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居安思危与募兵制的建立

书名:追宋: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本章字数:2725

赵匡胤建国后,深刻吸取“陈桥兵变”的教训,想方设法革除五代以来的各种弊端,以免重蹈五代各国短命的命运。于是赵匡胤的一切政治措施都围绕这一主题原则展开,用宋太宗赵光义的说法,就是“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任何事情或制度都要互相牵制。其中在军事方面的体现是,募兵制度被作为一项不变的国策确定下来。据史书记载,赵匡胤对募兵制度很满意,他自信地说:可以给赵宋王朝带来百代之利的,只有养兵之策。

北宋国家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禁军也被称为正兵,负担着保卫国家和征战的职责,属于国家正规军队。厢军的成员主要是那些身材不够魁梧、体质不够健壮,不能编入禁军或是被禁军淘汰的士兵。厢军一般只在诸路州郡负责杂役,不用于作战。禁军和厢军从组织结构上来看,是由政府招募的、按月、按节或按年给予一定数量的“廪给”“请受”的正式军队,是募兵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职责和社会地位来看,禁军要高于厢军。

乡兵、蕃兵是国家正式军队的补充。北宋的乡兵主要是指在辽、西夏边界诸路,或有少数民族聚居的诸路,间或也在内地某些地区,国家根据当地居民各户丁壮数目,通常情况下按三丁抽一或五丁抽二的办法抽调出来加以编制,并令其在农闲季节进行训练的军队。蕃兵由西北缘边诸路羌族部落中汉化较深、与汉人关系较好的所谓“熟户”中的丁壮编制而成。与禁军相比,乡兵、蕃兵都是通过抽调征发而来的,不是由北宋政府招募来的,虽然在某些特定时期内,北宋政府也需要给予二者一定的物资补助,但他们基本上不能列入募兵制度范围之内,充其量算是对募兵制度的一种补充。不过,确切地说,宋朝实行的是以募兵制为主、募兵与征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宋朝募兵的对象主要是流民和饥民。为了防止灾民作乱,宋朝政府每逢灾荒年份就会招募士兵,将流民、灾民收编入政府的军队,使潜在的威胁转化为维护统治的力量。宋真宗时期,潭州发生饥荒,于是官府便将这些饥民招入军队,共计万余人。南宋孝宗时期,江西、湖南两路因旱灾而粮食歉收,宋廷下令各招募千人。灾年招兵暂时安定了社会,但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宋廷招募士兵时主要衡量身高和体力,除此之外,还要测试应募者的跑跳动作和视力。按照宋廷制定的标准,符合条件者被分到上、中、下禁军和厢军。上禁兵对身高要求最高,军俸也最高,中禁兵和下禁兵军士的身高和军俸各有等差。

北宋实行的募兵制度并非独创,而是继承了晚唐、五代以来的募兵制度并进行了改动,即赋予募兵制度新的职能或功用,来贯彻宋朝的“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精神。

首先是利用文官制衡武将。赵宋王朝定都“四战之地”的开封,首都周围无险可守,为了保卫首都的安全,势必需要大量军队进行驻防。有宋一代,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林立,且军事力量相对强大,几乎全都与北宋发生过或大或小的军事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北宋只能是“依兵而立”,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另一方面,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内心深处十分担心其他军事将领仿效自己发动新的“陈桥兵变”,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武将的实力。为了消除这一隐患,北宋政府在文臣、武将之间搞不平衡,大力提高文官地位,压制武将,也就是“重文抑武”。北宋“重文抑武”不仅体现在朝堂之上文官压制武将,连在传统上武将势力范围内的军队系统中,文官也要压在武将之上。表现在军队中加入了文官序列,并刻意拔高文官的地位,除在意识形态上制造重文轻武的局面,还在职阶的设置上以文官压制武将。一般的做法是由文官出任正职,武将出任副职。北宋时期在宋辽、宋夏交战中,北宋政府常常委派不能领兵打仗的文官出任正职,真正能够领兵打仗的武将出任副职,这样掌控军队能够造反的武将必须听命于不懂军事、没有造反能力的文官,两者相互牵制,北宋政府则可高枕无忧。

其次是武将与士兵之间的制衡。武将统率士兵,两者时间一久难免产生亲密关系,这一点是赵宋皇帝不愿意看到的。宋太祖赵匡胤深谙武将与军队关系密切的可怕后果,为了割断武将与士兵之间的联系,北宋政府在军队中推行“更戍法”,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兵”,达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目的。“更戍法”表面上宣称是为了让士兵更多地了解各地情况,锻炼士兵,实际上是害怕武将与士兵在一起时间太久,两者关系密切。事实上,“更戍法”除达到赵匡胤的私人目的之外,是一种十分不可取的战术。每次更戍都要消耗大量政府的财力,同时“将”与“兵”由于相处时间太短,彼此之间不熟悉,发生战争之际,两者配合不默契,极大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后来,北宋在与少数民族政权战争中屡屡失利,一定程度上是武将与士兵之间磨合不足造成的。

再次是士兵与民众之间的制衡。赵匡胤采纳募兵制度之初,重点在于把“失职犷悍之人”收编入军队,且终生供养,这就刻意把“兵”与“民”分割开来。用赵匡胤的说法:“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从赵匡胤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募兵制度将士兵与一般民众隔离,使其成为两个“绝缘”的群体,赵匡胤是十分得意的。赵匡胤之后的北宋历代帝王,对于赵匡胤的用意也是深有体会,对于募兵制赞不绝口。

北宋军队的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一经应募,终身为伍。北宋规定,诸路募兵由长吏或都监施行,以“兵样”或“木挺”为标准,选壮健者充禁军,其短弱者充厢军。新兵入伍,即在脸部或手臂刺字,以标明军号,故招募又称“招刺”。其家属可随住军营。宋军实行拣选制度,每年春秋按上、中、下三等标准进行训练考核。壮健有武技者,可由厢军升禁军;武技出众者,优给赏物,可补阙阶官;武技不及下等者,马军降为步军,又不及降为厢军;老弱者或降低级别,或削除军籍,或降充“剩员”和供军中杂役。禁军、厢军以及土军,一般六十岁退役,其衣粮供给减半。阵亡军士家眷有抚恤,伤残也有安置的规定。

最后是军队之间的制衡。北宋禁军驻扎地一般分为京城和外地。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正规军,北宋禁军负担着保卫京城、戍守边疆、保护地方州郡之职,同时还有镇压民变和农民起义以及对周边民族政权的防御、征讨等任务。为了既能够完成各项“任务”,又不威胁到国家政权,北宋皇帝在禁军驻扎分布方面煞费苦心,以求能够做出符合互相制约原则的种种安排。据宋神宗所言,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全国禁兵大约二十万,其中京城驻扎十万,地方驻扎十万。京城军队可以制衡地方诸路,使地方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地方各路禁军联合起来,也足以抵挡京城守队,京城就不会发生变乱。如此一来,内外相互制约,没有偏重,天下太平。从赵匡胤对于禁军屯驻地和人数比例的安排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及子孙的皇位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