纸上。第二段写归家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路上只见田园萧瑟,人烟稀少,说明人民遭到战火荼毒,死伤惨重,而自然界的草木到了秋天却仍都结出果实,两相对比之下,让人觉得人命甚至还比不上草木!诗人于深夜之时经过战场,那“寒月照白骨”的阴森场景让人觉得可怖又悲伤,他不禁想起哥舒翰在潼关打的那场败仗,号称百万雄师的唐军竟然那么快就一败涂地,致使关中大部分百姓都遭到叛军的残害,回想起这段往事便怅恨不已。第三段写诗人归家以后的悲喜之状。他离家已经整整一年了,由于历经磨难,这时头发已经全白了。劫后重逢,一家人在一起抱头痛哭,连松涛都为之悲鸣,泉水亦为之呜咽。只见妻子衣衫褴褛,儿子们脸色苍白,营养不良,光着脚连双袜子也没有,两个小女儿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短得刚能遮住膝盖,那补丁上的各种图案,一看就知道是从丝织品上剪来缝上的,显示着这是一个陷入贫困的官宦之家。因为既心疼家人又忧劳国事,加之路途奔波劳累,杜甫病了好几天。这次从凤翔回来,杜甫当然没忘了给家人带一些绸料胭脂之类的东西,在翻检那些布料的时候,妻子消瘦的脸上闪烁着喜悦的光彩,小女儿淘气地学着母亲的样子画眉毛,把眉毛画得很宽,那稚拙的样子实在令人忍俊不禁,诗人在旁边看得入神,他完全沉浸在家庭生活的温馨里。孩子们很快就与父亲不生分了,纷纷扑进他的怀里,甚至没礼貌地扯着他的胡子问这问那,杜甫也不忍心呵斥他们,反倒觉得非常温暖亲切。这段描写细致生动,表面上虽是写个人的家庭琐事,却处处以动乱时代为背景,于琐屑的叙述中展现了动乱时代人们的真实感受,这远比那些宏大叙事更加生动感人。第四段写诗人对朝廷借兵回纥的忧虑及对平叛必胜的信心。回纥战士英勇善战,安史叛军畏之如虎。至德二载九月,肃宗向回纥借兵,十一月,回纥怀仁可汗派遣其子叶护率精兵四千余人到达凤翔,肃宗对他颇为倚重,命其子广平王李俶与叶护结为兄弟。对于肃宗在平叛中过分依赖回纥这件事,杜甫是持保留态度的,他认为回纥军是把双刃剑,他们确实在战斗中勇不可当,但其参战的目的是来大唐掠夺财物,况且他们也不爱惜庄稼,这无疑会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所以并不宜多用,主要还是应该依靠官军来平息这场叛乱。如今各路大军云集,反攻的态势已成,战局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唐军必将彻底消灭叛军,重振大唐皇纲。第五段通过古今对比,肯定玄宗在关键时刻能够接受兵谏,处死杨贵妃,这与古代那些昏君大有区别,说明他仍是迷途知返的英明君主,通过良臣的匡佐,仍能实现唐室中兴。诗人还高度赞扬了龙武将军陈玄礼对国家的再造之功,而天下百姓也都归心于大唐,这也说明唐室必将中兴。诗人期望肃宗能够像周宣王和光武帝刘秀一样中兴国家,将太宗开创的基业发扬光大。这确实是前所未有的鸿篇巨制,全诗夹叙夹议,既波澜壮阔,又曲折细腻,充分体现了杜诗博大精深的艺术风格。《唐宋诗醇》赞之曰:“以排天斡地之力,行属词比事之法,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有五言,不得不以此为大文字也。”叶梦得《石林诗话》以其“穷极笔力,如太史公纪传”而将这首诗誉为“古今绝唱”。

《北征》诗题下有注云:“至德二年,公自贼窜归凤翔,谒肃宗,授左拾遗。时公家在鄜州,所在寇多,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者。有墨制,许自省视。八月之吉,始北征。”以前人们似乎都忽略了这条题注,首都师范大学的邓小军先生最早看出了问题,他指出,注中提到的“墨制”二字值得引起注意。所谓墨制,就是墨敕,也就是皇帝亲自批准的。那么,杜甫请假回家探亲到底需不需要由皇帝亲自批准?唐代官员正常的请假应该由什么部门批准呢?请假的正常程序是什么?邓小军先生指出,按照唐代制度,杜甫请假回家的审批程序大致应该是这样的:杜甫先向吏部报批,再由中书、门下省审批,然后形成敕书,再交由尚书省,在敕书上钤盖“尚书吏部假宁之印”。像杜甫这样的官员请假,本来是不应该采用墨制的,因为唐代墨制多用于皇帝的私人事务,而肃宗这次用墨制让杜甫回家省亲,未采用中书、门下的敕书制,从请假制度这个角度来看是一种极不正常的行为。肃宗墨制放归杜甫的实质,是对杜甫的不合法放逐,究其原因,还是杜甫疏救房琯之事让他心怀不满,所以找个借口把杜甫赶回家去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杜甫这次回鄜州探亲,前后共有九十多天,而唐代休假制度规定,官吏正常省亲的假期不能超过三十五天,若超过百天,便会予以停职。杜甫绝非散漫之人,这次被墨制放还省亲,绝不可能违背朝廷规定,擅自逗留将近百天而不归朝,因此这个超长假期表明,肃宗故意将杜甫排斥在收复两京的重大历史进程之外,意在准令式取消他的官职,是正式贬谪他的前奏。了解了“墨制放还”和超长假期这两个因素,无疑可以加深我们对杜甫《北征》创作背景的认识,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杜甫作此诗时的悲凉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