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七章 鸦片战争 帝制末期的危局时刻(2)

“仁宗”之治:又一个儒家圣君出现了

39岁的嘉庆皇帝在惩处和珅及其死党方面显示了一定的魄力。毕竟他已经在乾隆的阴影下当了3年的皇帝,憋了3年的干劲一下子释放出来。但这股劲用完以后,一放松下来,嘉庆皇帝就开始现原形了。

乾隆晚年,沉溺于千古第一完美皇帝的自我设定中不能自拔,什么事情都要跟历朝历代的名君圣主比上一比。看起来威福无双,其实已经掉进了儒家士大夫给他挖的坑里边。因为历史是儒家士大夫写的,要跟历史上的圣君比,那就难免要被儒家学者牵着鼻子走。

乾隆以为,本朝一直以来没有嫡长子继承皇位,是一大遗憾。自己若能让嫡长子继位,那就是更加完美。殊不知,满族人原先不使用嫡长子制度,这是纯粹的汉族王朝惯例。这个念头一动,他在继承人选择上就开始往理学的坑里跳了。乾隆跟几个皇后所生的儿子都早死,没有嫡长子,但儒家对继承人还有其他规范,比如皇子读书,就必须延请理学大师授课。乾隆啥都学康熙,唯独在儿子教育方面放松了警惕。康熙可是当着儿子们的面一再羞辱甚至暴打儒学老师的,以防儿子们忘了清朝皇权的本质。他教育出来的两个继承人——雍正和乾隆,在这方面都精得很,绝不含糊。但轮到乾隆自己就不行了,千挑万选,选了一个对儒家理论深信不疑的继承人出来。

嘉庆年轻的时候长得很标致,也足够聪明伶俐,骑射功夫也棒,读书读得也好,又尊师重道、孝敬长辈、举止端庄,怎么看怎么都是儒家圣君的好苗子,亲信大臣们也都夸奖他贤能。乾隆越看越欢喜:就是他了,他就是千古第一完美皇帝的完美继承人。

在搞禅让大典之前,乾隆还有点担心:这个儿子会不会不够懂事,当了皇帝之后就不尊重他这个太上皇了?想不到嘉庆的政治意识非常到位,除了礼仪性事务,其余全都听由太上皇处置。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太上皇跟前端茶倒水伺候着,从来不作任何决定。这让乾隆浑身舒坦,得以安享晚年。

乾隆暗中观察自己这个继承人,越看越满意:36岁正值壮年当上皇帝,竟然还懂得低调装傻,果然很有政治智慧,自己没看错人!

事实证明,乾隆还是看走了眼。

收拾完和珅及其同党之后,嘉庆开始认真观察自己执掌的这个庞大帝国。以前什么事情都有英明神武的老爹太上皇作决定,现在老爹没了,他感觉到似乎有点手足无措,下令让官员们上疏献计献策,建议如何治理好国家。

很快,各地的建议纷纷呈上,但大多都是冠冕堂皇之语。只有编修《清高宗实录》的洪亮吉上疏非常特别,他分析川楚白莲教起义的教训,指出国家的关键问题所在。

洪亮吉说,现在一个方面大员出巡,每到一站都有按规矩应得的礼物,叫“站规”“仪程”,其手下也要收门包。平时在家,则有“节礼”“生日礼”;冬天送取暖费,叫“炭敬”;夏天送纳凉费,叫“冰敬”,按年则有“帮费”。升迁调补的时候,还有私下馈谢的就更多。以上这些钱,无不取之于各州各县,而各州县又无不取之于民。

省里和府道的领导们对于基层官员向老百姓横征暴敛的事情,全都明知故纵,要不然“门包”“站规”“节礼”“生日礼”“帮费”就无处出了。各州各县也明白告诉大家:“我们之所以加倍,加数倍,实是各级衙门的用度,一天比一天多,一年比一年多。”但是细究起来,各州县打着上级领导的旗号搜刮上来的东西,上司得一半,州县揣到自己腰包里的也占了一半。刚开始干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有所顾忌,干了一两年成为旧例,现在已牢不可破了。

这时候你找总督、巡抚、藩台、臬台、知府告状,谁也不会管你,连问都不问。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当中,偶然有一个两个咽不下这口气,到北京上访的,北京方面也不过批下来,让总督巡抚研究处理而已,派钦差下来调查就算到头了。试想,老百姓告官的案子,千百中有一二得到公正处理的吗?即使钦差上司比较有良心,也不过是设法为之调停,使两方面都不要损失太大罢了。再说,钦差一出,全省上下又是一通招待,全省的老百姓又要掏钱。领导们一定要让钦差满载而归才觉得安心,才觉得没有后患。

几次博弈下来,各州县的官员也明白了,老百姓那点伎俩不过如此。老百姓也明白了,上访告状必定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往往激出变乱。湖北和四川的人民叛乱,就是这个原因。

洪亮吉说了这么多话,核心的意思就是官逼民反,或者叫造反有理。搜刮老百姓是各级官员的共同利益所在,这就决定了老百姓告状的成功率不过千百之一二。因此,除了造反之外没有更好的出路。

最后,洪亮吉得出结论:“皇上当先法宪皇帝之严明,使吏治肃而民乐生。”当前要谋天下大治,就应该学习雍正的铁腕治吏。

看了这种观点,嘉庆很生气,以“言辞鲁莽”为由撤了他的职,让廷臣一起审他,不过也嘱咐说不要上刑。会审的结果,廷臣们给洪亮吉定了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建议砍掉这个家伙的脑袋。最后,皇恩浩荡,从宽发落,将洪亮吉发配新疆伊犁戍边。洪亮吉老实认罪,痛哭流涕,感谢宽大处理。

经过洪亮吉一案的处理,嘉庆向天下发出了清晰的信号:雍正皇帝的手腕不会再回来了,大家不要因为我杀了和珅而想太多,那是特例。

以“仁义”治理天下,才是嘉庆所追求的治国方针。

对吏治问题和体制改革避而不谈之后,剩下的就是摆在明面上的财政问题了。

鉴于国家财政亏空严重,嘉庆也开始查亏空。这是雍正、乾隆都一直在搞的政策,嘉庆应该不难学习。但根据儒家思想,钱财这种东西都是次要的。君王不能贪财,像明朝万历皇帝开征商税、矿税之类的做法早已被历史唾弃。君臣之间,仁义道德才是最重要的事。君主要表现得仁慈宽厚,臣下才会向君主学习;对人民也仁慈宽厚,这样就可以实现天下大治。所以,对于他父亲和爷爷的那些铁腕做法,嘉庆虽然不敢批评,但也绝对不愿推行。这也是他为什么要严肃处理洪亮吉的原因。

嘉庆查亏空的做法是“秘密推行,徐徐办理”,也就是不要大张旗鼓地搞,也不要搞得太急,不然显得皇帝把钱看得太重,还会增加人民负担。他主要通过批示催促,让臣下慢慢地悄悄地把亏空填上就好了。

嘉庆四年三月,乾隆刚死掉两个月,山东巡抚就奏请皇帝下令填补亏空。嘉庆首先表示这个提议好,应该把亏空填上,然后说:“徐徐办理,自有成效。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培养元气胜于仓库实贮奚啻万倍!至于大吏洁己率属,各员尽革陋规,皆为善政,以此弥补足矣。捐廉罚银等事,朕必不为。”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这事儿我看要慢慢来才好。只要百姓富足,你还担心什么亏空?培养元气比财政充足重要百倍!你提到说高级官员要带头保持廉洁,大家一起革除各种陋规,这都是好办法。用这样的办法来弥补亏空我觉得就够了,什么罚款之类的事情我是不会干的。

同年四月,直隶总督胡季堂又奏请严查当地亏空的有关责任人员,并主张将这些人抓到省城来勒令退赔,填补亏空。嘉庆一看,吓了一大跳,赶紧批示说:“封疆大吏当以吏治民生为重,而财赋次之,胡季堂何不知大体若此!”

他骂完胡季堂,又接着说,你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不是让你不追查亏空,只是要“次第清厘,何必亟亟”。

这样一搞,下边就有点糊涂了,查亏空又不让追究亏空人员的责任,这还怎么查?

五月,户部报告,说出现了2000万两银子的亏空,嘉庆又有点急了,要求各省节约开支,研究一下怎么填补亏空。湖北布政使孙玉庭看到上谕就提议说,干脆把亏空1万两银子以上的地方官员抓起来追赔。因为所谓的亏空,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钱收上来了,但是被官员贪污浪费了;二是该收的钱没收上来,而敢于抗拒国家钱粮的人,肯定有官员在背后撑腰。所以不管怎么算,把负责官员抓起来追赔总没错。嘉庆当然无法接受,立刻否决,告诫他“切勿孟浪”。

最后,还是广东巡抚最先摸清楚了皇帝的心思,上奏说:以前的亏空问题很复杂,估计也查不清楚了,不必再追究责任。应该把亏空列出来,以后每年弥补一部分,逐年完成。然后让官员们廉洁奉公,减少浪费开支,这样既可以培养人民的元气,又可以让国家财政充足。

嘉庆看了非常高兴,连连批示:说得好,说得好!就按照这个办法来办理,三年能有所成效,也不能说慢,如此“缓缓归款,上行下效,未有不能完之理”。总之他认为,就是全靠官员自觉,问题就能解决。

还有一些官员不太懂事,把查出来的责任人员名单上报给了皇帝。嘉庆看了之后很不高兴,批示说:“若概行查办,则经手亏缺及接任虚报各员,皆当按例治罪,人数未免众多,或尚有贤者,亦觉可惜,是以宽其既往之愆,予以弥补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