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五、与杜甫他们的大雁塔对话(2)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西安行本章字数:2849

这里有“雁”吗?出现在哪一句?最后以“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结束。“随阳雁”就是南来北往随着季候迁徙的大雁。可惜今天我们只看见了燕子,没有看见大雁。

在这首诗里,你能找出印象最深的好句子吗?

拉拉: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金恬欣: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袁子煊: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刘艺婷: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好,我跟刘艺婷一样,选的也是“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为什么我选这一句?因为登上大雁塔,放眼望去,可以看见秦岭,就是“秦山”。“泾渭”是什么?我们可以想到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渭”是指泾水和渭水两条河流。面对眼前的大好山河,杜甫想到的却是秦山将要破碎,泾渭难辨清浊。

唐天宝十一年,当杜甫他们站在大雁塔上时,离“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还有三年。已不惑之年的杜甫登上大雁塔,放眼一望,“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这里的山河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却忧虑山河即将破碎。他说“登兹翻百忧”,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明明乱世还没有降临,他却已怀有这样的忧虑,可见他比同时代的诗人要高出一头。

也难怪“安史之乱”发生前后,他会写出那些千古名句。昨天我们去过华清池,天宝十四年冬天,杜甫路过华清宫一带,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了他最有名的诗句。有人说,就是这十个字,成就了杜甫的伟大。

杜甫登大雁塔时,并没有亲眼看见“路有冻死骨”,但他已经在忧虑这个社会的未来。在“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中,已经昭示着一位伟大诗人的诞生。哪怕他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写出伟大的诗句来,要等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悲天悯人的诗句,以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样怆痛至深的诗句出现,这个伟大诗人才诞生。杜甫作为伟大诗人不是空降的,换句话说,他此时就具备了成为伟大诗人的可能性。这就是当他登上大雁塔,跟其他几位诗人一起写同题诗的时候,为什么其他诗人没有写出这样的句子,因为没有怀着这样的“百忧”。“百忧”的“百”字当然不是一百的意思,指的是他怀着很深、很广、很大、很多的“忧”。我们读东汉无名氏写的《古诗十九首》,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诗句,就可以看出这种深远的忧虑。“登兹翻百忧”的杜甫身上就有这样悲天悯人的一面,这样的诗人才有可能写出那个时代的“诗史”。其实,其他几位诗人的诗写得也很好。先说岑参,你们都会背他的《逢入京使》,让我们一起来背诵: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是朗朗上口、传诵千余年的好诗,岑参也是那个时代的大诗人。再说高适,你们会背诵的是他的《别董大》,一起来背诵: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因这些诗在,岑参、高适都成了后人熟悉的唐代诗人。储光羲在唐代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我选了一首他的《咏山泉》,你们可以体会一下储光羲诗的风格:

咏山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几位诗人,岑参、高适、储光羲、杜甫,还有薛据,他们在公元752年的秋天来到这里,一同登上了大雁塔,然后以“登慈恩寺塔”为题各写了一首诗,四个人的诗保存下来了,薛据的那一首失传了。有人说这是一次大雁塔赛诗会,其实不是赛诗会,他们只是写了一首同题诗。他们写的都不一样,每一个人写的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像你们之前的作文或者写兵马俑,或者写华清池,无论写什么,一棵松树,一棵槐树,一个兵马俑,一道彩虹,一块石头,写的都是自己的内心。

据说是高适和薛据先写的诗,岑参、杜甫他们几个后写。后人又是如何知道这些信息的呢?就是从诗里的一些细节知道的。在杜甫的那首《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后面,他有一个注解“高适、薛据先有此作”,一个线索就这样出现了。第二个线索从哪来的呢?岑参的那首诗,题目叫《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这两个证据合在一起就比较可靠了。线索常常藏在题目、注解这些不起眼的地方,读书时要处处留心。

那个时候,“慈恩寺塔”恐怕比“大雁塔”这个名字更有名一点。这个塔在唐代的时候改建过几次,最初是五层,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七层。从时间上看,高适他们登大雁塔时,正好是大雁塔修建一百周年的时候,这个时间点很重要,他们登塔也可能有纪念的意思在。他们登塔的时候,大唐还处在盛世当中,唐帝国的繁荣昌盛还没有被打破。他们几个人又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来看丁启阵的《唐朝五位著名诗人的大雁塔赛诗会》:

六十一岁的薛据大约在朝廷做官,但官位不高;四十九岁的高适送兵到蓟北后返回长安,弃官赋闲;四十六岁的储光羲,时任监察御史,品级不高;三十七八岁的岑参,前一年从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任上返回长安,接着跟李白、高适、杜甫等同游梁宋,大约处于暂时的赋闲状态。当时最郁闷的莫过于四十一岁的杜甫,在长安跑了六七年的官,仍一无所获,前途渺茫。

这几个人当中最郁闷的是杜甫,前途渺茫,是一个还没找到工作的无业者。后人心中的“诗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杜甫,正处于无业的状态。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职业,当一个不起眼的九品小官,但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安史之乱”,又要流离失所。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他变成了一位伟大的诗人。许多时候人的命运就是这样,不是过着奢华的日子,每天衣食无忧,你就很有出息。相反,不好的处境,却可能造就你。杜甫和苏东坡都是这样。苏东坡一次一次被贬官,每贬一次就写出好作品,最后贬出了伟大的苏东坡。如果他一直在朝廷里过得特别好,那些好诗、好文章也许就没有了。

这五位诗人在大雁塔留下来的这四首诗,前人有过怎样的评价?明代的时候,有人推崇杜甫这首诗的开头,“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一开始就讲这个塔很高,跨在苍穹上面,风都在那里吹。我们怎么知道风一直在那里吹?我们可以通过风铃知道。还有两句明代人觉得写得好,就是“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皇州就是整个长安城。那个时候,没有高房子,登上大雁塔能看见整个长安城。高适的这几句写得好:

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

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

明代人认为岑参的这几句也写得很好: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万古青濛濛”“秦塞多清旷”和“焉能辨皇州”,都是要登高才能写出来的感受。明代人评价这些诗句“皆雄浑悲壮,足以凌跨百代”。到清代,又有人说他们的诗如“大将旗鼓相当,皆万人敌”。

难怪过去的人到了大雁塔,都会想起高适、岑参、杜甫、储光羲他们写的这些诗。其实,这些诗在这几位诗人的作品中都算不上是最出色的,他们都有更好的诗。但在写大雁塔的诗里面,他们算是写得好的。尤其是杜甫的诗,清代学者仇兆鳌就称赞他:“于末幅另开眼界,独辟思议,力量百倍于人。”

现在我们读20世纪的诗人来大雁塔用白话写下的诗,会发现跟唐代诗人写的完全不一样。这可以看作白话诗与古诗的对话,这是一条母语的线,从唐诗的时代进入到我们这个时代。用白话来跟大雁塔对话,诗人又会写出什么样的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