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五章 千面乾隆 帝制盛极而衰的宿命(4)

平定西北:清王朝在新疆的治理

乾隆治国理念的变化,因内政和战争两个方面的原因而起。内政在严肃整顿吏治之后很快好转,而军事绩效的检验,则还要等待时机。

杀掉讷亲等人之后,第一次金川之战很快就取胜了。但这跟严肃军事纪律本身没有直接联系,而是因为乾隆派出了前陕甘总督岳钟琪。

大金川土司莎罗奔跟岳钟琪颇有渊源:康熙末年清廷用兵川藏地区,莎罗奔曾带兵随征,当时的清军统帅正是岳钟琪。雍正元年,岳钟琪又奏请朝廷授予莎罗奔“金川安抚司”印信。莎罗奔在前期虽然顶住了清军20万人的兵力进攻,自身也损失惨重,眼看皇帝连杀三员主将、决心把战争打到底,又听说是岳钟琪来带兵,就顺坡下驴,向老领导请降。乾隆接受了投降,命两大土司仍然负责管理旧有的土地和人民,不得再起战端。这个结果与其说是投降,不如说是停战协定。第一次金川战役就这样草草结束。

真正的考验在乾隆十八年到来了。

这一年,清王朝最顽固的敌人——准噶尔汗国内部出现了分裂。新的汗国首领达瓦齐,宣布讨伐不服从指挥的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部首领三车凌为了寻求活路,不得不带领其族人3000余户、1万多人离开故土,向清王朝请求庇护。

乾隆皇帝认为这是消灭准噶尔汗国的天赐良机。他把三车凌封为亲王,又于乾隆十九年五月在承德避暑山庄亲自召见他,多次长谈,认真询问准噶尔汗国的内部情况。谈话的结果加强了乾隆的信心:准噶尔由于内部斗争,正处于历史上最衰落的时期,现在是彻底解决准噶尔问题的最佳战略时期。如果不乘机动手,再过几年准噶尔的内乱平定,必然会再次成为清王朝的大患。

这个决定罕见地遭到满汉重臣们的一致反对,满朝文武只有乾隆皇帝的小舅子傅恒赞成出兵。

大臣们的意见之所以如此一致,是因为雍正之前就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

雍正登基之初就遵从康熙遗命,与准噶尔达成了和平协议。但准噶尔方面并没有完全遵守协议,藏匿于青海的叛首罗布藏丹津,在西北地区扶植反清势力,不断制造事端。

雍正六年底,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去世,他的儿子继承汗位。雍正认为新汗登基,权威不足,正是打击准噶尔的好时机,于雍正七年初,命令甘陕总督岳钟琪出兵攻击准噶尔。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雍正想象的那样,准噶尔内部十分团结,对战争准备充分。

岳钟琪被准噶尔方面发出的假情报欺骗,以为敌人主力在吐鲁番一带,于是兵分两路。战斗力最强的一路从天山西路进攻吐鲁番,另一支则翻越天山从北路进攻准噶尔首府。结果,西路军被一些散兵游勇拖延在炎热荒凉的吐鲁番一带,准噶尔主力却秘密埋伏在翻越天山的必经之路——博克托岭—和通泊一带。伏击之下,清军北路军前锋几乎全军覆没,准噶尔军队乘胜追击,整个北路军损失惨重。西路军后来虽然攻占了乌鲁木齐,为雍正扳回了一些颜面,但总体得不偿失。

博克托岭—和通泊之战后,准噶尔乘胜反攻。清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计谋将准噶尔大军引入埋伏圈发动伏击,在光显寺大败准噶尔主力。准噶尔方面损失了大约1万人。

从军队死伤情况来看,清军北路军在博克托岭—和通泊之战中损失约8000人,整个北路军损失当在1万人左右,准噶尔在光显寺之战中也损失了1万余人,双方损失相当。但双方国力对比过于悬殊,1万人的损失对清军来讲不算大事,而且只是偏师,核心主力西路军仍然保持完好,但对准噶尔来说却是伤筋动骨之痛,于是准噶尔被迫主动向清廷请和。双方在雍正十二年

再次停战,开始和平谈判,乾隆四年,和议达成。一直到乾隆十九年,和平已经持续了20年之久。

现在,乾隆想效法他的父亲,在双方已有和议的情况下,趁着准噶尔内部虚弱的机会再次发动战争,当然会遭到激烈的反对——大家都害怕博克托峡谷的悲剧重演。

但乾隆认为现在的情况和雍正七年已经完全不同。雍正当年只是根据新汗继位这一件事情,臆断准噶尔内部不稳定,而这次实打实有部落首领带着1万多人来投诚。乾隆亲自询问了解准噶尔的内部情况,可以确信过去数年准噶尔内部的汗位争夺早已不限于政治斗争,还引发了长期内战。综合之前就获得的各种情报,这一判断非常可靠。

就在皇帝和重臣们热烈争议之际,准噶尔内部的战乱进一步升级。大汗达瓦齐跟他最重要的盟友——侄儿阿睦尔撒纳——之间爆发了战争。阿睦尔撒纳战败,于乾隆十九年七月,带领其部下4000多户共计2万人向清朝投诚。阿睦尔撒纳在热河避暑山庄觐见乾隆,力陈内乱情形,恳求清廷立即出兵讨伐达瓦齐。

阿睦尔撒纳的到来让清廷结束了争议,决定立刻发兵。

乾隆二十年二月,清军5万大军以阿睦尔撒纳为前锋,进军准噶尔。

连年内乱的准噶尔各部无法团结抵抗,在阿睦尔撒纳的号召下,很多部落选择了直接向清军投降。几乎没有经过像样的战斗,清军便成功占领了准噶尔首府伊犁。达瓦齐带领1万多人向西逃窜,被清军追上击溃。达瓦齐被俘获,送往北京。乾隆没有杀他,后来还把他封为准噶尔亲王,最终老死京城。

这是一场看似完美的胜利。但阿睦尔撒纳跟他的祖先策妄阿拉布坦一样,有自己的野心,向清朝投诚不过是想借助清军的力量来夺取汗位。达瓦齐被俘之后,清军由于粮食后勤难以长期保障,也就退回了内地,只留下500人驻守。乾隆希望废除准噶尔汗位,改由四大部落分割管理,从而实现“分而治之”,以消灭准噶尔对边疆的威胁。阿睦尔撒纳大为不满,在数个月后发动兵变,杀掉了500名驻军,自称准噶尔汗。

撤退回甘陕地区的清军主力被迫再次出征。这一次的进展就很不顺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上一次进兵为了抓住时机没有做充足的后勤准备,乾隆特批前线将领可以“因粮于敌”,或者向周边蒙古部落暂时“借用”一些粮食,战后再补偿。所以第一次进兵看似顺利,其实不仅准噶尔部落战败受创,周边其他蒙古部落也深受其害,心怀怨恨。而第二次进兵又很仓促,军队继续靠抢掠为生,这一下不仅准噶尔各部的抵抗异常顽强,连周边其他蒙古部落也开始反抗。

这次进兵开始后没多久,对清廷一向十分忠诚的喀尔喀蒙古也爆发了1万多人的叛乱,还有23个喀尔喀蒙古王公商议聚会,准备全族反清。乾隆闻讯大惊,立刻下令清军退兵,转而去镇压喀尔喀的叛乱,同时向蒙古王公们写信承认错误,表示将会立刻停止“因粮于敌”的政策,这才把事态平息了下去。

乾隆总结教训,改变作战方式,从内地调集大量粮食囤积到天山前线,足够大军三四年之用。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后勤准备,这才第三次发兵。

第三次进兵在刚开始阶段仍然十分艰难,准噶尔各部落的抵抗异常坚决,甚至在主力被击溃后还出现了大量的游击战。但准噶尔内部暴发了天花,这个可怕的流行病毒杀死了大约40的准噶尔人,整个部落彻底丧失了抵抗清军的能力。

天花是一种很古老的流行病毒。中原地区的汉族已经跟天花打了2000多年的交道,已经初步掌握了对抗天花的办法,就是“种痘”。满洲人在入关后,进入温暖的人口密集地区,也大量感染了天花病毒,死亡率很高。一直到康熙十七年,康熙皇帝知道了汉族的“种痘”免疫法,在满洲人中间大量推广,这才比较彻底地解决了问题。

准噶尔人与内地人接触较少,对天花缺乏免疫能力。这次准噶尔天花病毒的大暴发,很有可能就是清军第一次进兵伊犁的时候带过去的。准噶尔人完全不懂得天花预防和治疗的技术,因此死亡率奇高。

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加上一定的运气因素,乾隆终于完成了祖父和父亲未竟的事业,彻底征服了准噶尔汗国。此后,清军乘胜追击,征讨位于天山以南新疆地区的大小和卓势力,稳定了新疆的局势并且保持了较高程度的控制力。这是乾隆对中华民族的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