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货币制度(一)

书名:追宋: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本章字数:3206

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促使货币制度较前代有了飞速发展。货币流通仍然以钱为主,包括铜钱和铁钱,二者的使用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绢帛逐渐退回到日用品的地位,白银在流通中的重要性大大增加。北宋时在四川地区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进而将其推行于东南诸路。与此同时,宋代的信用与金融事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各种官营和私营的汇兑业务、信用贷款十分兴盛,表现出商业资本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

(一)钱币

1. 宋钱的种类和流通的区域性

宋代货币体系是中国钱币史上最复杂的。按铸币材料分,铜钱和铁钱是正规的钱币,此外还有主要作为礼品和纪念品的金银钱。按面额分,一般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当十钱等,南宋还铸造过当百钱,这几种钱有些是足值的,也有不少是贬值的虚价货币。按钱名分,宋代实行年号钱,自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铸“太平通宝”钱开始,差不多每改一次年号就铸一种钱,而宋代更改年号又特别频繁,兼之钱名或称通宝或称元宝,南宋嘉定年号的铜铁钱甚至有珍宝、正宝等二十二种不同的称谓,因而钱名也极为繁复。按钱文书体分,则真、草、隶、篆皆备,一般来说,每种年号钱至少有两种书体,有时甚至有三种,称为“对钱”。不过,这种多书体及对钱形式,到南宋孝宗淳熙七年发生了变化,钱文书体统一为宋体字,并在钱币的背面铸明年份,有的铁钱还铸明钱监名称。如“绍熙元宝”背文“元”的铜钱,就是绍熙元年所铸。“嘉泰通宝”背文“汉二”的铁钱,就是嘉泰二年湖北汉阳监所铸。

宋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但货币流通却呈现出一种区域分割的态势,铜钱与铁钱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地域限制,这也是宋代货币制度复杂性的又一重要表现。早在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四川等地政权就已铸行铁钱,目的在于控制本地区的金、银、铜钱等财货,免致外流。宋朝陆续平定各割据政权后,在境内大部分地区使用铜钱,只有四川地区由于铜价昂贵,政府无力增铸,继续使用铁钱,因此北宋前期的铁钱流通仅限于四川。其后,由于对西夏用兵,军费开支浩大,为了满足财政需要,宋政府先后在北方的晋州等地铸造小平铁钱及当十大铁钱,甚至还在南方江、池、饶等州铸造铁钱,输往陕西以充军费,因而铁钱流通区域遂扩大到陕西、河东地区。至此,北宋的货币流通格局基本固定,铜钱流通区包括开封府、京东西两路、河北路、淮南路、江南东西两路、两浙路、荆湖南北两路、福建路、广南东西两路等十三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等四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

宋室南渡以后,宋金长期南北对峙,南宋在淮、楚地区屯驻重兵,军费居高不下。同时,宋金之间的经济交流非常活跃,大量宋钱通过榷场贸易及非法走私流向金国,或是流入日本等国,而南宋由于国土缩小,铜产量大幅下降,钱币铸造量日益减少。基于财政需要以及防止铜钱流出境外,除四川外,南宋在两淮、京西及湖北荆门地区也禁用铜钱,改用铁钱和纸币。这样,铁钱流通区域又有所扩大,而铜钱流通则只限于东南了。

2. 铸钱业

宋太祖即位当年就开始铸造“宋通元宝”,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宋初铸钱数量不大。其后宋政府不断在各地增设钱监,铜钱铸造量也呈上升趋势。到神宗时期,北宋的铜钱监已有十七处,熙宁十年的铜钱铸造额为三百七十三万贯,元丰三年增至五百零六万贯,这是两宋时期岁铸铜钱的最高额。哲宗即位后,裁撤了许多钱监,铜钱岁铸额有所下降,元祐六年岁铸铜钱二百七十五万贯。直到徽宗朝,这种情况也没有大的变化,年铸钱量大致维持在这一水平。

北宋小平铜钱用料为每千钱用铜三斤十两,铅一斤八两,锡八两,成钱重五斤,唯建州监增铜五两,减铅五两。整个北宋时期,这个比例得到了较为严格的执行,因而北宋小平钱成色足,质量优良。但至仁宗时期,西北地区铸币出现了严重问题。当时北宋为了抵御西夏的进攻,在西北地区集结了大量军队,最多时有三十余万兵力。为解决军需供给,宋政府在西北的河东和陕西铸造流通了大铜钱和铁钱。大铜钱以一当十,而其实际重量只有小平钱的三倍,名实之间存在很大差距。铁钱又分大、小两种,一枚大铁钱相当于十枚小铜钱,官府铸造可获二十多倍的利润;小铁钱与小铜钱名义价格相等,铁贱铜贵,官府也有三倍之利。大铜钱、大小铁钱的名义价格与其实际价值严重不符,造成了西北地区货币的混乱局面。

由于铸钱有厚利可图,所以民间盗铸十分严重,虽死刑不能禁绝。结果质量低劣的钱币流行,大量优良的小平钱却被排挤,退出了流通领域,导致通货膨胀,给军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于是,宋政府对西北的货币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嘉祐四年将大铜钱由以一当十降为以一当二,这样,它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格就基本相符,折二钱也由此定型,并于熙宁以后通行全国;大铁钱也降为以一当二,小铁钱则改为以三当一。经过调整,西北地区的货币制度趋于合理,货币体系维持了较长时期的稳定,这既有助于解决军需问题,也促进了西北商品经济的发展。

然而,徽宗时期推行的政策再一次打乱了西北地区的货币体系,造成了全国性的货币混乱。崇宁二年,蔡京等人下令铸造以一当十的大铜钱,最初陕西只是负责铸造,而在其他铜钱流通地区使用,但不久陕西、河东也开始使用。直到政和元年,以一当十的大铜钱才改为以一当三。与此同时,蔡京集团又铸造了夹锡钱,即在铸造铁钱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铅、锡。最初只在西北流通,以一当小平钱二,后来又在全国流通,由于比价远远高于它的实际价值,所以很快就开始贬值,“其行未久,轻于铜钱三之一”。夹锡钱在关中地区流通的时间最长,造成的危害也最严重,“物价日增,患甚于当十”。北宋末年的货币政策给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混乱,加深了百姓的苦难,社会矛盾也因而更加激化。

南宋时期,经过宋金战争的破坏,铸钱业一蹶不振。供给原料的冶铜业未能恢复,且钱监管理混乱,因此南宋的铸钱业远远不能与北宋相比。南宋初年,铜钱的岁铸额仅为八万贯,绍兴二十五年为十四万贯,绍兴二十七年规定以二十三万贯为定额,绍兴三十年的实际岁铸额仅有十万贯而已。孝宗朝进一步将定额降至十五万贯,此后南宋长期沿用这一定额,但实际产量却仍无法达到。

南宋铜钱的质量也不如北宋。在岁铸十五万贯的定额中,小平钱所占比例很低,仅为一万八千贯,折二钱为六万六千贯。铜钱用料,小平钱为每贯用铜两斤八两,含铜量大大低于北宋钱;折二钱每贯重四斤五两,其中铜只有两斤九两半,含铜比例甚至还低于小平钱。不仅官铸铜钱质量低劣,而且自南宋初年以来,民间还大量改铸北宋铜钱,夹以沙土,称为“沙毛钱”。劣质钱币的流行,使北宋以来质量较好的铜钱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南宋铸币量本就很少,难以满足流通需要,在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作用下,铜钱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

3. 宋钱的外流

由于宋代采铜能力的提高,铜钱的铸造量有了较大的增加,至神宗元丰时达到顶峰,每年为五百多万贯,是盛唐时期的二十倍。铜钱外流的数目也远超过了唐代,流出的方向首先是北方的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统治地区。这些政权本身开始铸钱的时间晚,且铸造数量少,因而商品流通过程中主要使用宋钱。针对这种情况,宋初设立了所谓的“铜禁”。仁宗庆历元年规定,携带一贯以上铜钱出境,为首者就要处死。王安石变法期间,曾于熙宁七年一度解除了铜禁,北方沿边州军对铜钱出境只论贯收税。元祐更化后,恢复铜禁。南宋政府于禁令之外,还通过在两淮边境使用铁钱和纸币,在使用铜钱的江南地区和金国之间造成一个人为的隔离带,以阻止铜钱北流。尽管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终宋之世,铜钱私入北方的情况一直存在。

其次,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铜钱还不断流向海外。宋人从海外进口香药宝货等物品,除用丝、绢、瓷器等偿付外,还要输出金、银、铜钱。特别是在南宋,通过陆路的对外贸易几乎闭塞,因而海外贸易日益发达,且海舶的载重量远过于陆上的驼马,所以流出的铜钱为数尤多,当时主要是流向日本、越南和东南亚地区,甚至还有远至东非沿海国家的。虽然南宋政府一再申严铜钱入海之禁,还是无法完全遏制铜钱的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