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祖父余庆

书名:苏轼传本章字数:1825

在苏轼的童年,还有一位亲人对他产生了影响,这就是他的祖父苏序。苏序生于开宝六年,殁于庆历七年,苏轼与祖父一起生活了十年。所以,苏轼对祖父是有深刻印象的。

苏序虽然一生未仕,也没有读太多的书,但对孩子的教育却很有一套经验。在他的鼓励下,三个儿子都参加了科举。长子苏澹举文学进士,因学业未精,未中。又于景祐四年早亡,未有所成。二子苏涣于天圣二年进士乙科及第,三子苏洵虽“壮犹不知书”,但作为父亲,苏序并不强之,且“纵而不问”,如果有人问及,苏序则“笑而不答”,并对人说“是非忧其不学者也”。原来,作为父亲,苏序知道儿子苏洵性格豪纵,不愿受拘束,特别是不愿受声律、对仗等科举之学的约束;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一般的浑噩之辈,他有理想,有爆发力,一旦“醒悟”,下定决心,必能有所成。果然,后来苏洵二十七岁始奋发力学,尽管屡次考试未中,却最终成为文章大家。

苏序为人厚道,待人真诚,谦逊礼让。曾有荒年,苏序卖掉自己的田产以救济灾民。待到来年灾民丰收了,要还给他,他却坚辞不收,理由是本来就打算卖掉,并不是因为要帮助别人。由此,苏序成为远近闻名的“好人”,大家认为古代的所谓“隐君子”也赶不上他。

其实,苏序并不是一个“粗人”,他很有才华,颇有诗书情韵,“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诗虽不工,但却是一个“表里洞达”的“豁然伟人”。这对后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的确,苏序的豪迈性格及过人才气,为后代所传承,也被子孙所称扬。比如,在祖父去世多年之后,苏轼曾向学生们谈起祖父,说:“祖父名序,甚英伟,才气过人,虽不读书,而气量甚伟。”可以这样说,苏序修身行义,未显于国却显于乡党。他乘时得志,不在己身而在儿孙。宋人应俊在《琴堂谕俗编》中曾做过这样的述评:

余尝闻眉山苏仲先序,为人疏达,轻利好施,救人之急,孜孜若不及。及岁凶,卖田以赈其邻里乡党。至冬间丰熟,人将偿之,公辞不受,由是破散其祖业,迫于饥寒,然公未尝以为悔,而好施愈甚。遇人无疏密,一与之倾心焉。或欺而侮之,公亦不变色。人莫测其用心。后生子曰洵老泉先生,孙曰轼东坡先生,曰辙颍滨先生,皆显名天下,人以为善恤乡邻之报。

这样讲,似不无道理。事实上,因为苏序的“行善积德”,自苏序后,眉山苏氏家族文星闪耀,轩冕相继,成为震古烁今的文化大家族,这其中的因由,不能不让人对这位苏氏家族的先辈、苏轼的祖辈油然生敬。

也正因为祖父、父亲和母亲的言传身教,苏轼从小耳濡目染,对读书与做人有了非常真切的感受与认知。家庭环境的熏陶让幼小的苏轼有了一种高度的认同感与幸福感。不妨来看苏轼自己的描述:

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祐初。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家庭,必定是知书达理的家庭,必定是“风采照乡闾”的家庭。苏轼对这种家庭的激赏,正是他自己志趣情怀的表达。一门三父子,一同跻身唐宋八大家的行列,正是对这种家训家风的最真实写照。

受祖辈父辈的影响,苏轼从小就酷爱读书,其中有一种读书之法甚为有效,且可以一举三得,那就是抄书。宋人何薳《春渚纪闻》曾引苏轼学生晁补之的话说:“苏公少时,手抄经史,皆一通。每一书成,辄变一体,卒之学成而已。乃知笔下变化,皆自端楷中来,尔不端其本,而欺以求售,吾知书中孟嘉,自可默识也。”明人张丑在《真迹日录》中也说:“苏长公手录《汉书》全部及《金刚经》。”这个功夫了得,一方面练习了书法,另一方面仔细阅读了经典,再者手抄一过,比纯粹眼睛阅读又多了一种记忆的过程,所以,学得很深。《春渚纪闻》又引苏轼的另一位学生秦观的话说:“公尝言观书之乐,夜常以三鼓为率。虽大醉归,亦必披展至倦而寝。”如果说这些都是外人的转述,偶有误传失真的话,那么,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记述,则应当是较为客观的了。苏辙曾在诗中回忆过往的学习经历:

我家亦多书,早岁尝窃叩。晨耕挂牛角,夜烛借邻牖。经年谢宾客,饥坐失昏昼。堆胸稍蟠屈,落笔逢左右。

苏辙与苏轼一同长大,苏辙的学习经历,正是苏轼学习经历的映照。苏辙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对这种共同学习的经历有深情的描述:“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

由上面引述可以想象,手不释卷的阅读习惯加上日积月累的持之以恒,苏轼的学问就这样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成熟。“落笔逢左右”,恰是苏轼与弟弟苏辙的客观写照。