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疾荷残说老莲(2)
陈洪绶是个天才少年,很小就显露出令人惊叹的绘画才能。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发生在他四岁,那时他正在来氏私塾读书。这家私塾的主人来斯行,后来成了他的岳丈。清代大文人朱彝尊在《陈洪绶传》中记述了这个故事:
年四岁,就塾妇翁家。翁家方治室,以粉垩壁。既出,诫童子曰:“毋污我壁。”洪绶入视良久,绐童子曰:“若不往晨食乎?”童子去。累案登其上,画汉前将军关侯像,长十尺余,拱而立。童子至,惶惧号哭,闻于翁。翁见侯像,惊下拜,遂以室奉侯。
这个故事的可信度不高,细节尤为夸张。《清史稿》中也有关于此事的记载,比较简略:“幼适妇翁家,登案画关壮缪像于素壁,长八九尺,妇翁见之惊异,扃室奉之。”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一个四岁的孩子,三尺幼童,画了一幅至少超过他身高两倍的关公像,光是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成年人产生惊异感,何况他画得颇有些神似民间流行的关公画像,人们自然视他为神童,他也因此获得了读书之余学画的机会。最初为他启蒙的是当地极负盛名的画家蓝瑛和孙杕。但是,这个学生的绘画才能很快就让二位老师发出了自愧不如的感叹,他们“见而奇之曰:‘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吴道子在中国画史上被尊为“画圣”,赵孟頫在元朝也是一代书画宗师。他们认为,如果陈洪绶学画有成,即使是吴道子、赵孟頫这样的大师也只能甘拜下风,他们这样的画家还敢提一下画笔吗?
在绘画方面,陈洪绶成名甚早。十四岁那年,他的画就有了市场号召力,把他的画悬于市中,立刻就会有人出钱买走。但是,无论他自己,还是陈氏家族,都不认为绘画是人生正途。诸暨枫桥陈家是世代相传的诗礼簪缨之族,祖上几代都在朝廷做官,只是到了陈洪绶的父亲陈于朝这一辈,科场失利,仕途受阻,才造成了家道中落的局面。于是,陈氏家族就把希望寄托在陈洪绶身上。陈洪绶十八岁,新婚不久,就拜在儒学大师刘宗周门下,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越之山阴人,万历辛丑进士,后因弹劾魏忠贤与客氏,削籍归里。崇祯二年己巳,他被起用为顺天府尹。此时的崇祯,求治太急,用人太苛,又重赋敛,严刑罚,刘宗周认为“此刑名之术也,不可以治天下,而以仁义之说进。”具体言之即:“上天重民命,则刑罚宜剩,请除诏狱;上天厚民生,则赋敛宜缓,请除新饷。”崇祯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反而嘲笑他的迂阔,刘宗周于是请归。后召其为吏部左侍郎,不久又升左都御史,给事中姜埰、行人司副熊开元以言获罪,他直言相救,得罪了崇祯,遂被革职。清军南下,浙省降清,他恸哭曰:“此余正命之时也。”终以“与土为存亡”的理由,“绝食二十日而卒”,时年六十八岁。
刘宗周讲学大约在“削籍归里”之后,地点就在绍兴蕺山,故人称蕺山先生。陈洪绶就是在这个时候入学的。他在这里读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上是在此时形成的。刘宗周使他对一个儒者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学习如何砥砺节操,并开始关注社稷民生。但他毕竟是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习惯了恣肆放纵的生活,对于儒家那一套修身养性、静坐涵养的功夫,他几乎无法忍受。没过多久,他就离开先生,下山去了。此后,他又有过几次读书的打算,但长则数月,短则只维持了五天,就因为文友的邀约而离开了书房。这期间,他登上了科举求仕的第一级台阶。二十一岁那年,他终于经县考得名,进了秀才,官称“生员”。此后的四年之中,他大约参加了两次乡试,都没能考中。这年的除夕,他自伤怀抱,写了一首诗:
廿五年来名不成,题诗除夕莫伤情。世间多少真男子,白发俱从此夜生。
作为他想象中的真男子,二十五岁还未取得功名,是要愁白了头发的。这说明,儒家传统人生目标—“立德”“立功”“立言”,在他内心深处,分量是很重的。尽管这个目标对他来说高不可攀,但他此时还有一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情怀,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在意考试的结果。转过年来的春天,他来到北京,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晋升的机会。然而,在他身上,艺术家的自适任性、放浪不羁毕竟更多些,而儒家要求读书人的克己、慎独却相对较少。他的北京之行超过一年,此行除了对北京的声色游戏多有领略外,其他方面的收获微乎其微。当春天再次来临的时候,他生了一场大病,待到身体康复,收拾行装南归时,已是深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