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文坛唱和(2)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纳兰容若词传本章字数:2881

徐乾学是清初文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让容若在学问上更上一层楼,思想境界有了更大的提升;也让容若慢慢融入了当时的汉人文化界,打通了满汉交际圈的边界,让其后来有机会成为京城诗词圈的领军人物。

受教于徐乾学,成了容若诗词学问上的极大转折点。

当时的纳兰容若正在广源寺读书。日间香客极多,几位白衣女子尤其引人注意。她们正在谈论这一年文学圈发生的一件韵事——秋水轩唱和。

这引起了容若的兴趣。

原来,因为词人周在浚寄居京城孙承泽的别墅秋水轩,“一时名公贤士无日不来,相与饮酒啸咏为乐”,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前来吟诗作赋,酬唱寄情,竟引发了文学圈一场震动。

文人集会在中国历史的册页中是极为风雅的事。比如,东晋王羲之曾经邀集四十二位江南名士在会稽举行雅集;北宋驸马都尉王诜曾邀请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补之、张耒、秦观、刘泾、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十五人在西园集会;熙宁七年,苏轼与当时湖州知州李常、诗人张先等六人在湖州碧澜堂欢聚畅饮,赋诗填词。这些都是千古不朽的盛事。

《清词史》说:“清顺治十年前后到康熙十八年‘博学鸿儒’科诏试这之间约三十年左右,是清初词风胚变,词学振兴的极其重要阶段。”作为词的中兴时代,清代初期曾经有三次词人的酬唱,分别是江村唱和、广陵唱和以及秋水轩唱和,而三次唱和,都是柳州词派领袖人物曹尔堪发起的。

曹尔堪听说周在浚在秋水轩暂时借住,便前去寻访,“见壁间酬唱之诗,云霞蒸蔚,偶赋《贺新凉》一阕,厕名其旁”,这偶然的行为,让很多文人技痒。

当时著名的词人龚鼎孳、纪映钟、徐倬等纷纷仿效,以规定的韵脚赋诗填词,接连举行了多次唱和活动。于是,一场从京师而起的文学风暴推至全国,让南北词坛词人雅士都手痒难耐,参与到唱和中来,形成了持续至年末的群体酬唱活动,一时藻制如云。周在浚便收录二十六位词人的一百七十六首词,结集二十六卷《秋水轩唱和词》刊行于世,成为词坛佳话。

容若亦是爱极了填词。等广源寺内香客尽数散去,他坐在禅房窗下像往常一样读书,却无论如何也难以再专心了。当时正值梅花盛开,梅花疏朗的影子落在书卷上,浓淡有致,风韵与幽情经由月光渲染,妩媚而别致,他心动了。

容若起身,走到月光中,借着月华翔落的光芒,看到寺院墙壁上的留壁诗词,便依照秋水轩的韵脚,亦填了一首《贺新凉》。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残缸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贺新凉》又名《金缕曲》,是纳兰词中的名篇。这首词中,他描绘了梅花照影的独特风姿,亦写出自己的心之所向,心如寒梅,避开繁华,寻幽独欢,不因为寂寞而心生怨念,也不因为独自菱花照影而悲伤。他将残灯遮起,与梅影同在暗夜中形神交汇。于是沧桑尘世,黯淡世情,皆在这种意境中舒展。

梅花慰藉我,我亦慰藉梅花,于是西风吹来,梅影舞动,人亦不能入睡。而因为这样的时光实在难得,容若居然心生把鹔鹴裘典当了去换取永恒之心。奈何天不遂人愿,世界是变化的,命运早就为容若安排好了一切,遇人、长情、情殇……

机缘巧合的是,当时在广源寺的墙壁上,还有纳兰容若未来的知己顾贞观的《风流子》在静静地陪他:

十年才一觉,东华梦,依旧五云高。忆雉尾春移,催吟螭药;魑头晚直,待赐樱桃。天颜近、帐前兮玉弝,鞍侧委珠袍。罢猎归来,远山当镜,承恩捧出,叠雪挥毫。

宋家墙东畔,窥闲丽,枉自暮暮朝朝。身逐宫沟片叶,已怯波涛。况爱闲多病,乡心易遂;阻风中酒,浪迹难招。判共美人香草,零落江皋。

人世缘分,真真可叹!此处铺垫,彼处相遇,是命中注定,也是机缘巧合……

容若词风和顾贞观一样属于性灵派。他对诗词的兴趣,要从少年时代说起。那时候因为情窦初开,他十分喜欢当时盛行的王次回的《疑雨集》和朱彝尊的《静志居琴趣》。王次回和朱彝尊的诗词,都写满了情爱。他们敢于挑战世俗,大胆撕开禁忌,词风旖旎艳丽,语言非常优美,契合了容若对唯美和爱的追求。

这让他对填词一度痴迷,不但追随晏几道、李煜等人的词风,钟爱花间词,还认为“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词曲成了容若的精神滋养,让其长成了富贵温柔乡中,有识别度的人。

康熙十一年,十八岁的容若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有一段关于其外貌特色的记载。当时学子们齐聚顺天府应试,选拔后张榜,容若中举。因为此年的考官是徐乾学与蔡启僔,大家便都去门下拜会,彼此交流,互称同年,相互结交。此年参加考试的曹寅、翁叔元,韩菼等人,都成了容若的好友。当时,纳兰容若“青袍拜于堂下”,“举止娴雅”,书卷气极浓,让大家印象深刻,备受清代初年的词坛前辈关注。

举人考试之后,便是会试,主考官就是秋水轩唱和的京都主力龚鼎孳。龚鼎孳是“江左三大家之一”,当时名士,文坛领袖。他一生际遇流转,富有戏剧性,直到人生暮年才做了会试主考官,仕途有了起色。但在文学上,他却成名得不晚,所作的《香严词》更是影响了一代人。纳兰容若、顾贞观等人都曾经从这位大家的作品中汲取营养。

但是,龚鼎孳先做了明朝的臣子,次降李自成,后来又成了清廷的官员,很多明代的遗老遗少就认为龚鼎孳一生气节沦丧,多次易主,求荣之心让人不齿。所以龚鼎孳的诗词中写满了对命运的感叹。而秋水轩的唱和,他的词的主旋律就是在慨叹的基础上阐发人生感悟,让词超脱了浓艳,意境厚重而且真诚,极富感染力。

容若早就因为龚鼎孳的作品,将其视为偶像,对这位老师既仰慕又敬重,如今因会试拜在门下,自然极为亲近。文人之间往往有惺惺相惜之感,龚鼎孳对纳兰词中的性灵之气也赞叹不已,对这个后起之秀提携又爱惜。遗憾的是龚鼎孳年事已高,容若与之交往的时间极为短暂。会试结束后几个月,这位词坛大家就撒手人寰了。

纳兰容若极为感伤。京都广安门外曾经有一座“冯氏园”,是万历年间所建,里面海棠花极为繁盛。龚鼎孳在世时到此游玩,并留下《菩萨蛮·同韶九西郊冯氏园看海棠》一首:

年年岁岁花间坐,今来却向花间卧。卧倚璧人肩,人花并可怜。

轻阴风日好,蕊吐红珠小。醉插帽檐斜,更怜人胜花。

龚鼎孳离世后,容若到此一游,面对满园繁花,非常感伤,于是写下了《浣溪沙·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这首词从“飘零”入手,追忆往昔,怀思故人,将感伤和命运凉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容若对亲朋好友情感的一个样本,对每一个与之交往的人他都满怀深情,尽心,尽责,尽情。比如,当时翁叔元落榜,他就极力安慰,还资助其回乡。

他似乎很早就洞察了物质的尽头其实写满了空虚,只有人与人的依靠和情感交流才是慰藉人性的良药。所以不管对谁,只要有缘相交,心性契合,他都全心全意,真诚善待。然而,情深往往不寿,命运没有给纳兰容若的情深格外的眷顾,反而让他一生都在情殇中挣扎,百般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